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翻看剧本拉班底
哥伦布说的惊喜很快就出现了。2003年1月10日,伊莎贝拉在冰岛的北方之都,有着终年不冻港之称的阿克雷里收到了《阿兹卡班》的剧本。
嗯,哥伦布嘴里的惊喜,那就是《阿兹卡班》的剧本写完了。
当华纳总部的人从加州飞到冰岛,以人肉送货的方式把hp的剧本交给伊莎贝拉后,小姑娘真的是惊了啊。在等对方表示,这其实是哥伦布和罗琳两个人的意思,哥伦布不愿意直面罗琳,罗琳也不想在怀胎八月的情况下遭遇意外——因为她也不知道《阿兹卡班》会被哥伦布他们改成什么模样嘛——所以,双方都需要一个中间人;
于是乎,可可爱爱的小海狸,啊呸——是象征着友好的和平大使便被两人拎了出来。
这一事实让小海狸抖了抖耳朵。
满是疑惑的望向送剧本的人,“这算加班吗?我有加班费吗?”
“啊?”华纳的人听呆了。
“噢~我懂了~”小姑娘冲着华纳的人笑了笑,“你先住下来吧,我马上看。”
随着对方的点头,她也关上了总统套房的大门。
并在心里严肃的给哥伦布与罗琳记上了一笔。
这两人明摆了是在把她当成免费劳工使嘛!
哼~
好吧好吧,不开玩笑了。既然剧本写完了,那伊莎贝拉自然要看一看,这不是说她有权修改,她没想当hp的编剧,而是剧本早确定,拍摄便能早进行。
hp这个工作是躲不掉滴,磨着是没有意思滴。
而就在她准备一边吃着小零食,一边翻看剧本时,帮她准备果盘茶水的小罗比好似土拨鼠一般,忽然冒出了个头,“伊莎~我能和你一起看本子吗~”
“嗯?”
躺在沙发上,脑袋枕着沙发扶手的小海狸轻咦了一声。
“我是potter heads~”
小罗比再次强调。
“呃……行吧……”
小海狸想了一会儿,从沙发上爬了起来,“你跟我一起看吧,但注意不准外说。”
“okay,okay,我也没地方说啊。”
小罗比兴奋的坐上了沙发扶手,而在她等待开饭的同时,凯瑟琳也猫了过来。
脖子伸的和腊鹅一样。
那一左一右的包围顿时让小海狸收获了一种妈妈在给小朋友们读故事的感觉。
“我真的是服了你们两个了——”
“有原著的东西还要看剧本!”
无奈的抱怨让两个小姑娘嘿嘿直乐——
西方世界里又有几个孩子不是哈迷呢?
在等伊莎贝拉翻开剧本后,导演编剧的心血之作便也出现了——
或许是出版社给hp这个系列的定义那就是面向年轻人的小说?
所以《阿兹卡班》的故事里有思索的影子,但也没复杂到烧脑的程度。
原著讲得是魔法界里有一个威名赫赫的监狱名叫阿兹卡班,里面关押的都是穷凶极恶的重刑犯,某一天,一个叫做布莱克的犯人越狱了,疯狂的寻找起哈利·波特,想要杀掉他为自己的主人伏地魔报仇,在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后,大家发现,布莱克想杀并不是哈利,而是罗恩的宠物斑斑,这家伙其实是哈利父母当年的一个朋友小矮星彼得变得,并且是这家伙出卖了哈利父母,哈利父母这才被伏地魔给嘎掉的,而布莱克的真实身份则是哈利的教父……
故事可以浓缩,但剧本不好精简。
所以没翻几页,三人便发现《阿兹卡班》的剧本开头和原著出现了偏差:
原著里,罗琳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描写哈利二年级的暑假生活,特意耗费了笔墨描写哈利在暑期接到了好友们的电话,收到了好友们的信件,因为在《密室》的开头里,哈利是孤独的,他和朋友的沟通全都被多比给切断了嘛,所以为了展现多比离开后的别样世界,罗琳让哈利感受到了霍格沃茨,又或者说是‘家’的温暖。
但在剧本里,罗琳特意设计的‘温暖’全部被编剧导演砍掉了。
剧本一开始,他们展现给观众的依旧是哈利与德思礼一家的矛盾,德思礼的姐姐要来做客,她是个尖酸刻薄的人,她讽刺哈利,嘲讽他爸,diss他妈,这让哈利非常恼火。
而后,小哈利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无视了巫师不能对麻瓜施咒的禁令,直接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姑姑’出手了,接着逃离了囚笼……
“啊?联系的剧情全都不拍吗?”
看到这儿,小罗比已经惊讶了。
“我觉得改的挺好的。”
凯瑟琳现在已经知道电影和小说的区别了。
所以她一眼就看出了小罗比的粉丝心态。
“玛格,电影时长是有限的,它是不可能塞进几十万字的内容的……”
小海狸也觉得这个改动挺不错的,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啊。
因为若真按照罗琳写的内容拍,那电影开头看起来就会无比的水。
举个例子,甭管是电联还是信件,它在电影中所代表的含义那都是‘好友的关心’,在小说中你可以通过白描的方式讲述这一切,从而让文中的角色看起来富有情感,但电影里?你总不能一开始就做漫威开头那种翻页蒙太奇吧?
如果一开始就用简述的方式略过叙事那你还不如直接就不说这段事情呢。
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会迷糊的。
继续往下看,之后,剧本和小说里的差异甚至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
例如,原著里,哈利是通过暑期和小伙伴们的沟通才得知罗恩的老爹赢得了《预言家日报》的大奖、然后用奖金去埃及游玩的事情的。
但在剧本里,这一幕的展现则是在哈利离家出走后,在破釜酒吧遇到罗恩时。
剧本里删减了原著中大伙在酒吧里的交流,把先头删掉的原著信联的内容拿过来填补。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
很简单,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就是因为瞧见了罗恩老爹的中奖信息后才发现小矮星彼得躲在韦斯莱家的,这是他越狱的关键,也是《阿兹卡班》故事的起点。
你把它删了,那《阿兹卡班的囚徒》就得改名为《阿兹卡班的大预言家》了。
因为你解释不清小天狼星是如何发现小矮星的。
虽然这种改动没问题,但……
“姐,给我拿一支笔。”
伊莎贝拉杵了杵老姐。
“干嘛?”
凯瑟琳没明白她的意思。
小罗比倒是动作飞快,把茶几上的笔拿了过来。
伊莎贝拉一边标记一边道:
“既然韦斯莱先生的中奖是故事的起点,那我个人觉得放在影片最前头讲述是不是要好一点?就比如说,开篇就给韦斯莱一家一个大特写,以新闻报道埃及出游的方式来展现。”
“展现的画面……你们觉得让哈利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罗恩给自己的回信这个设计怎么样?而这么设计后,只要两个镜头四五秒钟就能把温馨诠释出来了……”
原著开篇,哈利的确是以手持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的方式和读者见面的。
但他不是在看信件,而是在补暑期的作业。
补作业这个剧情伊莎贝拉觉得可以删,因为勤奋好学、智商担当这种事情交给小海狸就行了,咳咳咳……但感受‘家’温暖这种事情,她觉得还是有必要拍一幕的。
因为《哈利·波特》的粉丝就是因为故事中的温暖才喜欢的他嘛。
“然后,在哈利微笑满足的时候,德思礼姨夫忽然上楼找他了,咚咚咚的脚步声把哈利吓了一跳,他关上手电,收好信件,而随着德思礼姨夫的出现,哈利姑姑要来做客,姨夫警告他老实一点的故事便可以引出来了,故事的完整性不会受到任何损害,并且……”
“姨夫打断哈利翻看信件的行为也会让后面这一场破釜酒吧的对话看起来更加自然。”
“哈利没有看完信嘛,也没心情看完信,所以他很好奇罗恩玩的怎么样嘛。”
“同时,霍格沃茨附近有一个纯巫师的部落,叫霍格莫德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特定周六可以前往游学但必须监护人签字的事情也可以在这个时候体现。”
“签字同意表就放在罗恩回信的后面嘛。”
“然后,表格出现后,哈利便可以和原著一样,与德思礼姨夫谈判了。”
“哈利为什么会在咒骂自己的姑姑面前表现克制?那是因为德思礼姨夫说,如果他不顺着姑姑来,那自己就不会在他的游学同意表上签字。”
“而哈利最后为什么会对姑姑出手?那是因为游学再有意思,那也没有自己的父母来的重要,罗琳阿姨想要表达的哈利对家庭的渴望在这个时候便能体现完全了……”
伊莎贝拉的确不是编剧,但还是那句话,她很喜欢hp。
所以,在不损害电影叙事框架的情况下,让更多的路人看懂故事就是她的最大心愿。
由于凯瑟琳知道老妹和罗琳、哥伦布的真实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小海狸那看看改改的行为在她眼里不算什么,不仅如此,熟读小说的她心有异议时还会直接开口。
与其讨论。
但,以上这些落在小罗比的眼里可是爆炸新闻。
“伊莎……你、你、你……你在改剧本?”
中场休息的时候,小罗比直接就道出了内心的震撼。
“没有啊,我只是站在粉丝的角度,稍微提一提自己对剧本的想法而已。”
伊莎贝拉笑着道:“剧本的最终定稿权在罗琳阿姨的手上,跟我没关系的。”
“……”
小罗比失言了,她不知道伊莎贝拉说的是真是假。
凯瑟琳倒是翻了个白眼儿,窝在一旁笑的很鸡贼。
‘又搁这逗小孩玩呢~’
和前两部电影一样,《阿兹卡班》的剧本总时长也在150分钟到180分钟之间,两百多页纸,光看的话是很快的,但修修改改的话就得点时间了。
伊莎贝拉是在1月10日拿到的剧本,直到12号她才正式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