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童养媳 > V90 准备

四婶直接让人把芳姐儿带到四房来,她和族中一些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亲自调教。这是响响亮亮的打了三房马氏、小马氏婆媳一耳光,姑娘缺家教,要劳动到族里出面教。不就是因为她们不会教么?

马氏立时就称病了,几个媳妇儿轮流侍疾,小马氏也在其中。马氏看她哭丧着脸就气不打一处来。这要不是嫡亲的侄女儿,她连休了的心都有了。

“娘,过几日那家来人,我怎么说啊?”这要是真按四婶交代的说,不是给了对方一个绝佳的反悔的理由么。有恶疾可是七出之一,这还没过门只是双方有了默契的,人家肯定更有话说。再要是知道长房和幺房如今同三房的关系,这件事绝对无法挽回的。如今才知道,一个五品官员的亲家他们也未必就能保留住。

马氏头上绑着抹额,怒其不争的道:“如今我称病,不只是觉得芳姐儿丢了我的脸,让我没脸出去见人。也是给你们找了一个绝佳的理由。我这个做祖母的病着,你未来亲家还好出口谈婚期?我病着,长房、幺房就是礼边上过一过,都要过来探望。只要有走动,就不怕人说我们疏远了。蠢货!她们总不好敲锣打鼓的告诉外人这些内情吧?”

“是是,母亲教训的是。”

已经嫁出去多年的魏楹的三堂妹,也就是当年洞房花烛夜转送《女戒》和戒尺给沈寄那位小姑子,听说母亲病了赶紧回来探望。回到娘家才知道了这整件事的来弄去脉。

当下一个劲儿怪她亲娘还有兄嫂也就是三婶和芳姐儿父母。当然,她只是在亲娘跟前说说而已。怪她们竟然还敢打小算盘,这要是真的把长房和幺房给得罪了,三房的人还有好日子过?她当年生不出儿子,被婆家欺压。多亏了族里出面,多亏了大哥官高位显,这才在婆家有好日子过。

“我反正话说这儿了,我是想沾长房的光的。你们如果和大哥大嫂交恶,我就只能自己去讨好了。哥哥嫂子太糊涂了,大哥大嫂是他们能算计得了的?一个女儿也没有教好,就知道攀比。”三堂妹顿了一下又道:“大哥大嫂是厚道人,当初我被二夫人撺掇,那样对大嫂她都没有记恨。我日子过得不好,也没不让我借大哥的势。她要是透些口风出去,我哪有如今的好日子过?为今之计,让芳姐儿好好受教吧。她如果真的能改了,族里难道还非逼着不准她出阁啊?”

三堂妹嗣后又到长房来,代表她个人道歉,也转到了母亲的悔意。

沈寄当时正看小芝麻、小豆沙翻花呢,两个小的被两个哥哥抱出去玩耍了。她笑笑道:“三妹变化很大啊。希望芳姐儿也能跟你一样吧。”

等她走了,小豆沙问道,“娘,我昨天去八叔那里听戏。直接穿过四叔公的院子会近些,然后好像看到有个老嬷嬷拿荆条抽芳姐姐的小腿。她怎么了?”

“在院子里啊?那看来是教她规矩。她呢,是因为对你小姑姑没大没小的所以被教训了。你啊,以后跟你姑父也得知道下长幼尊卑。不然,娘也让人抽你小腿。”

小豆沙摸摸自己的小腿,她从来就没有挨过打。而且,她在人前对姑父很尊重的啊。

“我知道了。”

没两日,芳姐儿未来的婆婆来访。魏家压根没有人去给撑场子。令芳姐儿这位未来婆母很是不满,心头思量是不是结了这门亲也沾不到什么光。可是,都快走三书六礼的流程了,如果要退掉,那又是一件极为得罪魏家的事。也许娶了芳姐儿得不到什么好处,但此时退掉她肯定会有极大的坏处。既然芳姐儿的祖母正在生病,自然不好说这件事,事情也就这么拖下来了。

她命人在魏家的下人里打听了一下,听说长房和幺房是沈寄和娴姐儿亲自过来探望的芳姐儿祖母,这才稍微安心一点。沈寄和娴姐儿也是看穿了三婶称病的缘由,给了她这个面子。毕竟,她们也只是想教训一下芳姐儿,并不想她真的因此嫁不出去。做人还是留一线比较好。

这些天,小亲王基本都泡在魏杬的院子里,和他一起探讨戏剧的方方面面。如此,省得魏家那些有求于他的人总找上门来。那些人转而去求魏杬帮着说话。魏杬就说他之所以被小亲王待见,就是因为他不说这些话。他一说肯定王爷就不来了。他肯定不会为了旁人和王爷疏远,没这个道理。

八月二十一的晚上,小亲王和娴姐儿又过来吃宵夜。明天一早他们就要出发返京了,中途到南安郡王府接人,回到京城正好过重阳节。

娴姐儿对沈寄道:“大嫂,我听说芳姐儿被收拾得挺惨的。我跟四伯母说了,只要她受教,从前的事我是一点不在意的。”

“四婶心头有数。芳姐儿想装样子骗过她肯定不容易。等她真的改好了,就是你不发话,族里也会让她好好发嫁的。本意也真是要把她调教好。说什么族里养着她,或者放进家庙都只是最坏的打算。”

“嗯。”这样娴姐儿就能走得放心了。

小亲王问小豆沙,“真不跟我们回京啊?”

小豆沙摇头,“不了,我要跟着爹娘。不过王爷,你可不能喜欢别的侄女儿多过我啊。”

小亲王想了一下,反应过来她说的是南安郡主,“放心放心,姑父最喜欢的侄女儿就是小豆沙了。”

沈寄道:“今晚让厨娘给你们做一些小糕点带着路上吃

一些小糕点带着路上吃,明早过来用早饭的时候应该就得了。”

娴姐儿笑道:“多谢大嫂!我们这又吃又拿的,还真是有点不好意思。”

小芝麻道:“在爹娘心底,小姑姑跟我是一样的。而且还有王爷呢,他在爹娘心底同小馒头也是一样的。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娘,那糕点不能少了我最爱吃的几样啊。”她明天也是要一道走的。

沈寄道:“唉,你们这么一走,梨香苑立马就要安静许多。”

徐赟笑笑,“有您幺儿幺女在,肯定还是挺热闹的。”

次日一早,族里的人都来梨香苑相送。娴姐儿和小芝麻坐车,小包子、小亲王、徐赟、宁哥骑马,各自朝众人挥手作别。宁哥在家、在路上都不耽搁时间的,在家自己看书,在路上就向小包子、徐赟请教,如此他也不至于落下多少功课。

小芝麻出门前在沈寄耳边道:“娘,这一路回京我正好和南安郡主接触接触。您回头也去探望一下调养的南安郡王妃吧。”

“你少安排我。你不说我也是要去的。在这淮阳能说上话的人不多。我回头把小莲蓉和小饺子一并带去。”沈寄说的是实话,旁人面对她,总是不自觉的就会讨好。但南安郡王妃和她的地位是相当的,性子也比较好。这样的人相处起来才轻松。

芳姐儿也来了,对娴姐儿恭敬了许多,“小姑姑,侄女知道错了!”

娴姐儿看看她,叹口气,“我已经跟四伯母说过了。我只是要你改好就成。好了,以后见面的机会怕是也不多。就此别过吧!”

等到人都送走了,芳姐儿又被四婶带回去了。小豆沙本来正有些伤感姐姐、姐夫,二哥还有姑姑、姑父又和她们分开了,见状便抓着沈寄的手问:“芳姐姐还要学规矩啊?”

“是啊,你要不要去作陪?”

小豆沙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我要带着弟弟、妹妹玩,给母亲分忧解劳。”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是谁这段时日人都看不着的?如今你三哥还在,你肯定还是成天往你八叔院子里跑的。”

小豆沙嘿嘿笑了两声,然后和小馒头一起带着两小回屋。

两小方才哭了一场,不明白一家人为什么要分开。这会儿金豆豆还没有完全收住呢。

过了中秋,来拜望魏楹的人渐渐又多了起来。族中、亲戚中有志科考的,或者曾经在魏氏族学附学当年曾经受教于他的,还有就是官场上的一些人。

看他每日拜访者不断,沈寄忍不住问道:“舅舅还有多久能到啊?”

“一个月左右吧。”

那等舅舅回到淮阳就将近十月了,“能过完年再走吧?”

“应该是可以的。干嘛?”

“那不正月初二走舅舅么。这几十年了,我们家还从来没有在正月初二有舅舅家可以走动呢。”

魏楹笑了,“今年应该可以。”

“我听到些风声,族里对咱们给爹娘上完坟还去沈家坐了半天略有不满。”十八那天是祭扫的好日子,长房这一大家子便去给魏楹爹娘上坟,小亲王和娴姐儿也去了。回来的路上拐了个弯,就到沈家坐了半天。沈家说起来是魏家的远亲,但他们去肯定是因为汪氏和明哥在那边。

魏楹哼了一声,“用小寄你的话说,有意见可以保留!”

沈寄噗嗤一声笑出来。两人每每起争执,一般都是沈寄占上风。然后魏楹就会嘟囔‘我有意见’。每当这个时候,沈寄就是一句‘允许你保留不同意见,但这件事得依我’。当然,这些都是家里的小事儿。大事儿还是都由魏楹拍板的。

也是,族里的人也就敢背后不满。当着他们的面是不敢说什么的。而且,就是说了也不顶用。这个他们自己也知道,也就不会自讨没趣了。只要一说,魏楹答一句,‘当年我娘被冤死,我也差点被人淹死的时候您在哪呢?’就足以让人无言以对摆不出长辈的谱了。

梨花树下,两小坐在带圈椅的秋千上正荡得欢快,清脆的笑声传出老远。旁边的石桌石凳上小豆沙托着下巴在看小馒头画全家福。

两小在秋千里招手,“姐姐——”

小豆沙转过头,“好,看你们、看你们。等下一起看三哥画的全家福。三哥,你和明叔真的过了重阳又要一道出门啊?”

“嗯,真的。”

“我也好想一个人能够到处走呢。要不,你们带上我呗?我可以给你们做饭。”

“我们这次是要往风景秀美却人迹罕至的地方去。路上太遭罪,你还是在家玩儿吧。”小馒头如今和明哥特别投缘,十八的下午就约好,等过了重阳又要一同出去游历。已经跟莫先生写信去了,到时候在目的地汇合。沈寄和汪氏听了他们的安排不无担心。

“你俩都这么憨憨的,要不还是等莫先生到淮阳再一起出门吧?”

那叔侄俩深觉被小看了,执意要到目的地再汇合。沈寄也就只好预备暗中安排人跟着。

小豆沙听到哥哥推脱皱皱鼻子,“我知道,你们就是怕带上我麻烦。”

小馒头笑笑,“你去问娘答不答应。如果娘要我带你去,我就带你去。”

“你先同意了,娘才有可能同意啊。”

“除非娘发话,否则我不会带你的。”

“哼!”

“爹爹、娘——”两小看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