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 王者归来之天路 > 一O九 谕命

星子深深地吸了口气。将千千万万西域人的性命交付于我,将重建圣地兴复色目的重任交付于我,而我,本是与他们为敌的异族皇子……世上的事还有比这更荒诞之事么?但……踏上西域以来,星子亲眼所见的一幕幕惨剧不断在眼前闪回……</p>

毋庸置疑,在父皇的铁蹄下,无数异族之人正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若如色目突厥所信奉的那样,每个人来到这世上皆是真神之力,那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真神又怎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奴役被灭亡?</p>

或许这真是天意,十七年前那颗流星划破天地之时,便已注定要我来力挽狂澜……可是,这便意味着,意味着我将不得不与父皇为敌,必将在战场上与亲生父亲兵戈相见,作你死我活的厮杀。不!还不止于此,更意味着我将与赤火国为敌……星子慢慢地攥紧了拳头,望向遥远的东方,千山万嶂,一片茫茫。不是没想过会有朝一日或许会和父皇决裂,可那太阳升起的地方,那锦绣神州,毕竟是我的故土啊!难道我从此就变成了西域人了么?</p>

星子不禁苦笑,我中毒难解,活下去的希望何其渺茫,就算想当西域人也当不了几天。生命已快到尽头,与其碌碌无为死于床第之间,不如顺应天意做一番有意义的事,也不枉在世上走过一遭。突厥合族既将生死存亡之事皆托付于我,担负如此信任,自己终不能撒手不管,坐视其遭遇灭族亡国之难。而父皇倒施逆行,多有不义,我也曾苦谏无效,便只有以正制邪,以战场上的胜利,让其知难而退了。只是大战之中,难免伤及两**民性命,不知又将徒增多少边关白骨,春闺红泪?惟愿就此一役,能换来天下太平,则流血牺牲,尚有所值。倘若天意难违,我亦当全力以赴。不过,我亦非神灵,西突厥已危如累卵,能做到哪一步实难预料。</p>

星子暗叹一声,真是命中注定,这一生跌宕起伏,大悲大喜,要经历无数生死考验。曾励志十年,欲助大哥与父皇相抗,不料却是他亲生之子,欲尽人子之责,鬼使神差又仍是与他为敌……从此我便坐在了火山口之上……日后我还能回去面见父皇么?还能侍奉他左右承欢膝下么?星子几乎不敢去想这个问题,如果父皇得知我成为了他最大的敌人,将会有何反应?他怎么可能谅解我的背叛?</p>

星子定了定神,转头直视着伊兰,嗓子干涩,声音破碎,语气却坚定如铁石:“既然这是神谕,我愿奉此行事,尽我所能,解汝族人之危难。只是……只是不管色目突厥与赤火国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我终究是赤火国人,我虽可帮助你们驱逐入侵者,兴复故国,却无法永远与赤火国为敌,更不能帮助你们侵占赤火国土,或是杀戮赤火国人,以图报复。你明白么?如果你能答应我这条件,我便与你回去共商大计,若是不能,你便是杀了我,我也再无二话!”</p>

伊兰闻言垂眸,亦沉默了,半晌,抬头与星子对视:“尊者既是真神使者,言行皆得命于天,尊者拯救突厥,恢复色目,乃我族天降的大救星,有何意旨,我等皆当倾力奉行,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何况,我族并非生性残暴贪婪之人,若能安守先祖之地,更有何求?”</p>

星子听伊兰应承,略略舒了口气,叹道:“乃知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若你们真神有灵,必也不愿见狼烟四起,生灵涂炭。若日后赤火与色目突厥能捐弃前嫌,世为睦邻,互通有无,当是天人共喜之事。”</p>

星子话音未落,却听伊兰咕哝了一句:“尊者的心愿虽好,可赤火国有那暴君当政,行事无常……” 伊兰屡次斥骂辰旦,星子终不能释怀,蹙起眉头。伊兰见状即住口,仍是恭敬应道:“是!奴婢谨遵尊者教诲。”星子虽不满,亦无法驳斥,抛开伊兰与父皇的深仇大恨不提,她方才说的也是实情,父皇当政,怎会稍稍收敛他的野心?</p>

贴身藏好了神谕,才发现那铁匣子底部还有一件东西,黑黝黝的一团,触手柔滑,打开却是一件连身衣服。乍看似三岁小儿的童装,轻轻一拉却又可伸展数倍。只是衣物那质地非丝非,非革非麻,不知是何物所制。</p>

星子将之递给伊兰,伊兰摩挲片刻,“据奴婢所知,此物乃九天之外的陨铁所制的铠甲,坚韧无比,刀枪不入,乃无价之宝,王者之甲。千年之前由上代使者临凡时携来,如今正是为尊者防身之用。”</p>

星子遂将宝甲亦贴身藏好。此处非久留之地,星子便与伊兰沿原路下山,仍是乘坐革囊渡湖。自星子破解神谕之后,伊兰对他愈发恭敬,星子看得出,那是发自内心由衷的期待与感激。可她若得知我便是她的仇人之子,还会如此么?星子不无自嘲地想。</p>

重回桑干湖南岸时,夜幕已临。二人仍是小心翼翼地避开赤火军的岗哨巡逻,找到乘风和白云,星夜兼程,赶回西突厥。待二人回到安拉城天方殿时,城中气氛已十分紧张。赤火国大军步步进逼的消息不断传来,军民皆人心惶惶,有不少百姓日夜长跪在天方殿门前祈祷,恳请真神显灵。伊兰便解除封锁,令人放出消息,真神使者业已降临,神谕业已现世。</p>

这一惊天喜讯,一夜之间便传遍了安拉城的大街小巷,犹如滚滚春雷,惊醒了沉睡千年的土地。突厥人闻讯无不喜极而泣,奔走相告。第二日清晨,天方殿前的广场上,便黑压压地跪满了民众,祈望能一睹尊者神谕。</p>

国王摩德自从二人走后,每日如坐针毡,计无所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听说星子与伊兰携神谕而归,大喜过望,亦齐聚王公贵族,前往天方殿拜谒尊者。伊兰本希望能择吉日举行盛大隆重的仪式,恭迎神谕,朝拜使者,但此乃非常时期,择日不如撞日,遂开启天方殿一年一度祭神的神庙,邀请国王贵族作证,展示神谕,为星子正名。</p>

伊兰请星子沐浴更衣,换上了一袭黑色长袍,升上神庙正中宝座。座前玉案上紫金炉中香烟袅袅,那卷记载了神谕的白绢静静地躺在案前。星子端坐宝座之上,听得殿外鼓乐齐鸣,思量万千。</p>

伊兰所谓的仪式,便如国王加冕之礼,就此以后,自己便将以真神使者示人,成为突厥千百万人所共同仰仗之神祗,这不仅是无上的权力荣耀,更象是一柄利刃,生生地将自己的人生劈为两段!</p>

侍者来报国王摩德已率贵族群臣等候殿外,星子忽慌张起来,如果我以真面目示人,难保不很快就传到赤火**中,让父皇知晓……星子突然下令:“将殿门关上!”星子莫名其妙的一句话,众人皆一头雾水。伊兰虽不知何故,仍是遵令命人关门将国王一众尽数拦在外面。星子四下环顾,找不到什么东西可遮蔽,遂吩咐身边侍女:“你速去拿个头巾来,就你自己用的便好。”</p>

侍女取来头巾,星子慌慌张张地接过蒙在面上,手忙脚乱,模样十分滑稽。一向沉稳端庄不苟言笑的伊兰也忍不住扑哧一声乐了,笑得星子涨红了脸。伊兰知道此举十分不敬,口中连忙请罪,但见星子孩子气的神情,不知怎地心头却是一阵乱跳。</p>

伊兰唤过侍女说了句什么。片刻后,侍女奉上一只银色的面具。那面具乃是以银白色的丝线精编而成,柔软坚韧,戴上契合五官,全无不适。</p>

星子戴好面具,唯露一双眼睛在外,定下心神,方请国王摩德一行进来。摩德乍见星子,不由愣了愣。伊兰侍立一侧,轻哼了一声。摩德回过神,慌忙跪伏于地。旁人只当尊者神秘威严,自不敢有所疑问。</p>

伊兰捧起白绢,一字一句念诵神谕。念毕,将神谕展示众人。摩德等感激涕零,长跪不起,叩首至额头流血。星子望着匍匐在脚下诚惶诚恐的摩德,叹息一声:“我既受命于天,危难之际,当竭诚尽力,与各位共度难关。亦望各位能精诚团结,同御外侮!”</p>

摩德等人齐声应道:“谨遵尊者谕旨!尊者临世,天佑突厥!”</p>

星子随后让群臣退下,再度单独留下摩德,要求他将自己的身份保密,此举也正合摩德之愿。于是从此对外任何人只能敬称星子为尊者,名讳来历则均隐去不提。突厥族人敬神畏天,真神使者便如真神亲临,自不会对此有所异议,更不会多加打听,胡乱猜测。而近来战事危急生死攸关,那日刑场变故早已被淡忘一旁。</p>

星子在伊兰的陪伴之下,由摩德等人拥簇着,步出神庙,立于高台之上,向民众公示神谕,接受朝贺。脚下万头攒动,如一重重巨浪般汹涌不息。无数黎民对着面具之后的星子伏地叩拜,“尊者临世,天佑突厥!”之声响彻云霄,震动天地。</p>

星子倚栏而望,俯瞰芸芸众生,忽想:前几日将我处以剜心焚身之酷刑时,他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而今日听说我是天使降临,又对我顶礼膜拜敬若神明。世上万千苍生,究竟是否明白,他们在做些什么?他们为谁而生为谁而死,命运由谁来掌握?</p>

当天,摩德便将国中的兵权转交星子,由星子全权指挥,另赠送了星子一套宫中珍藏的黄金铠甲。天方殿议事不便,星子便迁至摩德的皇宫,伊兰率天方殿中一众侍女相伴随行。摩德将皇宫正殿让出来让星子下榻,星子亦不客气,急召朝中武将议事。</p>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