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科幻小说 > 生死299天 > 第142章 离间之计

常生能爬到今天这个位置,绝非庸碌之辈。

最初的震惊和暴怒过后,一种冰冷的、属于阴谋家本能的冷静迅速占据了他的心神。

他做了个擦去全息影象里那封刺眼的文件的手势,缓缓坐回椅子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发出沉闷的嗒嗒声。

余庆这一手阳谋,确实漂亮,几乎是明牌打了过来。但他常生在胜天经营十余年,根深蒂固,岂是区区金钱就能轻易撼动的?

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太过迷信金钱的力量,却低估了人性深处的复杂和见风使舵的本能。

一个清晰的反击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他不能直接对抗这项“广纳贤言”的举措,那会显得他心胸狭隘,阻碍公司进步。

他必须顺应,甚至要表现得比余庆更加支持,但要在执行的过程中,巧妙地“加工”,让这件事的味道彻底变调。

他按下内部通讯键,声音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和威严:“通知所有部门总监及以上管理层,一小时后召开紧急全息会议。议题:高效落实‘董事长意见征集计划’。”

一小时后,全息影像里各个时空里的高管们正襟危坐。常生脸上看不到丝毫阴霾,反而带着一种欣慰和鼓舞的表情。

“董事长的这项决策,高瞻远瞩,是真正贴近员工、发掘公司潜力的妙招!”常生开场定调,语气诚恳,“我们必须全力支持,确保每一个有价值的想法都不被埋没。”

话锋随即一转:“但是,正因为它如此重要,我们更不能让它变成一场混乱的、无效的一窝风运动。好的想法需要被引导,需要被放在正确的框架内评估,否则就是对董事长、对公司的极大不负责。”

接着,他抛出了精心包装的“执行细则”:

第一,成立“建议遴选特别工作小组”,由他亲自负责,组员包括各核心部门的老总。

“我们必须为董事长把好第一道关,剔除那些毫无建设性的抱怨、过于天马行空无法落地的幻想,以及……可能别有用心、破坏公司稳定的言论。

最终递交给董事长终审的,必须是精华中的精华,是真正具备高度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方案。”

这番话,冠冕堂皇地将筛选和解释的大权,牢牢抓回了自己手中。

第二,建立“建议预审与辅导机制”。他鼓励所有员工在通过正式链路提交前,先与自己的直属上级或部门负责人进行“初步沟通和完善”。

“我们要发挥组织体系的优势,集思广益,帮助员工把不成熟的想法打磨成真正的‘金点子’。这也是一个上下级充分交流、提升团队凝聚力的好机会。”

这一条,无异于在所有员工和余庆之间,设立了一道无形的审查关卡。那些真正尖锐、直指常生管理问题的建议,很可能在部门一级就被“辅导”得面目全非,或直接胎死腹中。

第三,他强调奖励评选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但“必须充分考虑建议的落地可行性以及对公司的实际贡献度”。

“有些建议可能听起来很美妙,但需要耗费巨资且短期内看不到效益;有些则可能触及公司核心机密或战略底线。这些都需要我们专业的管理层来进行审慎评估。”

他成功地将“价值判断”的标准,从余庆手中的“金钱奖励”悄悄替换成了他自己掌握的“现实可行性”。

会议结束后,常生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嘴角终于浮现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余庆想用金钱砸开一条直达人才的通道?可以。但他常生,就要在这条通道上设置无数的路卡和引导牌。

最终能走到余庆面前的,要么是经过他常生“认证”的、无害化的“人才”,要么就是会被他以“专业理由”轻易否掉的方案。

他要让余庆的金钱,浪费在一场被他精心导演的、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无关痛痒的“虚假繁荣”里。

他还要让员工们感觉到,即便有董事长的通道,真正决定他们命运和建议价值的,依然是现有的、由他掌控的管理体系。

这不是正面反抗,这是柔和的、彻底的驯化。他要将余庆凌厉的攻势,吸纳进自己庞大的官僚体系之中,然后用体系的巨大惯性和复杂性,慢慢消解、消化掉它。

棋,还在下。而且,才刚刚进入中盘。

余庆万万没有想到,常生竟能如此轻描淡写地将自己发出的凌厉一击化于无形。

他指节叩了叩自己的头,发出一声极轻的冷笑——是自己太轻敌了,常生这潭水,远比他想象得更深。

但常生恐怕也未曾料到,他这番看似从容的应对,却在无声中进一步垒高了余庆的威信。

在绝大多数旁观的高管和员工眼里,余总只是轻飘飘下发了一份文件,常生便立刻如此大张旗鼓地动员响应,这姿态,俨然是个不得不听从号令的下属。

余庆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微妙的气氛。他毫不犹豫,趁热打铁,当即以集团董事长的名义签发了一纸新的任命公告,高调宣布成立“建议遴选特别工作小组”,任命钟道乾为组长,常生——仅为副组长。

这一招,看似寻常,实则狠辣至极。它不仅在众人面前再次明确强调了常生必须接受余庆领导的事实,更悄无声息地将常生此前所有的动作都定性为“越权”

既然组长是钟道乾,那么一切理应由组长主导,何时轮到他这个副组长来跳前跳后、发号施令?

余庆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常总身为集团总裁,行政事务千头万绪,建议遴选此类具体事务性工作,不应过度牵扯其精力。”完美地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而他选择钟道乾,更是经过冷冽算计的一步棋。正是这位钟道乾,不久前通过董事长专用渠道,实名举报常生涉嫌侵吞公司资产。

余庆断定,此二人绝无和睦可能,用钟道乾这把“刀”去牵制甚至刺痛常生,再合适不过。

局势的发展果然如余庆所料。

钟道乾空顶着一个组长的头衔,却根本指挥不动任何资源。没有常生的点头,他甚至连一次像样的会议都组织不起来,彻底被架空,成了一个尴尬的摆设。

但这枚“摆设”,却像一根尖细冰冷的鱼刺,深深扎进了常生的喉管。

它成了一个被常生严密控制的系统之外的“旁路”。

那些被常生压下的建议、被拦截的信息,如今竟有了一个绕开他、直接流向余庆的潜在通道。

在钟道乾略显笨拙却异常坚定的支持和鼓励下,一些原本就与常生若即若离,或深受其派系压制的人,开始尝试着通过这条新途径,向余庆递交新的建议。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