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 第392章 被霸凌者的底层思维逻辑

东西已经在脑子里面浮现出来,那就需要来访者加一把劲,把这些东西彻底捞出来,说出来,呈现着面前,而不是让它们再次被思维的乱流卷袭走。

听了南祝仁的话后,徐鹏程用力抿嘴——很用力,还牵动了脸颊两侧的肌肉,以至于形成了一个貌似是“笑”的表情。

“其实,我也知道大家‘帮’我加练,是看起来很像在‘欺负’我的……”

“有的时候同学路过操场看到了,还会过来问我两句,我能从他们的话里听出来。”

南祝仁点头:“嗯。”

留白。

但这回徐鹏程没有接。

所以南祝仁停了两秒后又进行了一次【反思性倾听】:“你看到的,和你同学看到的有一样的地方吗?像是——欺负?”

徐鹏程用力抿嘴,咬牙。

“有一点吧。我其实知道大家说是帮我加练,但动作是有些不必要的……没有刻意地去控制。”

南祝仁进行了一次【确认性反抗】:“所以你也知道,他们是在加练的过程中欺负你的,对吧?”

呼——

徐鹏程重重吐一口气,终于点头。

“你刚刚说你有很多‘想法’,是对他们‘欺负你’的想法吗?”

“是。”徐鹏程的双手握在一起,十指交错用力捏住。

“就,虽然是欺负,但我觉得这最起码……大家还是朋友,这也是一种相处方式。他们欺负我,总好过不管我让我一个人加练比较好。”

南祝仁做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一边微微抿嘴一边低幅而快速地点头。

“你是觉得被欺负,是好过被孤立、被忽视的。起码这种状态下,你们之间还有联系,还是‘朋友’。”

“对。”徐鹏程回答。

这回答听上去有些荒诞乃至于反常识,但里面确实有合理的内在逻辑。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与爱的需要】排在第三层,人追逐这种需求的动力要强于追求【尊重的需要】。

《社会认同理论》也有研究,表明人类对【群体归属感】的需求根植于进化本能,被孤立可能触发【生存焦虑】。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同伴认同是自我价值的重要来源。

同样的还有【集体主义文化压力】等等造成的影响。

在日本的某些文艺作品中,还有“朋友费”这种被戏谑地玩成梗的东西——但却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

徐鹏程作为被霸凌者,同时还能够忍受霸凌这么久、甚至替霸凌者说话。

有这种想法反而是正常的。

这还没完。

“而且,我当时因为体测怎么都过不了。教练常常批评我‘不上进’、‘态度不好’、‘不在意团队’、‘故意拖垮平均成绩’,之类的……”

“我能感觉到大家因此对我有看法,开始真的讨厌我。”

“我也想着,用这种被欺负的方式加练,还有不吃东西,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久而久之,大家应该能理解我……”

南祝仁抿唇、点头。

“嗯”了一声后看着徐鹏程。

看到学生抬起头和自己对视了,不再思考了,期待自己给出反应了。

确定徐鹏程的想法都已经说出来了。

南祝仁心里长出一口气。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