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再次清晰时,爷爷吴振华的笑脸占满了屏幕,声音洪亮又带着浓浓川味:“才关门嗦?哎呀,辛苦辛苦!你再坚持两天,等过两天我来给你打下手,我们爷孙两个珠联璧合……”
话没说完,就被屏幕外的陈萍打断:“我们是去捧场的,不是去干活的!他店里头缺人他自己晓得招,哪里轮得到你去打下手!”
吴铭这时已经爬上三楼,掏出钥匙拧开房门,笑问:“爷爷,你现在还会倒饼儿(画)不喃?”
“倒饼儿?哎呀,好多年都没做了得嘛!不过那些工具我都收到起的——就在那个屋头!”他猛地拍了下大腿,“哦对头对头!就是那个房间!”
吴铭推开左手边的杂物间,里面堆放着老爷子多年积攒的物什。
他循着老爷子的指引走到角落,掀开那层厚厚的防尘布,一辆熟悉的小推车显露出来。
铜锅、小炉灶、精巧的小勺和起子……都整整齐齐地收在车斗里。
最吸睛的还是中央那个画转盘,木制的盘面上画着腾龙、彩凤、胖鱼儿、十二生肖……
在这一刹那,他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站在摊前看爷爷捏起亮晶晶的小铜勺,手腕行云流水般移动,如丝线般的浆仿佛有了生命,眨眼间便在光亮的石板上勾勒出一条威武的金龙。
吴铭用手指随意拨动转盘上的指针,屏幕里传来老爷子的问话:“你咋突然想起要倒饼儿喃?”
“还不一定做呢,看你复查结果怎么样,等你人过来再说。时候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妈——”
又跟老妈简单唠了两句家常,这才挂了电话。
进浴室冲掉一身的疲惫和油烟味。
躺床上没翻几页书,眼皮便沉甸甸地往下坠。
关灯,睡觉!
……
张关索和孔三传的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便去八仙棚问了。
勾栏里的演出排班都是提前数日定好的,按吴掌柜的意思,只须询问七月四日至七月七日临近午晚饭的两个班子。
一众班头听完的反应和昨晚的孔三传如出一辙。
竟然还能这样宣传?从未设想过的方法!
五贯不少了!
别看一场演出的“票房”能卖数十上百贯,这钱得和教坊三七分账甚至二八分账,落到班子手里真没多少。
不过是挂几幅布招,说两句宣传词罢了,轻轻松松便能净赚五贯,何乐不为?
八个班头无一拒绝,当天下午便应邀到吴记川饭同吴掌柜详谈。
初到店时还以为走错地方了,一家小破店怎会费这么大劲宣传?
吴铭对此早有预料,端出来一盘卤猪头肉请八人品尝。
“带货”之前肯定得让“主播”尝尝自家的产品,昧着良心推广哪里比得上真心实意推荐?
尝过香浓软糯的猪头肉,八人心头的疑惑立时一扫而空,甚至已经替吴掌柜想好宣传词了。
聊过细节,立过字据,付过押金,这事便愉快地定了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