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青铜面具 > 14.第十四章 区其箴聪明绝顶 褒子媛似有所悟

“就是这些吗?”

“有一句话,区先生说了两遍。”

“什么话?”

“临分手的时候,先生说:‘你就这么回禀娘娘,听从大王和上天的安排就行了。’”

区其箴的话多少有一点暗示,这使褒子媛又多了几份幻想,在后来十几年里,杜鹃一直安排嫪拓和阮毐在暗中监视区其箴和区其箴的家人——包括和区其箴和接触过的人。但都没有发现什么发现。褒子媛坚信,只要子唯崇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区先生不可能不有所动作。

区其箴把孩子交到上官蓉手上之后,没有敢耽搁,连夜返回了灵寿城。

从此以后,在十五年的时间里面,区其箴都没有到霍家谷去过,因为他已经给上官蓉预留了足够的抚养费。

杜鹃派人跟踪区其箴的时间长达十五年之久,但区其箴连灵寿城都不曾离开过。褒子媛还是不死心,她除了把精力放在了儿子子唯尚和女儿子瑜的身上,继续派嫪拓和阮毐监视和跟踪区先生。思念和找到儿子的下落,成了褒子媛魂牵梦绕的事情。随着褒子媛对子唯尚失望情绪与日俱增,她对另一个儿子的思念日胜一日。

在这十五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子唯尚和子瑜长到六岁的时候,大王子好资请区其箴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稍大之后,区其箴教他们学习四书三经——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三经是《诗经》、《尚书》、《礼记》。

子唯尚长到十二岁的时候,区其箴就教他学习《周易》。众所周知,四书三经中,除了《论语》和《诗经》比较好理解,绝大部分内容,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讲,等同于天书,《周易》就更是一部天书了,也许区其箴讲的非常透彻和浅显,但子唯尚却两眼呆滞,毫无反应。相反,此时的子唯尚却对另外一种书非常感兴趣。

一次——那是子唯尚十四岁的时候,子唯尚在上课的时候打瞌睡,一不小心,有一样东西从袖筒里面掉在了地上,区其箴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卷画在丝绢上的春宫图。

和《周易》比较起来,《春宫图》好理解多了,而且比《周易》更容易激发阅读兴趣。

子唯尚天资非常聪慧,但由于父王和母后百般疼爱,到十五岁的时候,桀骜不驯,乖张放纵的性格渐渐显露无遗,学业上不及妹妹子瑜一半,他上课三心二意,不是瞌睡,就是开小差,整天萎靡不振,蔫蔫的。对于区先生的提醒和教诲充耳不闻,置之不理。至于作业吗?年龄小的时候,倒是能按照先生的要求完成一部分,到十四岁以后,作业就不愿意再写了。

最糟糕的是,十五岁的时候,子唯崇经常溜出睿澜轩,区其箴言就派人去找,但就是不见踪影,正在区其箴焦急万分的时候,子唯崇又从天而降。有一天下午,子好资到睿澜轩来看望两个孩子,可只有子瑜呆在书房里面温习先生布置的功课。子好资便派人去找,可是将王宫找了一个遍,都没有找到,褒子媛和兰姬知道以后,也到睿澜轩来了,可褒子媛和兰姬前脚刚跨进书房,子唯崇后脚就到了。问他去了哪里?他说在后园玩了一会,子好资便以为是宫人们找寻不细,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其实岐海带人在后园找了很长时间。

区其箴自觉有负子好资和褒子媛的重托,早生退意。老话说的好,五岁看老,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竟然感兴趣于春宫之事,区其箴的心情非常沉重,与其将来有负于大王的重托,不如急流勇退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