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15章 再临(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第115章 再临(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不行,这样下去绝对不行。”

陈秉文低声自语。

一家企业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它的人才梯队有多厚。

现在陈记的业务扩张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招聘的速度。

这种“小马拉大车”的局面,短期内靠拼劲和忠诚度还能维持,长期来看,必然是巨大的隐患。

更可怕的是,这种人才匮乏正在形成恶性循环。

核心高管疲于奔命处理具体事务,无暇思考战略和培养新人。

中层骨干缺乏锻炼和指导,成长缓慢。

基层有潜力的苗子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培养机会。

必须立刻打破这个循环!

不过相比之前在观塘厂的时候,现在的陈记要钱有钱,要地方有地方,解决问题的底气和手段都不可同日而语。

陈秉文伸手拿起内线电话。

“阿丽,进来一下。”

片刻后,他的秘书阿丽推门而入。

她原是凌佩仪从美心带过来的市场部人员,做事干练,条理清晰。

高美玲跟着凌佩仪做助理以后,阿丽被凌佩仪推荐来负责陈秉文这边的秘书工作。

“陈总,有什么吩咐?”

陈秉文有条不紊的吩咐道:“阿丽,有两件事需要办理。

第一,立刻联系至少三家顶尖的国际猎头公司,向他们表达我们的合作意向。

我们的需求是寻找高级管理人才,覆盖财务、生产、海外市场拓展、研发管理等多个核心领域。

最好是有快消品行业的从业经验,只要人才的质量过关,三个五个能接受,十个八个也没问题。”

阿丽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听到“十个八个也没问题”时,笔尖微微一顿,随即更快地滑动起来。

在陈秉文的计划里,马上就要与可口可乐和三得利进行销售渠道对接。

北美、欧洲、日本,至少在三个主要方向,都要有能镇得住的管理人员坐镇。

再加上港岛公司本部对人员的需求,十个八个他都有点嫌少。

高级管理人才的珍贵,尤其是在1978年这个能读大学的还只是少数人的年代,陈秉文心知肚明。

港岛虽繁华,但顶尖商学院毕业生数量有限,有跨国公司管理经验的更是凤毛麟角。

这些人要么被怡和、太古、汇丰这些老牌英资巨头牢牢攥在手里,要么被新崛起的华资地产、航运集团高薪挖走。

像陈记这样根基尚浅、业务又横跨生产、研发、全球渠道的食品公司,想从市场上直接挖到现成的、能立刻上手扛大梁的顶尖人才,难度可想而知。

这也是为什么凌佩仪、方文山、周志远这些人如此宝贵,也是为什么他必须借助专业猎头公司的力量,去更广阔的范围搜寻。

“第二件事,”陈秉文话锋一转,“你立刻和港岛大学、理工学院等院校取得联系,以陈记食品有限公司的名义,申请参加他们校园招聘会,并且表达我们希望能设立一个‘陈记管理培训生’项目的意向。

我们也要找一些有潜力的苗子,自己能培养起来。”

阿丽点点头,迅速记录下来。

“好的,陈总。”

陈秉文顿了顿,补充道,“另外,约一下两所商学院负责学生事务的副院长或系主任,我想和他们聊聊设立‘陈记奖学金’和合作开展一些行业研究项目的可能性。”

他不仅要摘果子,还要自己种树。

直接捐款设立奖学金,是最快也是最能建立长期良好关系的方式,能让陈记的名字提前进入最优秀那批学生的视野。

“明白,我会尽快联系并初步沟通。”阿丽确认道。

“就这两件事,去办吧。”

“好的,我马上去办。”阿丽合上笔记本,利落地转身离开,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迅速远去。

等猎头公司找到高级管理人才,先把公司总部的人事工作充实起来,这块工作必须得有专门的人来管理。

陈秉文看着阿丽的身影心里默默的想着。

这时,桌上的电话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是前台转接进来的。

“陈总,一位王建军先生,由李国伟先生陪同,希望见您。”

前台小姐的声音有些不确定,显然这两位客人没有提前预约。

王建军?

李国伟?

“劲霸”速溶粉的测试结束了?

陈秉文心里边想,边吩咐道,“请他们进来,直接到我办公室。”

几分钟后,办公室门被敲响。

“请进。”

李国伟率先走了进来,笑容满面:“陈总,冒昧打扰,没提前约时间,实在不好意思。”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