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这么说说罢了,吹牛又不犯法。
看完武器清单后,李云龙念念不舍的将清单放下。
和孔捷碰了杯,一口酒下肚后,开始说道:
“老孔啊,你们马上要和鬼子决战了,我听旅长说了,这次鬼子至少会出动三个以上的师团。”
“其中还有两个鬼子关东军的师团,你们有信心挡住吗?”
李云龙心里其实是很担心的。
毕竟以前一个鬼子的师团,搭配一些伪军就是一支实力强大的扫荡部队,就能逼得他们到处跑反扫荡。
而现在一次就来了至少三个以上的师团,随便就是四五万的鬼子。
其中两个师团还是鬼子关东军。
鬼子关东军不比如今关内的鬼子,没有经历太多的消耗战,建制保存完整,战斗力比三九年之前关内的鬼子师团还要强悍。
这一点从刘腾杰传回来的情报就能看出。
在赤峰地区作战,他们也只打击鬼子普通的守备队,对于关东军的野战师团都是避其锋芒。
关东军的强大,主要是对方对标的是远东苏军,战术水平和装备都进行了升级。
关东军师团是针对机械化战争的强化版,火力配置对标苏军。
而关内的鬼子师团,本质上还是轻步兵为主的一战遗留编制,面对现代化火力处于绝对劣势。
这也是为什么陈铭在装备水平不落后关内鬼子师团后,能打出优秀战绩的原因之一。
因为关内的鬼子,战术水平和装备都还停留在一战的层次。
只不过因为我军装备比对方更差,战术水平也没高太多,才显得关内的鬼子很强大。
鬼子关东军虽然战术水平和装备总体上也停留在一战层次。
但在诺门坎战役之后,关东军进行了系统性战术革新。
战斗力已经远超了39年之前的关内鬼子,至少是1.8到2.2倍的差距。
当然,这对比的是精锐师团。
要是如今的普通关东军师团,战斗力的确比不上39年之前的关内鬼子师团。
如今的普通关东军师团,自1941年“关特演”(关东军特别大演习)后,精锐师团和大量技术骨干被陆续抽调到太平洋战场和关内战场。
补充进来的是训练时间短、缺乏实战经验的年轻新兵,年龄偏小或偏大,质量严重下降。
为适应多线作战和弥补兵力不足,日军从1942年开始推行“三单位制”师团。
即取消旅团一级,师团下辖3个步兵联队,炮兵、工兵等也大幅缩编。
总兵力降至约1.2万-1.5万人。
变成了战略防御的“纸老虎”,主要任务是牵制苏联,并作为太平洋战场的战略预备队和兵员装备的“提取源”。
其存在的意义大于实战意义,实际进攻能力非常弱。
这也是为什么陈铭在得知鬼子关东军调动了两个师团后,还敢打这一仗的原因。
要是来的真是鬼子关东军当中的精锐师团,他早就跑了。
直接先集中力量消灭包头的鬼子后,放弃大城市和铁路,再次进入山区作战。
到时候就算鬼子关东军的精锐,也拿他没办法。
不过,陈铭觉得鬼子关东军两个师团的威胁不大,李云龙却没有陈铭这样的眼界。
在他眼里,那毕竟是两个师团,加起来近三万的鬼子关东军。
在加上关内的鬼子师团,总兵力直逼四五万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所以他心里才会担心。
对于李云龙的问题,孔捷笑了笑说道: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打赢。”
“但首长和总部都决定了要打,作为军人,我们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首长既然下定了决心要打,心里肯定是有把握的。”
“你看首长打了那么多的仗,哪一仗不是大获全胜?”
“常胜将军的名号可不是说说的,那是一场胜利一场胜利打出来的名誉。”
孔捷喝了一口酒,将心中的想法一一道出。
李云龙听到孔捷这么说,心中也有了一些底。
想到陈铭这个活着的传奇,对方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军事水平,都不是自己能比拟的。
既然对方都觉得能打,那肯定是有把握的。
李云龙清楚自己的斤两,知道自己是一个冲锋的猛将,搞大战略这种他玩不转。
首长们的考虑,不是他能想的清楚的,于是也就不再问了。
两人继续聊着天,从聊到孔捷去后方学习,再到如今的部队发展。
也就是李云龙是觉得值得信任的人,要是其他人敢问这些东西,孔捷早就把对方抓起来拷问了。
桌子上的酒喝了半瓶,生米也吃了一些。
李云龙还想再给孔捷倒酒时,孔捷却摆了摆手。
“老李,不能再喝了,我们现在是军事主官,不能把自己喝醉,喝个二三两差不多了。”
“要是喝醉了,回去要挨批评的。”
孔捷有些心有余悸的说道。
原先只是有一个陈铭纪律严明,参谋长来了之后,治军更为严厉。
他可不管你什么职务,只要是犯了错,发起火来可不管你是谁。
孔捷这段时间算是见识到了参谋长的脾气,不愧活雷公的外号。
李云龙听到孔捷的话,身体颤了颤,也不提继续喝的事情了。
孔捷还算老实,每犯什么错误,所以没有体会太多参谋长的恐怖,只是看到过参谋长批评其他干部。
而李云龙,自从调到了包头后,上次参谋长过来巡查被抓到后,直接被骂了个狗血临头,差点就被关禁闭了。
虽然独立团不再陈铭的部队体系内,但调到包头后,独立团的指挥权已经临时调动到了晋绥热察之下。
所以参谋长批评李云龙是合情合理的。
想到参谋长,李云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也有点怵。
或者说,整个独立支队的干部,就没有不怵参谋长的。
不能喝酒后,孔捷和李云龙就干嚼生米,继续聊着天。
等生米也吃完后,李云龙就提出一起去看运过来的武器装备。
对于武器装备,那可是李云龙最在乎的东西了。
孔捷自然也同意,在李云龙的团部通知了包头其他部队的干部后,共同前往了火车站搬运武器弹药和补给。
这批武器,自然不可能全都是独立团的,包头可不止独立团这一支部队。
顺利将武器分配下去之后,孔捷没有多留,第二天跟着火车重新回到了驻地。
ps:具体的改编内容,我放在评论区了,委托运营官替我发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