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祝仁没太多时间思考。
直接点了点头。
“最起码做到高考结束,算是有始有终。”
显然他在心里早就有了腹稿:“虽然情绪监控识别系统的项目结束了,但是卫健委委托的李铭辰、徐鹏程两个人的项目还没结束,我还需要留在学校里面给他们做咨询。”
“反正有人掏钱,我就继续做下去。”
翁娉婷欲言又止。虽然卫健委掏钱让南祝仁去做咨询没错,但是他们只掏了两个人的钱。
而南祝仁现在是给体育队的十余个人一起做咨询。
当然,南祝仁也可以说对其他人进行的干预是为了改变来访者的环境,最终达到干预李铭辰、徐鹏程二人的目标。
但,很牵强。
至少翁娉婷是看不下去的。
不过想了想之后,翁娉婷还是叹了一口气,只道:“你现在一周固定十几个咨询,然后还有一个长期的案例背在肩膀上。”
“别忘了你还要考研呢,那毕竟是北都的批卷标准。而且学硕的全国统考卷,我们同校的师兄弟也没法给你辅导太多。”
“哪怕你做咨询确实厉害——但是你懂得吧,做咨询和考试是不一样的。”
这话说的是真的。
首先一点——实践实操是一回事,考试是另外一回事。
这是常识。
美国人来做中国的高考英语卷都要抓瞎。
南祝仁的部分专业素养哪怕超过了博士级别的重晖,面对直面的考试题目,该瞎还得瞎。
其次,心理学学硕要考三门课,分别是心理学专业课、英语、政治。
这三门课虽然都是全国统一卷,最后也会有全国统一的国家分数线。
但是卷子的批改却不是全国统一阅卷,而是由考生报考学校所在省份的省级教育考试院进行批改。
不同的省份,阅卷老师的批改标准会有差别。
具体标准体现在报考考生的基数。
而北都的任何一所学校,无一例外都是历年报考大热门。哪怕是普通的双非院校,报考考生也远远多于一些偏远省份的211乃至985。
更何况是北都师范的心理学,属于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
北都考试院的老师批卷从来都是铁面判官级别,从重从严的。
属于考研重灾区。
翁娉婷还真的有些担心以南祝仁如今的精力,会拿不下这个考试。
以至于忍不住劝阻。
虽然现在他们都是“师姐”、“师弟”地叫着,但更像是昵称。
别最后真的只能是昵称了。
面对翁娉婷的话,南祝仁眨了眨眼睛。
“放心好了师姐,我心里有数的。”
说着,南祝仁把副驾驶的靠背放倒,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
倒头就睡,进入梦乡。
翁娉婷张了张嘴,要说什么,但是眼前的指示灯已经转绿,不适合再说话了。
她只能一边踩油门,一边小声地嘟囔。
“做事情不像是咨询师,天天吃力不讨好……”
“学习也不像个正经备考生,哪有人考研还天天做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