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离谱的是,阿斯尔的那位骑士王还全都答应了,没有討价还价,甚至之后的行军乃至打仗也仍遵守所约。
就这样,编制不一,指挥不一,各怀心思的联军上路了。
最后大部分也都上路了。
死的是母亲的孩子,是孩子的父亲,是一个个真心觉得自己能保家卫国的战士,是想为下一代创造和平的守护者。
他们知道,这一战,他们不打,便是他们的后代要打。
甚至,可能就没有下一代了。
连莱奥穿越而来的机会都没有。
每次想到这里,莱奥无不扼腕嘆息,心里为他们哀悼。
至於牵头的那位骑士王,后世追封为圣愍王,他生命中最后的闪光点就是自己死战到底,掩护將士撤退。
莱奥有些想不通,这么老实遵守约定干什么。与將士们同吃同住,抚恤体贴下属,不分国家,不分亲疏的严明执行军令,取得军心所向,建立起自己的威望之后,就砍了那几个不识大局的狗东西的脑袋。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好谁坏,是与非,大家也都明白。
士兵怕被安上叛军叛国的罪名,我来不就好了,我就是不要脸,背弃约定,夺取军权,就是告诉那群躲在后方图自己安稳的人:將在外,你算老几?
后面再打乱各国军队,按沿袭最久的编制重新划分,你中有我,不分彼此和国家,都是同胞,都是兄弟姐妹,同吃同住。
內忧已定,一致对外,再加上空前强大的联合军队的力量,莱奥感觉自己掛机都能贏。
遗憾的是,可惜没如果。
圣愍王遵守著那骑士美德直到最后一刻。
帝国百年动乱也因他的死埋下了祸端。
莱奥长长嘆了口气,这也是他不打算用全面战爭武力统一的原因,一旦开启全面战爭,事態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北境会深陷战爭泥潭。打贏也好,打输也罢,损失的都是自己的兵力。
一千多年前,大家都是一家;一千多年后,换了几个名字,就不是一家人了?
但他也没幼稚到,举著把石中剑就能得到其他人认可。
革命总是会伴隨著血和泪,局部战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莱奥的目標就是要闪电战,打的快,快到地方还没反应过来,政权就已经交替了。
他选择將来夺取恩斯特城政权也是基於此。
有政治影响力,兵精粮足,城內多个大家族在塔米尔帝国境內都有分支和附属,方便扩散骑士王的名號。
同时也是为了確立自己身份的合理性,不是以北境王外来者的身份,而是继承先王遗志,光復骑士王光辉,收服领土的继位者。
王者之剑,不是让人臣服的工具,而是一锤定音后的胜利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