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突击营的舒适圈
莫林眼下的归属很特别,他既属于第二集团军的作战序列,但同时又参与到了临时战斗群协同第一集团军的进攻中。
所以至少在眼下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都成为了他在战役层面的友军。
似乎也是因为成为了共同发起战役的友军,系统地图中此前已经停止更新一段时间的第一集团军兵牌,也终于出现了变化。
目前在桑布尔河以南,第二集团军的主力,正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向退守圣康坦一线的高卢第五集团军。
代表l29号装甲飞艇兵牌,就悬在圣康坦上空不断闪烁着红光,还带着一个代表‘交战中’的交叉利剑标志,显然正在进行猛烈的对地攻击。
而根据莫林从比洛将军那边得到的一些消息,在萨克森第二集团军向高卢第五集团军发动进攻的同时,萨克森第三集团军的兵牌也将切断高卢第五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之间的联系,并从侧翼发起攻击。
而在更北边的阿拉斯正面,马肯森将军亲自指挥的第一集团军主力,也对布列塔尼亚远征军展开了全线进攻。
密密麻麻的攻击箭头,像群蛇狂舞般撞向了远征军的防线。
莫林甚至能在攻击序列中,看到一个代表着条顿骑士团主力的特殊兵牌。
至于自己所在的这个,由第一、第二集团军精锐组成的临时战斗群,此刻也已经狠狠地捅进了布列塔尼亚远征军右翼的‘柔软肚腩’。
在昨天抵达抵达汇合点后,莫林使用当天准备好的【隐身术】,在夜间12点前进行了一次大胆侦察,独自一人摸到了布列塔尼亚人防线的最前沿。
作为明天进攻的突击箭头,他需要亲眼确认敌人的防御部署——这也是教导突击营以及其原型‘风暴突击队’在发动进攻前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因为只有完成侦察,你才能知道防线上的哪个位置是敌人的薄弱处。
而侦察的结果,让莫林有些意外,甚至可以说是惊讶.
布列塔尼亚第五步兵师,这支负责镇守侧翼结合部的部队,他们挖掘的堑壕简直可以用简陋和仓促来形容。
战壕挖得不深,胸墙也只是简单地堆砌了一些土包,甚至很多地方连基本的射击孔都没有预留。
这根本不像是一支正规军构筑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倒更像是临时挖的散兵坑。
“这帮布列塔尼亚人在搞什么鬼?”
莫林当时就趴在黑暗中,心里犯起了嘀咕。
他不相信作为这个世界的‘一超’存在,布列塔尼亚人派出的远征军会是这种连基本土木作业都搞不明白的草包.这背后肯定有别的原因。
而根据莫林对于布列塔尼亚或者说‘带英’的刻板印象,他有理由相信唯一的解释就是——远征军压根就没打算在阿拉斯死守。
这条防线,从一开始就是个临时阵地。
想通了这一点,莫林当即改变了原定的攻击计划。
他连夜带着教导突击营的1连,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摸到了距离敌人阵地两百多米的一处洼地里。
1连的士兵们都是土工作业的熟练工了,也有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挖坑的经验。
所以他们的作业并没有搞出太大动静,而且这一次莫林也没有‘大兴土木’,只是让众人就地挖掘了刚好能藏身的散兵坑,然后就这么趴在散兵坑里静静地等待着天亮
紧接着就是8月20日清晨,战斗群的炮火准备开始倾泻到了布列塔尼亚远征军的阵地上——顺带一提,这个战斗群也有了一个临时的称呼‘突击战斗群’。
炮弹在敌人阵地上炸开的爆炸声连成一片,震耳欲聋。
趴在散兵坑里的莫林,用手捂着耳朵张大着嘴巴,祈祷着后方的炮兵不要这个时候出什么岔子,一发偏移两百多米.
不过他在感受着身下土地震动的同时,心里除了些许紧张外,更多的是一片火热。
“妈的,这才有大兵团作战的感觉嘛!这火力,比沙勒罗瓦那时候爽多了!”
六点三十分,当炮声开始向纵深延伸,为步兵冲锋扫清障碍时,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升上了天空。
紧接着尖锐的冲锋哨声响彻战场。
“1连!跟我冲!”
莫林给自己套了个昨晚在散兵坑里准备的【法师护甲】,然后猛地从散兵坑里跳了起来,端着冲锋枪就这么第一个冲了出去。
克劳斯和其他士兵紧随其后,作为‘前沿攻击队’的1连,此时分成了十多个战斗小组,沉默的朝着那片还在冒着黑烟的敌方阵地发起了冲锋。
而莫林也在冲过一段距离后,直接用‘法术强效’增幅的【迷踪步】,斜着拉了一条40米的烟墙作为掩护。
由于他们潜伏的位置足够近,再加上炮火的掩护,当他们冲到布列塔尼亚人的堑壕前时,那些被炸得晕头转向的布列塔尼亚士兵,甚至还没来得及从掩体里爬出来。
而且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来,1连的那些投弹好手,就已经甩出来两轮手雷。
不管这些手雷最终有没有落进堑壕,但仅仅是它们的爆炸,就再度迟缓了布列塔尼亚士兵的反应速度。
“哒哒哒哒哒!”
冲在最前面的突击小组直接背靠背跳进堑壕,手中的mp14冲锋枪同时开火。
密集的9毫米子弹,像扫帚一样,毫不留情地扫过整个堑壕。
晕头转向的布列塔尼亚士兵,还没看清敌人在哪,就被成片的子弹打成了筛子。
鲜血和惨叫声瞬间充斥了这条简陋的战壕。
“快速清扫堑壕!优先端掉他们的重机枪,注意两翼!”
克劳斯一边用手里的冲锋枪进行着短点射,一边大声指挥着自己的士兵。
这位作为代理连长的连军士长,此时的指挥已经越来越老练,至少在连级战斗中已经不需要莫林去操心了。
而作为教导突击营骨干的1连的老兵们战斗经验本就相对丰富,根本不需要过多的指挥。
他们以战斗小组为单位配合得天衣无缝,就像一群高效的屠夫,沿着战壕快速推进,用手中的冲锋枪和手雷,将所有敢于反抗的敌人一一送去见上帝。
战斗的进程,比莫林预想的还要顺利。
这条布列塔尼亚第五步兵师的简陋防线,在教导突击营1连面前,脆弱得就像纸糊的一样。
短短几分钟,1连就已经在敌人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超过三百米宽的巨大口子。
“快,信号弹!让2连和3连上!”莫林对着身边一名一直跟着他的传令兵喊道。
“咻——!”
一枚绿色信号弹被打上天,而根据战前的约定,绿色信号弹只有教导突击营能使用,用来示意他们的方位,并让周围友军向其靠拢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