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路径依赖
“江阳同志,这是您第237次冬眠醒来,感觉如何?”
熟悉的声音传进耳中,让江阳有了一瞬间的恍惚。
下一刻,他便清醒了过来,回忆起了之前的全部经历。
与以往经历死亡然后重新醒来之时的急切不同,这一次,江阳心中满是镇定。
他慢慢从床上坐起,冷静的看着面前的沈巍:“通知上级,末日来了,召开会议吧。”
偌大的冬眠大厅中瞬间安静。下一刻,沈巍条件反射般将速写台拉了过来。但手刚搭上去,江阳便再度道:“不用。直接通知上级召开会议即可。”
“是,是!”
沈巍匆匆离去。冬眠大厅中,与自己一同醒来的冬眠者们神色中满是凝重。
再度看着视频会议室中那些熟悉的脸孔,江阳庄重道:“这已经不是我经历的第一次循环。
在之前的数次循环之中,我们的文明尝试了一次又一次拯救世界的方法,最终一次又一次失败,而上一次循环不同。
上一次循环的我虽然同样在末日之中灭亡,但我们已经找到了终结末日的方案。
我们已经锁定了末日的真凶,那是一颗黑洞;
我们还锁定了这颗黑洞的质量、轨道和速度,明确了它的投送模式,并且知晓如何破坏它的引力屏蔽包膜;
依据上一世的计算结果,只要我们在一千万公里之外破坏掉它的包膜,便可以借助其余星体的引力偏转它的轨道,最终让它无法吞噬地球,终结末日!
以下,是我之前数次循环的详细经过。
……”
江阳将自己的经历详细讲述了一遍,末了道:“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了。
拯救世界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颗氢弹即可!”
与前几次循环,视频会议室之中的沉重和压抑不同。这一次,虽然沉重依旧,其中却蕴含着一股振奋。
就像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好的消息是没有生病。
第二好的消息则是,虽然生病了,但是能治!
能治就行!
主持会议的末日计划总顾问孙长河随之看向了科学顾问团:“请立刻复核相关数据。”
“是。”
与会者们不时低声议论着这些信息,江阳则始终神色镇定,静静等待。
他知道,自己从上一世带回来的信息,以及基于这些信息得出的结论绝不会错。
这些结论本来就是上一世的你们计算出来的,这一世难道还能计算出不同的结果不成?
但有些出乎江阳预料的,完成了复核计算的科学顾问,神色却并不轻松,反而有一些凝重。
“首先,江阳同志带回来的信息和数据经我们复核,是正确的。
以上一世得知的黑洞质量、轨道、速度数据计算,确实,在一千万公里之外,通过氢弹破坏其包膜后,它确实会从距离地球140万公里之外掠过,其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完全可以接受。
同时,以上一世的数据质量,我们也确实可以将黑洞在约60天后的位置,锁定在距离地球约1000万公里的,边长仅为2000公里的正方体之中。
这个精度相比起上一世的上一世,提升了足足1500倍。”
江阳心中微微有点疑惑。
既然计算结果都是正确的,你怎么还耷拉着脸,像是被检查出绝症的病人一样?
“但是……”
江阳一颗心瞬间提起。
踏马的,竟然还有但是!
“江阳同志,请问,上一世月球基地的130余名科学家之中,是否缺少光学实验物理和精密光学设备设计与制造的跨界专家?”
江阳怔了一下,才将这个名词搞清楚。
他仔细回忆了一下,果断摇头:“没有。
上一世的月球基地,主要任务是分析16台红外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用不着你所说的专家。”
“所以……他们的估计出了一些差错。”
那位专家看着江阳:“边长为2000公里的正方体,范围确实已经被限制到了极小。
但就算已经这么小,在如此范围内搜索到一颗直径为5厘米,不释放任何辐射反而会吸收外界光线的物体,并没有那么容易。”
这段话让江阳有些想不通。
这么小的范围内,怎么就难了?
“关键在于,我们对于这种类型的目标,搜索手段仅有一种,掩星法,也即借助黑洞可以吞噬光线——这可以等同于遮挡光线,的能力,来搜索它。
但更关键的地方在于,要借助掩星法的话,光源必须足够强烈,且距离它足够近才行。
这就牵扯到了一个矛盾:在不提前知晓它位于这边长为2000公里正方体内哪一处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才能让光源距离它足够近?”
江阳眉头微微皱起:“可是上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