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特殊的使命 > 第七章 到达目的地
    第七章 到达目的地

    一阵轰隆隆的刹车声,一辆车身上面印有“越秀牌钢架铁车厢大客车”停在了路边。 扎着两条羊角辫、身着绿色军装、年纪约有17左右岁的售票员扶着车厢中铁杆站了起来,她那稚嫩的脸庞却有着一副老套的口气,瞅着嗓子喊了起来,“广明县到了,要下车的乘客赶紧的,车还要往福州赶回去,别耽误我们回城。”</p>

    此时的张小贤斜躺在车的最里端,正呼呼大睡呢,早起得太早,因为这班往光明县开的车一天只有这么一趟,而且是早上3点钟,那个时候,天还没有亮呢,奶奶送自己上车的时候,张小贤这个脑袋一直是迷迷糊糊的。售票员又喊了一声,“到底有没有人下车,没有的话我们可要返回了。”可能这次年轻的售票员把嗓门又扯大了些,把睡梦中的张小贤给弄醒了,揉揉眼睛,看着窗外高高升起的太阳,张小贤知道这是天亮了,歪个脑袋看了下戴在左手上“上海牌”手表,时钟指在了8时准的位置,张小贤张开嘴大呼了一口气,车从省城出发已经开了将近5个多小时了。</p>

    年轻的售票员急飕飕的走到张小贤的面前,稚嫩的脸上非要摆出一副老练城府的样子说道:“我说这位小同志,你是不是没有听到我说话”。</p>

    大脑浑浑浑噩噩的张小贤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弄得有些莫名其妙,对着眼前的售票员说道:“怎么了,小同志”。</p>

    听到张小贤喊自己小同志,这下年轻售票员的脸色更加显得难看了,对着张小贤说道:“说谁是小同志呢,你知不知道**都说过,革命同志不分大小。”</p>

    张小贤一听,心想,喝,小小年纪,道理可是一大堆。</p>

    “还有你是不是到光明县的?”语气有些尖锐。</p>

    “是啊”。</p>

    “那还不快下车,我都喊了好几遍了,你知不道,你这样是在耽误大家学习的时间,我们还要赶回去学习“**语录”,要是耽误这个,没你好果子吃。”</p>

    张小贤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现在这个时期,谁敢耽误学习**语录啊,没人敢。不过当张小贤透过玻璃看到外面“荒无人烟”的地带时,带着疑问的口吻问售票员这里是否就是光明县。售票员已经显得不耐烦了,说道:“这里就是光明县的汽车停靠点,你这位同志是不是故意捣蛋呢啊,要是不下车,我们就要返回了。”</p>

    张小贤觉得这位年轻的售票员没有撒谎,而且也不可能撒谎,于是收拾上行李便下车了,临下车的时候,张小贤对售票员说:“你是**的好学生”。售票员扬起嘴角:“那是”!</p>

    “轰隆隆,轰隆隆”,汽车开始发动返回了。约有5米宽的干涸泥土路扬起一阵阵的泥灰,呛得张小贤一肚子火,指着汽车喊了一声:“刚刚才表扬你了,现在还是不是革命同志了啊。”这时候,车上的售票员出窗户上透个脑袋,给张小贤做了个鬼脸,嘻嘻一笑,又把头给缩回去了。</p>

    话说转眼工夫,汽车已经冒着黑烟在坑坑洼洼的泥路上摇摇摆摆的开走了。扔下穿着绿军装、挎着绿军包,右手拿着印有方格子的一个大袋子的张小贤。</p>

    车已经开出去老远了,张小贤环顾了一下四周,路边的狗尾草随风而动,远处有几间低矮的房子在以外,基本上可以用“绝无人迹”这几个字来形容。因为从下车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过去十分钟了,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p>

    一根约有2米高的铁制路牌在泥土路的对面。不过好像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的感觉,路牌杆有些歪,铁锈已经完全攻占了整个路牌杆子。唯一“光明县汽车停靠点”这几个乳白色的字体还算清楚。此时的张小贤毫无反驳承认,这里就是光明县的停车点,也就是说整个一个光明县就是这一个地方停车上车。</p>

    今天的天气十分的好,晴空万里,虽说现在已经初冬,但在今天的日子,一点也感觉不到深秋的寒意。因为今天的阳光十分的充裕,一阵微风吹过,甚是舒服。张小贤拿出挎包里的军用水壶喝了一口水,又摘了路边的一根狗尾草,一折两段,把前端扔掉,后端张小贤给含在了嘴里。</p>

    不过接下来让在省城长大张小贤更加的无奈与着急,因为这路牌上就写着长途客车的停车停靠点,没有什么提示或者标识从此地点到广明县城里面怎么走。在这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的地方,张小贤真是有些干着急。不过,突然想起来,挎包里有一张原单位开的介绍信,说不定上面写着怎么去光明城区的路线。</p>

    张小贤掏出挎包里一张薄薄的纸片,这就是原单位开给张小贤到新单位报到的介绍信,“兹我单位张小贤同志前往贵处,请贵单位妥善接纳,下面写着署名单位:天河省第一刑警学校,并在上面盖了一个“天河省第一刑警学校文革委员会”几个字的大红章。信封的右下角,还写了一个地址,那就是张小贤需要报到的地方。地址上写到:广明县第一食品厂南坪路26号。</p>

    张小贤左手手拿介绍信,右手拿着军用水壶。看着除了远处有几间低矮的房子,就是路边长着一大片绿油油的不知名绿色植物,矩圆形叶子大小、也有点披针形的样子,张小贤不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见过。</p>

    这时候,张小贤看到远处走过来一个人,不觉得内心开始激动起来,因为终于可以问到一个问路的人了。这是一个身穿藏蓝色类似于中山装的衣服,肩上担着一个担子,担子的两头放着两个箩筐。当那个人离张小贤越来越近的时候,张小贤这才注意到这是一个年纪在四十岁山下的中年男人。</p>

    此人的着装跟张小贤之前的判断差不多,就是衣服有些破旧而已,不过这脚底下却穿着一双黑色的大头皮鞋,有些与这身衣服,以及这肩上挑的担子不符合。</p>

    这身打扮的人肯定是乡下淳朴的农民伯伯,可是脚蹬一双大头皮鞋,那就显得有些不符和这个身份了,在那个年代,穿大头皮鞋的人可不是一般人。</p>

    除了军队里面的人以外,外面的人还真很少穿这样的皮鞋。张小贤家里就有一双,是父亲的一个在后勤机关的战友送的,本想着带过来的,可一想到来这里可是接收再教育的,万一在来个“奢侈”之风的帽子就有些显得划不来了。</p>

    张小贤注意到此人的头一直是低着,感觉从来没有往前面看过。可是这脚底下的速度可一直没有减弱,从张小贤看到他到走到他跟前也就是一两分钟的事情。</p>

    这不走到张小贤跟前的时候,张小贤刚刚想上前问问,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可是这嘴还没有张开,此人已经挑着担子快速的从张小贤的跟前走了过去。</p>

    张小贤在后面喊了一声“同志”,那人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一阵风似的往前走,步伐比刚在又明显加快了不少。可能由于出自警校的缘故,张小贤有些怀疑此人有一些问题,不由得联想到此前在省城闹得满城风雨的“婴儿偷盗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