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吨级6x6型号辉晶动力军用卡车,有效载重约2.5吨,在良好路况下,最大时速可达72公里,可一次性装载2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看着这些详细的数据,莫林再次被极大震撼了。
五千多台卡车!
施里芬知道这个消息,怕不是要笑着从墓里坐起来
这意味着,萨克森帝国陆军的右翼主力,已经具备了相当强大的摩托化机动能力。
既然鲁登道夫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教导突击营作为‘鲁登道夫战斗群’指挥下的单位,自然也没有任何拒绝这个任务的理由。
见莫林利索的接下任务,鲁登道夫满意地点了点头:“今天下午车辆就会全部到位,兵贵神速.你们尽快完成整备,立刻出发!”
“我向你保证,战斗群的主力部队也会尽快跟上,绝不会让你们教导突击营,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离开战斗群指挥部后,莫林一边走在返回营地的路上,一边消化着刚刚得到的信息。
显然,这个世界的‘施里芬计划’,确确实实是某种威力加强版。
除了在右翼的兵力上得到了加强外,在至关重要的机动能力上,也得到了极大的补足。
根据莫林穿越前,所研究过的相关战史来看,那个世界的施里芬在离任前,除了留下那句著名的‘不要削弱右翼’的指示外,其实还特别强调了另外一点.
那就是,要让陆军尽快实现大规模的机动化。
为担任突击矛头的部队,提供足够数量的新型车辆,至少应达到供给六到七个军的准备数量。
如果这一方案能够得到落实,将大大提高德军右翼的整体机动性和冲击速度。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因为总参谋部继任者们的忽视,导致在战争爆发时,德军并未拥有足够的车辆来支持这一宏伟的计划。
在脱离了铁路线之后,部队的作战范围因为补给的原因,基本被限制在了四十到六十公里之内。
虽然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猛男部队,将这个范围硬生生扩大到了一百六十公里.
但这对于部队的体能和后勤来说,显然是一种极其严峻的考验和折磨。
不过眼下这个世界,也许是因为辉晶工业的蓬勃发展,也许是因为其他莫林所不知道的原因,萨克森帝国陆军总参谋部,竟然没有忽视‘机动性’这一点。
“搞不好这个世界的‘施里芬计划’,还真有可能要成功了啊”
莫林的心中,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8月6日,下午。
就像鲁登道夫说的那样,浩浩荡荡的车队,陆续抵达了教导突击营的驻地。
六十辆崭新的军用卡车,排成壮观的长龙,停在了列日要塞核心区外的空地上。
教导突击营的士兵们,全都围着这些钢铁巨兽,好奇地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我的天,这就是卡车吗?比马车大多了!”
“听说接下来我们要可以坐这个去打仗?”
“那可太舒服了,不用自己走路了!”
士兵们的脸上,大多是兴奋和新奇。
而莫林、克莱斯特和一众连排长们,看着这堆大家伙,却是一个个都愁眉苦脸。
“长官,物资和人员怎么分配?哪个连坐哪几辆车?”
“弹药和油料要分开放置吗?万一被炮弹击中怎么办?”
“行军序列怎么排?机枪小组和步兵要分开吗?”
各种各样的问题,向莫林飞来。
即便集团军那边派来了一名经验丰富的辎重军官,来协助他们进行整备,莫林依旧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他现在总算体会到,什么叫‘幸福的烦恼’了。
指挥一个传统的步兵营,和指挥一个摩托化步兵营,完全是两个概念。
他这个半吊子营长,又得从头开始学了。
“行了,都别争了!一个一个来!”
莫林被吵得脑仁疼,大吼一声,总算让现场安静了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解决眼前的难题。
“克莱斯特,你负责人员登车,以连为单位,每个连分配十二辆卡车,其中一辆备用!”
“曼施坦因,你和辎重官一起,负责物资装载!弹药、食品、药品,分类装车做好标记!不是急需的物品,就由营部直属的马车队运输!”
“各连连长,管好自己的人!登车之后,不许乱动!”
莫林就这么一条条地发布着命令。
在他的指挥下,原本有些混乱的场面,总算开始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士兵们开始登车,物资被搬上卡车,马车队也开始装载油料和备用零件。
整个教导突击营的驻地,都变成了一个繁忙的工地。
差不多4点多的时候,当最后一批物资被装上车时,整备工作终于宣告完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