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子和小馒头把书院统一发放的床单、被褥、帐子等笨拙的铺好、挂好。对视一眼,翻地时的无力感又涌了上来,咋觉得自己这么没用啊?
捧砚又打了两趟水回来也帮着打扫,等他们弄得七七八八也差不多要到开午饭的时候了。
小馒头摸摸肚子,“信哥,听说伙食挺好啊?”
信哥点头,“嗯,是蛮不错的,有肉有才有汤。不过总归是大锅菜,味道就差一点了。今天中午我请客,咱们四个去吃小炒。”他可是揣了足够的银钱来的。他娘说小包子他们没带什么银子,让他时常接济下。再说了,他又是哥哥,去年就来了。今天肯定应该他请。
小馒头点头不已,“好啊好啊。”
小包子问道:“贵不贵啊?”
信哥道:“小包子你问这做什么?”
“我不是要跟你客气。我是想盘算下这还剩下十五两怎么花到月底最舒服。”小包子好歹是带着二十万两银子去海外做过生意,最后还成功为家里赚进六十万两的人。对银钱比小馒头他们要有规划些。
信哥去看捧砚,捧砚道:“还好,我家少爷一顿吃不到两百钱。四位少爷一两银子足够了。”
“走吧!”四兄弟勾肩搭背的往小炒食堂去了。至于捧砚,他去吃信哥的大锅菜份额,这个是免费的。这样他可以把自己的那份菜钱省下来,送给家里用。而且有肉有菜还有汤,很好呢。想到相府的两位少爷如今也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他不由觉得有些好笑。
小馒头不客气的点了菜,末了觉得口味还不错。回去之后他同小包子道:“哥哥,爹娘给的银子还剩十五两,再加上小妹给的三十两。用一个月足够了啊!我还以为真的要吃苦头呢,看来娘还是舍不得我们的。”
小包子道:“你以为剩下这四十五两是让我们用一个月的?难道这次回去你还要向小妹再讨?她已经把手头的都拿出来了。”他们的银子是已经完全被冻结了的。
那是不好意思,不过,“还有青蛙嘛。他可是大富翁。”小妹不会没零花钱的,青蛙会给他。下月回去,他也可以跟青蛙要。青蛙可是姑父,给点零花钱也是应该的。
“爹明确跟王爷说了,想顺顺利利当魏家女婿就不准私下资助我们。你觉得他会冒险偷着给你银子?而且那十五两我估着就是咱们这一学年的花费了。”
小馒头愕然瞪大眼,“不会吧,连住宿费都只够付四个月的。”
“谁说只够四个月的?如果我们住多人间,一个月只要五百大钱,还有富裕呢。所以,如果不想搬到那里去住,咱们就得想法子挣银子。我已经托信哥帮着打听了,娘说有勤工俭学的岗位的。”小包子虽然愿意盘算着过日子,但不代表他愿意去挤多人间。
信哥那里很快有了回音,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小包子和小馒头找了一份在图书馆当值的差使。每天两个时辰,一个月三两银子。
小馒头道:“什么?一个月才三两银子?”
信哥道:“我已经尽力了。这已经是很优越的岗位了。你们要是不做,还有很多人要抢的。不如你们就让给更需要的人吧。我每个月给你们一人十两贴补好了。”
小包子摇头,“不了,我们做。不是说东山书院不会让一个学生读不下去么。我们也不至于就剥夺了两个贫寒学子的读书机会。”他们住双人间,手上还有干过农活留下的血泡,中午去蹭信哥的小炒,又托他找勤工俭学的岗位。这一切都已经给了众人一个信号,他们是相府境况一般的远亲。能凑够两百两银子的学费,其他就有些困哪了。那就把这个身份顶到底吧。娘说了让他们来感受人世冷暖的。就这么半天,他已经感受到了从众星捧月到边缘化人物了。
吃饭的时候,不少人过来和信哥打招呼,对宁哥也比较热情。但是对他和小馒头就有些敷衍了。只当他们是上京城打秋风的。小馒头呢,通过性命之后,大家知道他是第三名,态度便也热络了起来。他名次一般,便没什么人理会了。杜霍想过来的,被他一个眼色挡住了。开玩笑,让尚书公子对自己恭恭敬敬的,那这几年他还怎么隐瞒身份啊?
小包子对小馒头道:“走,领课本和文房四宝去。”明天就要开学了。
信哥道:“不用,我已经打发捧砚去了。让他把你们三个的东西都领回来。”
刘準用了点办法,从车道上了山,默默的观察着自家两位少爷,到午后便回到相府向沈寄报告。
沈寄乐了,“小包子动作蛮快嘛,都已经找到工作了啊。图书管理员好啊,多少厉害人物都是图书管理员出身啊。”说完又神情黯淡下去,小芝麻也走了,如今她跟前就只有小豆沙一个了。小馒头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有小包子照看着,她也稍微放心点。
正想着,小豆沙喜滋滋的进来了,“娘,王爷给了我九十九两零花钱。”
“干嘛不多给一两啊?”
小豆沙嘟囔,“凑成整百就得上缴嘛。”她已经和王爷说好了,等她下次休息,就一起去书院送温暖。嗯,清明叔说他也要一道去。二哥三哥好可怜哦,就这么被爹娘赶到书院去了。
刘準说的,贾氏在一旁也都听到了,她在心头默默核算了一下书院的物价和宁哥带的银钱,觉得儿子应该能过得不错。而且分开住的话,宁哥就等于跟着信哥混。那生活上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可还是担心他能不能跟得上学业。毕竟他可是一百名进去的。
沈寄看穿她所想,“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们自己出去体验一下生活吧。”她还是心不够狠,又背着魏楹给他们小哥俩在小豆沙那里争取了三十两银子的外援。不过,这书院真的是敛财有道啊。就一个单人学生宿舍,一个月就要收五两银子。不过,他们对贫寒学子还是想得很周到。这红果果的劫富济贫啊。这位山长还挺有想法的。
过了两日,贾氏就回淮阳了,临行对沈寄千万拜托。沈寄自然是满口答应,一定会好好的照顾宁哥。如果他学业上跟不上,还会请人帮他开小灶。
贾氏不放心的走了,小豆沙每天都要上课,小亲王也要去皇族长身边做事。沈寄一下子觉得跟前好寂寞。汪氏如今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沈寄的两个儿子,虽然只离家几十里,但她跟前头回这么清静。实在是不习惯啊。
“王爷,你带我出去走走吧。”魏楹不让沈寄单独出门,这天她就找上了小亲王。
小亲王道:“成啊,我本来就是回来准备带你跟小豆沙去看看哥哥嫂子要开的书肆的位置的。”
沈寄一听这么回事儿,“那这次不算啊,下次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