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圆脸男生还点了点头。
夏天咂了咂嘴,中登的味道更浓了。
随着他的话语,教室里面几乎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起来了。
此刻认真听讲的学生,甚至比南祝仁在案例分享阶段最后吸引来的数量还要多。
淅淅沥沥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地响起,只不过因为声音都很克制,一时之间不知道他们讨论的内容,以及他们讨论时候的情绪。
南祝仁的嘴角不经意地勾了勾,随后又很克制地降下来,维持在一个“温和”的角度。
“嗯。”他朝着圆脸男生点头道,“还有吗?”
还要吗?
圆脸男生眨了眨眼,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是刚刚的东西似乎把他榨干了。
他然后费尽心思,最后终于挤出来一个结尾:“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想和老师探讨一下。”
南祝仁点了点头:“好。”
他带着无可挑剔的笑容:“那这位同学,方便问一下你的专业吗,你大几了?”
圆脸男生也以笑容回应道:“大三了,专业是……”
一个文科的专业,具体不太方便说,但是一旁的老师估计是该专业的授课老师。
这个老师笑不出来。
南祝仁点头表示知晓,道:“好,首先你平时肯定是一个很喜欢思考的学生。你提出来的议题也很大,讨论了一个很宏观的社会现象。这种问题出现在我们这个讲座里面,显得讲座的格局都更大了。”
圆脸男生呵呵了两声,终于有空扫视周围了。
他发觉几乎整个教室的目光都集中过来,大部分人都在笑。
于是他也笑了。
南祝仁也在笑:“但是,你解构这个问题的视角,本身就存在问题。这个错误的过程,导致你得出了错误的答案,而且一直错了下去。”
圆脸男生一愣。
“我们在研究一个宏观的社会现象的时候,不能用微观的个人角度去解读,这是不公平的。”
南祝仁道像是一个授课老师一样谆谆教导:“你刚刚提到网络上很多人假装自己有心理问题,并且以此牟利;同时你也认为很多人觉得心理问题很酷,从而假装自己有心理问题。”
“你能够‘细致’地观察生活,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就此得出‘现在有心理问题的人多,以前有心理问题的人少’,这其中的逻辑就太跳跃了。”
南祝仁继续道:“然后你说外卖员、司机他们不焦虑——他们不焦虑吗?他们可能只是没有在你面前表现出来。但你依旧以他们微观的、个人的、某一方面的表达,尝试着去对一个宏观的问题下结论。就有些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了。”
台上老师的语言极尽地柔和。
但是圆脸男生莫名地感觉刺痛。
这还没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