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 第249章 讨好型人格

截图中关于自拍的部分都在来访者本人的脸部,以及非来访者本人的部分打了马赛克。

“对于以上的四个生活片段,不知道在场的各位能够看出什么有关来访者的个人特点来。”

说完这句话,南祝仁停顿了十来秒的时间,台下也传来了一会窸窸窣窣的声音。

当然,此刻还没到互动的环节,南祝仁也并没有指望着获得回答。

这是一种演讲的互动小技巧,只是让现场的听众进一步集中注意力。

也算是给此刻所有在看ppt文字和南祝仁叙述的人,一点小小的思考时间。

十秒一到,南祝仁自问自答:

“从这些朋友圈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访者的以下几种特质——”

南祝仁如数家珍:“她崇拜父亲,希望学医,但却轻而易举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想要主动去迎合父亲的要求——这是‘压抑自我需求’。”

“给请假的学姐连续顶班七天——这是‘过度付出’。”

“被邀请感到高兴,并且因此去吃自己过敏的辣椒——这是‘不拒绝’,同时‘降低原则和底线’。”

“参加多个社团活动,熬夜给他人写稿——这也是‘过度付出’,其中可能还掺杂了‘不拒绝’。”

台下。

有经验的咨询师已经明白南祝仁接下来要讲的东西了。

本专业的学生和其他学院过来旁听的学生、工作人员,则被南祝仁引导着,开始解开最后的谜底。

“而以上这些特质,最后都能够凝聚成一个特点,那就是——‘迎合他人’!”

“我们的来访者,她的人际沟通的显著特征,便是——‘迎合型’的沟通!”

……

美国首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提出过五种沟通模式,被称为【萨提亚沟通模式】。

根据统计学分析,以每种类型占据样本总数的百分比为顺序,从低到高排列,这五种沟通模式分别为:

一、【打岔型】:占据约0.5%,这种人沟通经常避重就轻,喜欢转移话题以分散他人注意力,同时缺乏专注,难以深入交流。

二、【一致型】:约占4.5%,这种人重视自我、他人和情境,能很容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待,同时尊重他人和环境。

三、【超理智型】:约占15%,这种人日常压抑情感,逃避感受,往往过于关注情境,忽视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导致情感的疏离。

四、【指责型】:占人群的30%,这种人在沟通中倾向于攻击他人,只关注自己和环境,将责任推给他人,以避免面对自己的问题。

五、【迎合型】:占人群的50%,这种人常常忽视自己的需求,只关注他人和环境,通过迎合他人来减轻压力。

当然,因为环境和年代的关系,上个世纪的美国提出的理论在国内本土肯定有所不同。

但每种沟通模式依旧可以作为模板,在分析他人的时候用以参考,大大提高对来访者进行个案化的效率。

像陈捷,就相当贴合【迎合型沟通】的模板。

……

南祝仁继续道:

“根据萨提亚的理论,父母与孩子从小建立的紧密关系,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交流方式,并且会影响今后孩子的生存姿态。”

“同时由于翻译的问题,把‘迎合’换成‘讨好’也可以。”

“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沟通模式,去推测我的来访者的人格模式。如果用一种不那么学术的,更加贴合大家日常用语的说法的话。我们可以说这位来访者是——”

南祝仁一字一顿道:“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