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们要是著急滴话,今儿个就能把人带走,不过彩礼得按说好滴给。”
“五十块彩礼钱,一分都不能少!”
他们错把我俩当成买媳妇的人了。
我和崔浩都愣了下,隨后对视一眼。
眼神中都充满了惊讶。
五十块的彩礼钱,在那时绝对算是天价彩礼!
那时彩礼普遍是八块钱。
连带给新娘置办四季新衣,酒席,待客的菸酒茶一起,都不到四十块钱。
到八十年代初中期,结婚流行三转一响时,娶媳妇的成本才逐步上升。
“五十块?还只是彩礼,抢钱呢!”崔浩忍不住说道。
姜家人脸色变了变。
看向我们的目光都不善了起来。
“我们姜家的闺女嫁过去后,就和娘家恩断义绝,以后就是你们金家的人。”
“五十块彩礼相当於买个大活人回去。”
“不仅能给你金家的傻子生娃做饭,更能伺候他一辈子,你们可半点不亏。”
姜家那几人分散开,隱隱呈包围之势把我们围在了中间。
远处更有不少青壮年在围拢过来。
显然他们打著强买强卖的主意。
崔浩双手握拳,紧张的看向四周:“哥,我掩护你。”
“掩护个屁,左右不过是破財消灾的事。”
我定了定神,笑著向姜家领头人道:“姜叔,我兄弟隨口说的话別往心里去。”
“五十块就在我包里装著。”
我用力拍了拍军绿挎包。
唰!
他们目光齐刷刷盯向挎包,眼中都透出贪婪。
“不过我得先验验货。”
“要是个瘸子瞎子聋子哑巴啥的,那肯定不值五十块啊。”
“哈哈哈。”
姜家人都笑了起来。
“那你可多虑了。”
“人在灵棚,想看就去看吧。”
我点点头,带崔浩向灵棚走去。
灵棚很简陋。
用竹竿和草蓆子搭成。
两张相隔一米多的条凳上,放著口轻薄棺材。
棺材前摆了张条案。
条案上放著纸写的灵牌,一个香炉,两根蜡烛,还有瓶散白酒。
散白酒是行奠酒礼用的。
亲朋好友来弔丧,通常会行拜礼或奠酒礼。
拜礼是跪拜磕头的利益,按照与逝者的辈分亲疏关係不同,从三拜礼到二十四拜礼都有。
奠酒礼也差不多,只是多了奠酒为祭的过程。
到后来这些丧葬礼仪都被简化,小年轻是没几个懂的了。
只有在风俗保持浓厚的乡村还在流传。
灵棚里很是冷清,没有孝子贤孙分列两旁。
只有个戴孝帽批孝服的姑娘,双眼通红的跪在条案侧前方。
姑娘看著十四五岁的样子。
清秀面庞配上留的短髮,活脱脱是个假小子。
尤其那对斜入发梢的剑眉,配上双丹凤眼,更添几分英武气。
她贝齿咬著下唇斜眼瞥了我一下,又飞快收回目光。
我心想死者为大。
既然来了,怎么都得弔唁。
於是走到条案前拿起三根香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