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第207章 化馋意为禅意

他甚至不敢抱怨,只恐一开口,唾沫便会飞流直下。

便在这时,李二郎掀帘而出,呈上豆芽冷淘、蒜泥黄瓜和冰镇凉茶。

“!!!”

晏几道霎时愕然瞠目!

沈廉叔见状笑道:“我二人初入此间,也着实吃了一惊!”

他举起琉璃杯细细端详,爱不释手。他家中虽也有不少琉璃杯,却没有哪一只比得上吴记的,他真恨不得买一只回去珍藏,怎奈吴掌柜不愿割爱。

陈君龙说道:“莫看此间店小且陋,有道是真人不露相,这位吴掌柜绝非寻常庖厨,门前悬挂的那块匾额便是明证。”

“岂止!瞧瞧这霜雪般的白,品质之高,委实罕见!不止这一样菜,吴掌柜做任何菜皆是如此,所用味料往往比食材更珍贵,如此烹饪,滋味怎能不妙!”

“只可惜,大多食客只尝得出滋味好坏,却尝不出其所以然,唯有遍尝美食如你我三人者,方堪称吴掌柜之知音……”

沈、陈二人高谈阔论,放在以往,晏几道定会加入其中,今日却没这兴致,早已饥肠辘辘的他忙不迭夹起豆芽冷淘送入口中,霎时精神一振!

此间的素冷淘竟也远胜大相国寺!

酱汁浓郁且层次丰富,冷淘爽口,豆芽生脆,当真好滋味!

晏几道嗅着肉香,大口吃面,仿佛能从中品尝出些许荤腥气,更觉妙不可言。

一碗冷淘转眼即尽,晏几道举起琉璃杯仰脖牛饮,冷冽清冽的凉茶挟裹着残留在唇齿间的酱料入喉,既消暑又解腻。

“啊!”

晏几道不禁喟叹出声。

“千丝豆腐——”

这时,李二郎呈上最后一道菜。

“菜齐了!三位客官请慢用!”

念及小晏正在守孝,这碗千丝豆腐吴铭没加火腿,汤底只放了味精,连鸡精都没放。

晏几道瞪着碗中仿若工笔画般的汤羹,眼睛都直了!

一道羹菜竟能做得这般清丽脱俗!

“这是……豆腐丝?”

“然也!状元楼有一道仿菜,其豆腐丝远不如此间的白嫩细腻,足见吴掌柜刀工之精绝,远胜正店铛头!”

晏几道赶紧品尝,汤汁入口,极致的鲜香霎时在舌尖上绽开!

咦?

他又尝一勺。

怪哉!

他尝过汤羹无数,鲜味大多来自肉类,可这碗千丝豆腐却只有极致的鲜香,并无丝毫荤腥气,饶是遍尝美食的他,亦想不出来是如何做到的,简直匪夷所思!

遂唤来伙计询问。

李二郎按吴掌柜的嘱咐作答:“汤中放了小店秘制的味料,并无任何荤腥,客官尽可安心食用。”

又是秘制……

这位吴掌柜到底有多少秘制法门?

晏几道饮着羹汤,心下暗暗叹气。

惜哉!

诸多美味当前却不可食,待来年,他定要将此间珍馐逐一尝尽!

食客尽皆离店,两边饭店仅剩小晏这一桌。

灶房里已经吃起员工餐,只李二郎仍在店堂里听候差遣。

见客人吃得差不多了,他立刻进灶房里通报。

小晏初次登门,自然要出来唠两句。

吴铭搁下饭碗,掀帘而出,目光扫过三人,不着痕迹地打量小晏两眼。

但见其身姿清瘦,眉目疏朗,面色略显苍白,显是营养不足,服丧期间不着华服,一领简素青衫裹着嶙峋骨骼,举止间透出几分贵胄子弟的雅逸。

“沈官人!陈官人!这位官人面生得紧,可是头一回光顾?”

吴铭明知故问。

“临川晏几道。”

敢情和王安石是同乡?临川真是块宝地啊!

“原是晏小官人!吴某仰慕令尊已久,惜哉,天妒英才!”

晏几道十分意外:“吴掌柜如何识得家父?”

吴铭张口便诵:“无可奈何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小晏这时还年轻,成名作尚未问世,只好背背老晏的了。

诵罢正色道:“令尊这首《浣溪沙》,连瓦子里的说书人都能默诵,我虽是个厨子,幼时也在乡塾开过蒙的。”

骤闻父翁旧词,晏几道亦不免心下怆然,同时不禁对吴掌柜刮目相看。

晏家父子虽素来瞧不上柳三变,却不得不承认,柳词在市井坊间之风靡,远非晏词可比。

所谓“连瓦子里的说书人都能默诵”,不过是吴掌柜的恭维之词,晏几道心知肚明,也由此可见吴掌柜的仰慕之意并非虚言。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