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大耳贼刘备 > 第347章 关公教子

第347章 关公教子

西边,董卓与袁术开启了大战。

中部,曹操在兖州养贼自重。

河北这边,关羽也开始进驻渤海。

关羽这是第一次独当一面,前段时间多少有些不适应,毕竟每个人的第一次都会有点紧张。

做一方主官,督河北各路兵马,讲究的就不再是靠着武勇冲锋破阵了。

河北的情况与其它各州都不一样。

华北平原对于农业社会而言太重要了,在河北圈地的豪族非常多。

黄巾起义之后,这片地方又连续被祸害了好几年,大大小小的豪族各自圈地圈民,把流民全都变成了家中农奴佃户。

如今,整个河北几乎已经见不到自耕农了。

地全部是豪族的,民则全都是豪族家里的农奴、佃户,以及私兵。

同时,河北各豪族在韩馥交出了甘陵王首级之后,全都没有再造反作乱,各家都算是良民——但也家家都不听号令。

徐晃在魏郡进展顺利,是因为魏郡太守栗攀很配合,再加上旁边有黑山军时刻威胁。

但即便如此,审配、沮授等人也只是选择了暂时合作不对抗,仍然不打算服从刘备。

而渤海、河间等郡,情况比魏郡要麻烦得多,几乎所有豪族都据坞堡自守,相互联合,不对抗也不合作。

这种联合是在暗处,很难知道到底是由哪些势力构成。

两郡各县的官员则大多直接消失了。

河北官员大部分都是灵帝去世那年清理了王芬谋逆案之后任命的,他们在河北本地没有置办太多产业,根本不在乎各路黑帮逼税,逼急了就跑路。

由于绝大多数平民黔首都变成了豪族的农奴佃户,这就使得关羽和讨税的黑帮不能轻易动武,因为农奴们会抵抗。

渤海、河间两郡这两年没有战乱,当地农奴佃户虽然过得非常苦,豪族田租收到了七成,可农奴佃户还真的能活下去。

吃不饱,穿不暖,生不起孩子,看不起病……但无论如何,饿死的真不多。

再加上之前灵帝刘宏留下来的后遗症,使得农奴和佃户普遍仇视朝廷,对收税极为敏感……

豪族们当然是把一切罪恶都推到朝廷头上的,而目前代表朝廷的是刘备。

渤海与河间两郡豪族不会直接摆明车马与朝廷作对,但他们会鼓动农奴抗税,鼓动农奴闭守坞堡和城池。

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没有叛乱,但实际上这比叛乱还难搞。

刘备收的真就只是三十税一而已,而且也没让他们运粮,更没有点任何赋役,可以折算成钱、绢、铁、牛等等,运送也不难。

其实就是要个态度。

但渤海等地豪族仍然不合作,或者说,是当地官员没了,豪族们有借口不合作,而且他们还煽动佃户和农奴们全都不合作。

豪族们当然不是为了抗这么点税,他们是想用这种方式逼迫青州朝廷改变政策,这是理念之争,就如同当初逼迫刘宏那样。

当年激发黄巾起义的方式和这事是一样的——恶意歪曲事实,把一切罪过都推到朝廷头上,挑起并制造叛乱……

然后收留流民为佃户,勉强让流民作为佃户活下去,施之以恩,使其持续憎恶朝廷,持续依赖豪族……

挟万民以自固,非暴力不合作。

在佃户们看来,河北豪族对他们是‘有恩’的,他们当初因大规模战乱成为了流民,是豪族们‘收留’了他们。

如果采取暴力手段,很可能激起大规模民变,导致农奴和佃户彻底站到刘备的对立面。

其实任何体制都是能利用万民的,不能简单的以阶级和体制而论,所谓的民心向背,都是可以被引导的。

在各种原因影响下,哪怕佃户们需要交七成以上的地租,但他们依然心向豪族。

即便佃户们听说了青州的官屯佃户只需要交很少的租,有各种退租政策,他们也不会相信。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和印象中,如果田租低,往往意味着其它麻烦多……

比如青州和彭城的官屯佃户会在农闲时参与治水——其实这不是劳役,参与治水可以退田租,还能挣工钱。

刘备这边向来是用雇佣方式做这些基础建设的,会不断的修路修堤修医院,用基础建设增加工作岗位。

但在其他地方的人眼里,这必然属于强行征发去送死的残酷苦役,因为他们只见过强征苦役……

其实现代也一样,国与国之间的认知障碍,如果没有亲身体会是很难打破的。

关羽面对的就是这种局面。

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状态确实很难搞,官员收不到税也做不了事,而各豪族真的没犯法,又不能过度激发佃户的仇恨引起大规模民变,且佃户们是支持河北豪族的。

……

每个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适合的路数也是不一样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