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武侠修真 >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 第271章 王家有女(4k)

并且嘱咐道:“找几个能力强,靠得住的,此事涉及枢密院,不能走漏风声,让公孙宴提前准备。”

“明白!”

高玥领了命令,下去安排手下们做事。

在何书墨安排高玥的同时。

卫尉寺旁处,章荀在屋中背手,不停来回走动。

半个多月之前,章荀母亲王老太太曾经写信给晋阳王氏,想问问主家关于京城动向的意见。

当时,宗正寺的项文殊还没出事,陶止鹤也没有与魏淳闹掰,大伙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初到卫尉寺的何书墨,以及可能牵扯内鬼的吏部尚书邹天荣身上。

几天前,主家给王老太太回信,信中表达的态度,精简之后,主要是“积极对话,和平解决”。

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不要惹事”。

章荀其实能够理解晋阳王氏的态度,毕竟眼下朝廷未定,如果贵妃党内再起争端,无疑会让魏淳渔翁得利。

而且,晋阳王氏作为北方三姓,曾经对楚国朝局拥有莫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书院崛起之后,楚国先帝的重点打击对象。

在楚帝打压王氏的巅峰时期,满朝文武,地方重臣,无一位王姓。

后来,随着书院做大,楚帝方才逐渐放松对于王氏的管控。

时近现在,随着贵妃娘娘执掌朝政,王氏得以在娘娘的羽翼之下,再度恢复生机。因此,晋阳王氏肯定不希望,他们如今在朝局中保持的力量有任何折损。

何况,王老太太在信件中猜测了何书墨和贵妃娘娘的关系,以王氏和贵妃娘娘保持的默契,使得王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容忍何书墨的行为。

但是,王氏忍了,王老太太忍了,自己这个卫尉寺卿忍了,获利最大的何书墨反而不准备忍。

章荀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已经吩咐刁寺丞,主动找何书墨示好,请他来此处说话。可这小子硬是油盐不进,反叫他这个主官,去登一个副官的门?

这像话吗?

“老子年纪大了,这腰太硬,弯不下去。谁爱找何书墨说和,谁去,老子反正不伺候他了!”

“老子还真就不信了,娘娘能不管晋阳王氏的意见,单单为了一个何书墨,把老子从卫尉寺撸下去?”

……

楚国京城西北八百里处,坐落一座巍峨城池,名晋阳城。

楚国诞生之前的前朝,名叫大周,周朝首都便是晋阳。初代楚帝从江左起家,击败周末群雄,立朝为楚。

楚国早期的都城,延续的是周朝的规制,续用周朝首都晋阳作为楚国都城。

后来因为旧都城利益牵扯太多,而且位于北方三姓的腹地,五姓影响力过大,因此着手迁都,从晋阳南迁,来到如今的楚国京城。

晋阳作为周、楚两朝的首都,其规模虽然比不过如今的京城,但单看它仍然保留在原地的,用于抵挡数十万军队的高耸城墙,便可知此地曾经的地位和紧要程度。

晋阳城中,王氏族地。

碧波连连的湖岸边,有些许星点散布的水榭凉亭。

某一处精美罗纱笼罩的水榭之中,端坐着一位姿容气质,堪称双绝的女郎。她生的一副淡泊文雅的样貌,眉如远黛,眸似晨星,琼鼻如玉,朱唇皓齿。

她此刻明明并未持卷,却浑身沾染着若有若无的书卷气,仿若从国画中走出来的古典美人。

如果说,棠宝是钟灵毓秀的九江神女,依宝是金颜玉貌的帝后之相,那么这一位女郎,便是清雅柔韵的绝代佳人。

这女郎无论样貌、气质,还是身段,都是天生适合穿繁琐的古装。尤其是她眉宇间似有似无的忧郁气质,相当适合出演亡国公主,与地球职场片里的都市丽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小姐,京城来信,老爷让您快点回去。”

女侍匆忙通报。

女郎思索一瞬,便微张玉口,轻声问道:“如此着急,是贵妃来信?”

“一路加急,应该是贵妃娘娘的信件。老爷看了信后,神色很差,说话都是咬着牙的,小姐,您快回去吧。”

虽然女侍如此说了。

但气质清雅柔韵的绝美女郎,仍然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

“京城距晋阳足有八百余里,一路加急也得三四日。就是再天大的变故,也是数日之前发生的了,总不差我这一时半会。”

女侍知道自家小姐的性子,那是天塌下来,也会感慨“秋风萧瑟,落无情”的性格。

“走吧。”

绝美女郎掀开水榭外的罗纱,迈着优雅的贵女步子,往接送她出行的马车边走。

款款步入车中,女郎腰背笔直地端坐在车厢座位上面。

短短几个刻入骨髓的简单动作,便把女郎的身份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楚国,除了大名鼎鼎的五姓贵女,没有人会如此变态的要求自己的身姿动作。

不多时,女郎出现在一间富丽堂皇的屋舍之中。

屋中坐着一位浓眉大眼,气质威严的男子,他一见女郎,立刻开门见山地说道:“娘娘来信,邹天荣之妻王若英叛变五姓,勾结魏党。她是我王家女眷,身份特殊,娘娘的意思是不要公开处置,以免影响五姓团结。此事,你的哥哥们不便经手,你去一趟京城,妥善处置。”

女郎安静听完,道了声“好”,没有其他任何表示。

男子说完正事,端起手边的茶盏喝了一口,道:“你年芳十八,出嫁之事,再拖也拖不了几年。”

“父亲做主便是。”

“嗯。此前你姑姥来信,向为父提及一位京城才俊。此人似乎深得娘娘器重,年纪轻轻便已经官至四品。你此去京城,多多留意此人。若其潜力不俗,为父以为趁早拉拢,是为上策。”

话到此处,绝美女郎淡泊的面容之上,罕见浮现一丝厌恶神色。

她知道自己是家族用于联姻的“工具”,但真正到了要“取悦旁人”的那一天,还是会忍不住产生厌恶的情绪。

年少时,女郎读不懂王若英的姐姐,王若清寄回家乡的诗词,但眼下,她却十分感同身受。

她如今已是十八岁的芳龄,贵女待嫁的期,还剩下不到两年。

父亲表面不急,其实对于找女婿一事,十分上心。

毕竟,待价而沽也得有价才行,贵女二十岁前不出手,往后的价值便会越来越低。

趁着京城一行,快些出手,拉拢人才,才是利益最大化的上上策。

女郎对什么男子都不感兴趣,反正她喜不喜欢都不重要,家族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有挑选夫婿的功夫,不如念几首吟诵柳的诗词心情愉快。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