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玄幻魔法 > 帝国血脉 > 第226章 45. 第三防区

第226章 45. 第三防区

南境军以阿沙克-罗里兰设立的防线区,是標准的战略防区,因为其具备相当高的战略要地价值。

以此防区再进行深入划分的四大防区,第一、第四防区分別属於后方防区和基本防区,就军事价值上而言,可以归类到战术防区的范畴,按照梯队序列区分,那就是第二、第三梯队的价值:及次要防区。

但第二、第三防区不同。

作为奥斯帝国的进攻主战场,这两个防区属於非常典型的前方防区。以军事重要性价值而言,

则相当於战役防区,因为这关係到罗里兰领这场防卫战是否能够获胜,所以由此可以判断,这两个防区都属於第一梯队价值的主要防区。

而四个防区的防御区域划分,基本是围绕著三座村子来区分的。

第一和第四防区姑且不说,第二防区和第三防区分別位於伯维尔村庄向西十公里外的左右两个区域:左侧即是第二防区,右侧则是第三防区,而伯维尔村在这里也属於后方防区,被当作是补给点中继站,向第二、第三防区进行物资运输作业。

两大防区的防守区域空间都在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左右,驻防军力规模约一万人。

第一防区和第四防区的规模相对小一些,毕竟这两处並非主要战场首选。

也就是说,泰瑞拉王国南境军在罗里兰领的西北部一共投入了超过四万的兵力;而在与罗里兰领北方比邻的另一个男爵领,南境军也投入了两万名士兵分散驻防,这批人的主要职责是確保被当作战地医院和伤兵营的士兵不会遭到屠杀,但由於是分散防卫,因此短时间能够集合驰援第四防区,也最多只能在三千人左右。

奥斯帝国针对这条防线的进攻,並不是盲目的。

他们已经通过多次反覆衝锋和折向的运动战,成功凿穿了第四防区,迫使南境军不得不动用紧急驰援一一来自被当作战地医院和伤兵疗养营的北部男爵领驻军,已经分批次的对第四防区进行了驰援:但为了防止出现调虎离山的陷阱,他们也只能分出五千的兵力进行支援作业,甚至还不得不徵调一批能够作战的伤兵重回战场。

等到调动了南境军的预备兵力后,奥斯帝国转头又针对第二、第三防区进行猛烈攻势,其中最主要的攻势就放在了第二防区上: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內,双方就在这里丟下了超过一万五千具尸体,打得第二防区兵力几近见底。於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南境军不得不將伯维尔村的后备兵力全部调派都第二防区进行驰援。

而之后,奥斯帝国的部队迅速调转战线,向南境军的战地医院方向发动进攻,迫使原本驰援並协防第四防区的三千名士兵不得不迅速回防。但之后他们便毫不犹豫的遭到了伏击,三千人损失惨重,最终只逃回去不到一千人,彻底切断了北部男爵领对第四防区的增援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当奥斯帝国再一次调转枪头向第四防区发起进攻时,南境军便不得不把后勤部队也全部都压上去了。

於是,当南境军的指挥官突然意识到第三防区一直没有遭到猛烈攻击,这是敌人的一起调虎离山阳谋时,第三防区终於迎来了一场持续四十八小时的惨烈死战:奥斯帝国分八个批次不间断的全军强袭。於是仅两天的时间,第三防区的一万名驻军就被打到仅剩五千人。

儘管奥斯帝国丟下了接近一万具户体,但他们这个方向的主力部队却是匯聚了超过十万人:哪怕在进攻第二防区、第四防区以及切断北部男爵领的作战上前后丟下了超过两万五千具户体,但他们的总兵力至今依旧还有接近五万人。如果不顾伤员情绪和健康状態,强制徵调所有伤兵重返战线的话,他们甚至还能再聚集起超过六万人的规模。

但幸运的是。

奥斯帝国也不可能將这五万人全部都投入到一个防区作战,因为一旦奥斯帝国敢集中兵力主攻一处的话,那么南境军这边也能够匯聚全部兵力进行决战:第一防区的五千名士兵依旧完好无损,

第二防区如今有接近八千人,第三防区还有五千人,第四防区为三千人,总兵力规模为两万一千人,如果加上伯维尔村的最后留存兵力和伤兵动员,大概能聚集接近三万人的规模。

所以为了防止泰瑞拉王国南境军的这三万人匯合发动决战,奥斯帝国必然得要分兵与第二、第四防区的人展开交锋拉锯战,迫使这两个防区也陷入难以自保的情况。

而这一点,也恰好是泰瑞拉王国南境军的不幸之处。

因为第二、第四防区的虚实已经彻底被奥斯帝国摸清楚了,所以他们今天能够强袭第三防区,

迫使第二、第四防区无法驰援,那么明天他们自然也能够强袭第二、第四防区。

南境军根本就无法判断出敌人的主力部队到底会主攻哪个防区,甚至因为第二、第四防区的惨状,敌人也完全有可能將伴攻变成主攻。因此哪怕目前奥斯帝国和第二、第四防区的战事没有那么激烈,但第二、第四防区的指挥官也依旧不敢掉以轻心,甚至都不敢回应第三防区的支援请求。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看第三防区一点点的沦陷。

看看他们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一名年轻人挥剑斩杀了两名冲入到营寨內的奥斯帝国士兵,然后开始呼喊道:“不要慌乱!所有土兵向我聚拢。”

似乎是受到他声音里的那股镇静的语气感染,周围不少倖存的泰瑞拉士兵开始自发的聚集过来。

年轻人看著周围熊熊燃起的烈焰,內心却是不断的下沉。

他很清楚,敌人已经杀到了主营寨的內部,这也明显表示外层的两个子营寨防御体系已经被彻底摧毁了。

但他作为剑兵营的战斗指挥官,此时是不能流露出任何消极的神色,否则的话只会加剧队伍的崩溃。

常规的作战防区,必然是依託於堡垒、要塞构筑出一套防御网络体系。

只是堡垒这种防御工事的修筑,建造周期基本是以年为单。

因此,想要在一个防区內快速的构建出一套防御体系的话,浸泡桐油和涂抹了木焦油的木製堡垒通常都是最佳选择。

但因为这种木製城堡需要经过非常苛刻的选址定点,因此第三防区的指挥官只能放弃这种做法,改为修筑营寨协防的防御体系:即围绕著一个主营寨的防御辐射圈內修筑复数个功效雷同的小型营寨,这些小型营寨以监视预警、周边巡逻为主,同时兼顾著一定的防御功能,並且因为这些营寨的距离彼此较为接近,所以一旦遭到攻击时,周围的小营寨立即就能进行驰援。

正常情况下,每三到四个小营寨彼此被视一个子体防御工事体系。

这些子体防御工事不仅是主营寨的眼与耳,同时还是一层保护壳:只要有这些子体防御工事存在,敌人就无法绕开直接进攻主营寨的指挥中心,因为那基本等於將后背完全暴露在这些子体防御工事的攻击视野里。

虽说在过去近一周的惨烈廝杀里,这些子体防御工事都多多少少遭到了一些重创,甚至是毁灭性的攻击破坏,但因为是木製建筑,因此修补起来难度其实並不算太大。甚至因为战斗兵员的减少,这支防区部队一直在不断的缩小防御圈规模,所以反倒是又形成了一种微妙的防御平衡。

直到今天。

敌人不知怎么一路突破了子体防御工事的防御,对主营寨发起了猛烈攻势,他们甚至都没有收到来自子体防御工事的预警消息,就彻底陷入了一片混乱。

位於剑兵营隔壁的营地是枪兵营。

这个兵种类型向来都是战场主力兵种,因此损耗方面自然也是最大的。

主营寨內部的兵营是按照兵种进行划分区域,这样主要是为了在调动兵种组建部队的时候更为便利。但现在,这种划分方式自然也成了敌人的便利:他们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要攻击的主要目標区域位於哪个位置。

“让我们去营救我们的枪兵兄弟!”

这名剑兵营的战斗指挥官迅速开口提振士气,他很清楚如此让一群刚刚经歷过恐慌和混乱的士兵们迅速冷静下来:“把我们的营旗竖好,绝不能让它倒下!我们要用敌人的鲜血,將这面旗帜彻底涂红!”

在这名战斗指挥官的率领下,这支才刚刚结束混乱、並且已经稳定下来的剑兵营士兵,开始迅速的集结阵形,然后跟隨著他们的战斗指挥官朝著隔壁营地冲了过去一一剑兵营与枪兵营仅一栏之隔,但如同从正门过去的话,他们却需要兜一个大圈,而此时整个营寨到处都是烈火,所以这名战斗指挥官只是一脚端倒了被烧得燻黑、已经彻底失去了支撑力的木栏墙,然后就带著所有人冲了过来。

枪兵营的战斗指挥官是一名双臂肌肉发达的中年壮汉。

他远远的就已经看到了隔壁营的兄弟正踢倒了木栏墙然后冲入到他这边的地盘,但此时他却是无心去和对方打招呼。因为数十名骑兵和几百名奥斯士兵正在他的营地內到处廝杀和破坏,不断的製造混乱和扩散混乱。

此时,数名骑兵正朝著他冲了过来。

“来吧,你们这群奥斯狗!”

枪兵营的战斗指挥官拿起一桿长枪,然后身形蹲伏,双手紧握著长枪,眼神死死的盯著冲在最前方的那名骑兵,默默估算著双方的距离位置。

然后!

他骤然如同一只扑向猎物的猎豹那般,將手中的长枪从腰腹处的位置刺向了第一名冲向他的骑兵。

巨大的惯性力甚至直接將他凌空挑起然后在他一脸难以置信的神色下,隨著枪兵营战斗指挥官那张近乎於变形般的挣狞面容怒吼声下,这名骑兵人马分离,然后被他恶狠狠的向了右侧,砸翻了右边另一名同样冲向了这名战斗指挥官的骑兵。接著,他再迅速利用这股惯飞人的反作用力,迅速的將长枪上的骑兵又一次砸向了他的左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