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昭命人去焦府传了口諭,焦继勛见是宫中发话,也不好再阻拦女儿一颗想要报效大宋,建功立业的心。
但为人父母,担忧定然是担忧的,临出发前几日日日耳提面命,让焦三娘在外听军令不可妄为,不能仗著未来岐王妃的身份任性,事事都要同杨妃学著些。
“爹,女儿还没同意嫁给岐王呢!”焦三娘反驳道。
“你这事全大宋都知道了,不嫁岐王,你看谁敢上门提亲!”焦继勛瞪眼说道。
“那便不嫁了唄,非得嫁人做什么!”焦三娘一点儿也没將此事放在心上,浑然不在意自己是否能嫁得出去。
焦继勛心里头也是鬱闷,长子早逝,次子就喜欢岐黄之术,也不从军也不从政,整日神神叨叨的不见个人影。
好容易这女儿被宫里瞧上,岐王殿下也是个能干的,谁知这丫头却是不要,还说自己要效杨妃出征建功立业。
“这俩怕是投胎投错了!”焦继勛想著,三娘该是个男胎,二郎才该是个姑娘。
焦三娘收到宫里口諭时心里头也是奇怪的,自己出宫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就能让他们改变了主意,她有个猜想,但却不愿去求证。
要自己猜对了,今后可该如何面对岐王?
“算了,不想那么多,先去了云州再说!”焦三娘將烦恼拋诸脑后,收拾行囊等著出兵那日。
......
垂拱殿,政事堂、六部、翰林院等一眾大臣都在,为的是边境传回的消息,大批契丹百姓因为辽国苛政而纷纷外逃。
“塔塔尔部也传了话来,说也有不少人逃去草原,要是被阻卜等亲辽的部落抓去,不是送回去,便是直接杀了,所以现在,朝草原跑的也少了。”
“他们也不敢去东边,完顏部和渤海人本就视辽为仇,契丹百姓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不会往那边跑!”
“所以,都朝咱们这儿来了,这是瞧咱们仁善,欺负咱们唄!”有耿直的大臣十分不屑,“他们要敢入境,杀了就是,现在这关头,哪里能叫契丹人入我大宋境,万一里头混著几个细作,这还了得!”
“杀了怕是不成!”吕蒙正出列,眉头紧锁的他直觉此事不能简单粗暴处理。
“若是真就將契丹百姓全部杀了,岂不是给了辽国机会,说我大宋不仁不义残害百姓?届时,这些百姓怕都要回头,拿起刀剑同我大宋对抗到底了!”
吕蒙正这番话让殿中诸人蹙紧了眉头,他们不否认吕蒙正说的对,可要是不杀,难道还放他们入境不成?
“晋时五胡乱华,便是因为中原放任胡族內迁,官家可要三思啊!”礼部一个大臣躬身说道。
“可唐时太宗设羈縻安置突厥部眾,这些人最后可是成了大唐精锐骑兵,这又如何说?”
“臣以为不可,战事在即,若其中真混入细作扰乱我大宋遗患无穷。”
“从长计议,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