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第191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

太师祖也再无适才的审视和惊疑,愈发显得慈眉善目,须发斑白,神完气足,眸光竟如少年人般炽热旺盛。到老了仍有这般精气神,得道高人果真非同一般。

二位长辈语气和善,面容可亲,并没有为难她的意思。

谢清欢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皮里。

吴振华踱步至那扇两界门前,外表看起来像是一扇木门,伸手一摸,质感倒像是电视屏幕。

这家店他开了二十多年,从未见过这扇古怪的门,铭娃儿一回来接手,它就出现了。

很显然,这是属于乖孙的机缘。

北宋……

关于北宋,吴振华所知甚少,只听说过最出名那几位人物:苏轼、包拯、欧阳修、王安石、狄青……

得益于以前看过不少烹饪相关的书籍,他对苏轼倒是十分了解。

搞餐饮的,尤其是四川人,如果连苏东坡都不识,说出去是要遭人耻笑的。

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式数量之多,古往今来独一份,光是吴振华记得的就有: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饼、东坡羹……

有菜有肉,有汤羹有点心,都够凑一桌东坡宴了!

吴振华的文化程度不高,可苏东坡的诗词他能背不少,当他握住两界门的门把手,一句苏词瞬间划过脑海,恰合他此时的心境,于是脱口便吟了出来:“老夫聊发少年狂!”

手上使劲,千年前的世界徐徐展开于眼前。

说是世界有点夸大了,就是个灶房,和吴振华小时候见过的乡村灶房大差不差。

“哦哇——”

紧随其后的陈萍忍不住发出惊叹,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踏入千年前的灶房,内心的震撼却丝毫不减。

作为古装剧的忠实爱好者,近年来出的几部宋代背景的爆款剧,她一部不落全看过。

电视剧通常只拍富人不拍穷人,再把滤镜、妆容和服化道拉满,愣是将古代市井拍出小资情调,甚至妓女都能在编剧的笔下洁身自好。

过度的美化使得陈萍对北宋的生活环境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此时扫过吴记川饭的灶房,不免大失所望:“我看《知否》里的灶房比这宽敞精致多了。”

“呃……我是开饭店的,我这灶房算宽敞精致的了,普通老百姓家的更小更破。二郎——”

吴铭唤来李二郎,为双方引见介绍不提。

吴振华绕场一周,将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什都仔仔细细看过,最后驻足于那座经两界门升级的土灶前。

弯腰朝灶膛里一瞧,果然,外面虽然裹着土灶的皮,内里却是无烟柴火灶的设计。

他顿觉技痒,许久不曾做过坝坝宴了,倒是勾起了他年轻时的回忆。

“爷爷!”

吴铭把屏风拉开摆好,招呼老爷子道:“明天我把家里那些工具都搬过来,给你在这里设个画专区,你就坐这儿给客人们露一手——这么多年没做,手艺没落下吧?”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