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的练习算不得数,星子正式拜入师门后,几乎未与箫尺有正面交手,除了近两年前,在永定河畔的摩天崖顶,被迫与箫尺动手。那时,星子被钉入七星连珠的透骨钉,只余了三成内力,他拼着内伤,动用了一二成与箫尺过招,于五十招后弃剑认输。箫尺以为星子荒废武功而勃然大怒,后来才知星子的功力早已远在自己之上。
如今箫尺其实很想知道,实打实地算,自己在星子手下到底能走几招?但星子虽是用剑,却丝毫不带内力,皆点到为止。招式精妙更是难以形容,雄浑时如月下浪潮,排山倒海,轻灵处如花间蝴蝶,随心所欲。任凭箫尺如何攻击,星子都能轻轻松松地化解,连衣角也沾不到一片。
箫尺不得不承认,生平未见如此剑术。起初箫尺还耐着性子,星子喂招,他便接招,星子讲解,他便倾听。如此过了十来日,箫尺自觉颇有进境,便提出要与星子正式过招。星子师从莫不痴学艺时,每隔一段时间,莫不痴便要考较星子,并依据结果实行奖惩。箫尺有此要求,星子也未作他想,便即同意。
翌日傍晚,天清气朗,晚霞灿若锦绣。星子早早地在练武场如约恭候,直到霞光散尽,夜色已至,箫尺方匆匆赶来。星子躬身施礼,稍事寒暄,便入正题。星子道:“陛下恕臣冒昧,今日臣以五成功力与陛下比试,陛下若能接下二十招便可。”
五成功力、二十招?还真是看得起我呢!箫尺眸色顿时冷了几分,只“嗯”了一声,令道:“拔剑吧!”
星子应道“是!”方拔出长剑,箫尺已挺剑疾刺,攻向星子面门。
星子不料他如此急迫,忙闪身避过。箫尺势如流星,下一招又追了上来,须臾之间,已如闪电般攻了五六招。星子皆是闪避,并不还击。见箫尺一味蛮力强攻,星子眉心微蹙,大哥急于求成,如此心浮气躁,可不是什么好事!
箫尺恨不能一招制敌,星子却只是躲闪游走。到了第九招上,星子寻到箫尺一个细微破绽,挥剑杀入,箫尺尚未看清楚星子用的什么招数,便听得“叮当”的清越之声,双剑相交,迸出几星明亮的火花,箫尺的长剑已脱手而去!
箫尺两手空空,面色灰败。原来,自己竟如此不堪一击!记得去年中秋节时,曾偶然旁观星子与子扬过招,最后是子扬迫得星子撤剑认输,虽然当时星子手中只有一柄木剑,但到底是他认输!难道自己连子扬都比不上了么?
箫尺无法开口问这种问题,也知道星子定不会正面回答。星子忙上前拾起箫尺的长剑,躬身双手奉上。箫尺一言不发接过,剑花一挽,便又向星子进攻。星子本欲提醒箫尺几句,全无机会开口,唯有摇头苦笑。箫尺强攻不已,星子仍是躲闪了几次,耐心寻个机会,一发力便将箫尺的剑击飞了!这一次,依旧不到十招。
箫尺素来沉稳,自登基称帝后,更是喜怒不形于色。今日却似赌气一般,接过剑复又攻来。星子知道劝说无益,只得与他周旋。如此三番五次,箫尺始终不能在星子手上走过十招。箫尺愈发烦躁,星子愈发忧虑,出手时不觉加了些力道,“砰”!这一回,箫尺的长剑竟断为两截!
星子将手中长剑一扔,双膝跪地:“陛下,臣僭越了!请陛下降罪!”
箫尺一眨不眨,定定地望着星子,眸色映着月光,幻变万千。良久,抛开断剑,惨笑一声:“呵呵!殿下承让了,殿下武功盖世,是我太自不量力!”说完,竟转身而去,脚下毫不停留,很快即消失于茫茫夜色之中。
星子怔怔地跪在原地。初春的夜里,寒意未消,双膝犹如针扎,心头更是沉甸甸地似坠了千斤巨石。周遭再无半个人影,犹如荒山旷野。星子静候了一两个时辰,月轮渐至中天,知道大哥今夜不会再来,等下去也是无用。于是慢慢起身,却不知该往何处去,漫无目的地走了一段,发现竟来到了那座设了灵堂的大殿前。
大殿周围是一圈长条青石所砌的一人多高的围墙,星子沿着那围墙缓缓走动,手抚着那凹凸不平的青石,望着半轮明月于重重殿顶间穿行,虽不是十五,月色却是极明,月光如洁白的冰霜铺地,映照远近宫阙楼宇,疑身在广寒宫中。
再过几日,月亮就要圆了……星子忽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第一次见到箫尺,他曾幽幽地说“这月亮,过几日便要圆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