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 第441章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

心下打定主意。

南祝仁在自己的储备库中找到了最适合现下运用的理论基础。

看着来访者已经卸下防备,眼神中透露出不再有任何【回避】和【防御】来掩饰的渴求。

南祝仁组织了一下语言:“林老师,在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之前,你有去自己了解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吗?”

果不其然,来访者点了点头:“有的……我早一点的时候,想着能不能自己通过看书什么的调节一下。”

这是擅长自学的群体惯有的第一反应。

“但是我找到的那些东西,多是什么催眠啊,冥想啊之类的,神神叨叨的。”

来访者皱起眉头:“再就是一些什么类似鸡汤的,或者很假大空的不实际的话……所以我才会来找咨询。”

嗯,是网上对于用心理题材忽悠人的惯用手段。

催眠和冥想不神叨——但是南祝仁肯定不会在这时候,在这方面和来访者辩驳。

看着来访者的眼睛,南祝仁道:“那你有看到过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吗?”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来访者目露迷茫。

随后摇了摇头。

埃里克·洪伯格尔·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深受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影响,在其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多处创新,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人格发展理论》。因为该理论将人一生的人格发展分为了八个阶段,因此又叫《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该理论中,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八个特定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对主要的心理冲突需要克服。而个体需要在这对冲突之间取得平衡,发展出特定的“基本品质”或“美德”,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

成功解决危机,能给个体带来健康人格和积极品质;而如果未能解决危机,则可能导致适应不良和消极结果,影响后续人生的发展。

各个阶段按照年龄的顺序划分——

第一阶段,婴儿期。该阶段个体需要克服‘怀疑感’以获得‘信任感’,需要确认世界的可靠,确认亲人的可依赖;如果这种信任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个体在今后的发展中会极度缺乏安全感,常常陷于恐惧和焦虑中。

第二阶段,儿童期。该阶段个体需要获得‘自主性’,克服‘羞怯感’,学会独立和自我控制。如果这阶段未能获得这种自主的意志,今后的发展会常常陷入过度依赖他人的困境,经常自我怀疑。

第三阶段,学龄前期。该阶段个体需要获得主动性,能够自主探索,给自己建立目标,学会承担责任。如果失败,今后可能会害怕尝试、害怕探索。

第四阶段,学龄期。该阶段个体需要获得勤奋感,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任务完成的成就感。如果失败,以后可能会常陷入自卑,常觉自己无能。

南祝仁和来访者一一阐述着。

“这四个阶段的过程暂且不谈。你的主要问题存在于第五阶段——”

林溪咽了一口唾沫,看着南祝仁。

“第五阶段,青春期,大概是12岁到18岁的年纪。这个阶段,个体要获得所谓的【自我同一性】,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对未来开始有大致的规划。如果成功,就能够获得清晰、稳定的自我认同。”

咨询师和来访者对视着:“而如果失败——最典型的问题就是【角色混乱】和【迷茫】。”

(ps:看图的时候一定要看【作者的话】里面的注释。)

因为篇幅所限,八个阶段不能够一一说明,简单做了个word,截图用图片的形式给有兴趣的书友进行呈现。

但图片也很简略,实在感兴趣的书友可以上网自行搜索。

【注意1:因为翻译问题,网上资料对于各个版本的命名会有细微出入。】

【注意2:对于各个阶段的年龄划分,由于社会发展,现代人进入各个阶段的年龄也发生了变化,比方说早学习的孩子会更早进入学龄期。早熟的孩子会更早进入青春期。】

【注意3:同注意2,由于该理论于上世纪提出,且基于美国背景,部分参考即可,不要奉为圭臬。】

本文会进行具体阐述的仅限于【青春期】相关内容。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