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董老板联繫的国际买家也是龙社成员。
如果龙社成员之间联繫紧密,那很可能会导致交易失败。
货要是卖不出去。
对我和董老板都会產生巨大损失。
“董哥,龙社成员之间关係紧密么?”
之所以问这个。
是因为好东西人人都想据为己有。
好兄弟都可能互相撬墙角。
如果社团成员关係不紧密,面对好东西也就不太会顾忌对方。
“清末民国时期,龙社成员因为大多在咱们国內,所以交流很频繁。”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如今第一代龙社成员老的老死的死,交流改为每年定期举行。”
“交流內容也变的学术化。”
“他们和海外名校歷史学者合作,频频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论文內容涉及对青铜器,玉器,瓷器等的科学研究,歷史探源等等。”
“例如他们对元青的研究,堪称对过去认知的顛覆!”
龙社第一代成员,酷爱瓷器收藏的大维德爵士。
於1929年购买京城古剎智化寺流出的瓷器。
其中一对青云龙纹象耳瓶上,明確写著“至正十一年四月”。
而至正,是元惠宗使用的年號。
大维德爵士研究之后,立马邀请正在伦大讲授华夏陶瓷艺术的霍布森,对瓶子进行鑑定。
霍布森鑑定完,发表了名为《明代之前青》的文章。
並將那对青云龙纹象耳瓶称为“至正瓶”。
1950年,研究古陶瓷的波普博士,以至正瓶为標准器。
对供奉於阿尔德比尔神庙的青瓷,以及托普卡比宫收藏的青瓷,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对比。
將具有至正瓶风格的青瓷,定为14世纪青瓷。
並提出“至正形”理论,为元青的存在打下学术基础。
並引发全世界古陶瓷研究界的轰动。
“唉!”董老板突然嘆了口气。
“我看了波普写的两本专著,他对元青非常有研究。”
“也推翻了国內古玩圈传承上百年的认知。”
“以往我们都认为,青瓷是从明朝才开始出现的,但至正瓶確定了元青的存在。”
“更可惜的是。”
“龙社成员在民国时期,曾秘密的大量收购元青瓷器。”
“现在绝大多数元青都在国际藏家手中。”
“我估计,他们会炒作元青的稀有性。”
“以后最贵的瓷器,可能不再是明成化官窑器。”
“而很可能是元青!”
这番话为我打开了新的大门。
原来研究古董还有这好处!
看来以后得多关注国內外的古董研究信息。
要是墓里出的东西,能顛覆某一样认知,那价值肯定顶了天的大。
董老板扼腕嘆息一番后,把话题转了回来。
“我知道你问龙社成员关係是否紧密的意思。”
“表面上龙社是个鬆散组织,但成员私底下关係如何,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但我找的这位买家,和上一代鸟居龙藏,都是龙社最早期成员。”
“所以他们之间或许有特殊关係。”
董老板耸了耸肩。
摊开手道:“如果交易失败……就得联繫其他买主。”
“不过其他买主,未必会给出很高价格。”
“你懂吧?”
古玩行里,想把东西卖高价也需要机缘。
好比一块玉带片,孤零零不成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