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菲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这应该是她目前拿到过反差最大的角色了,无论是年龄、形象还是气质,都是天差地別,对她来说真的很有挑战性。
但越是如此,她越是兴奋。
灯光暗下,再亮起时,她已不再是那个在电视机和影院里光芒四射的人气女明星。
她的背脊微微僂著,仿佛承载了生活的无形重担,眼神从昔日的清亮变得有些浑浊,却又在最深处闪烁著一点倔强的光。
她走到舞台中央那片象徵命运多歼的位置,开始了独自的揣摩与练习,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调整,每一次呼吸的停顿,都在努力將“表演”变成“存在”,將自己完全沉入那个动盪年代里一个苦命女人的灵魂。
台下的阴影里,孙琳看著这个异常刻苦的女孩,眼中闪过一丝讚许。
春节后重返排练场的刘艺菲,气质里多了一份经过去年巡演淬炼出的沉静,少了几分初涉舞台时的紧张和刻意。
她在经歷一场由內而外的蜕变,向一个真正的、有厚度的舞台演员蜕变。
而这次的《茶馆》,將是她在真正拥有正式舞台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衝刺排练,之后就將开启今年的全国巡演。
同一天的晚上,合肥基地,高能雷射点火研发中心。
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驶入戒备森严的基地深处。
洛珞透过车窗,看著夜幕下那些形状各异、灯火通明的巨型实验设施,春节里的最后一点温存被压缩进了记忆深处。
基地核心,代號“神光-ii1”的脉衝实验大厅。
这里的喧囂不同於城市的车水马龙,是高功率雷射放电时的尖锐嘶鸣、巨型电容组充能时沉闷的喻响,以及控制系统高速运转时发出的微弱蜂鸣。
空气里瀰漫著臭氧、冷却液的淡淡甜味和紧张的科研氛围。
洛珞换上了蓝色的工装,直接走进了主控室。
虽然春节刚过,但研发中心的工作氛围却十分浓厚,大家都是一回来便迅速投入到了积极的工作中。
毕竟整个项目组都知道,目前阻碍整个前期验证试验的,只有雷射点火程序未曾完成了,他们完成的快慢,將直接决定整个工程的进度,又怎么敢不努力呢。
巨大的环状屏幕上,复杂的等离子体演化模擬图、密密麻麻的参数流、以及最重要的一一代表雷射束聚焦能量的那条陡峭攀升的红色曲线,都在实时跳动。
屏幕上方的倒计时闪烁著冰冷的数字。
陈光华院士站在一旁,眉头紧锁:
“洛总,你回来了正好,前期模擬和数据验证都达到了预期,各系统参数经过最后校准,也都指向临界点火閾值,但.
他指了指屏幕上一个被高亮標记的参数区间:
“就是这临门一脚—能量始终无法稳定突破,被一层无形的壁垒挡在外面,我们反覆排查了光学路径、聚焦精度、时空同步精度—问题似乎不在硬体。”
魏晓峰坐在一排终端设备前,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输入指令,调取数据,汗水浸湿了他鬢角。
他的团队负责协调利用神光-1平台部分模块来完成洛珞要求的超高功率点火。
听到陈光华的话,他侧头看来,眼神里有紧张,也有一丝篤定的证明欲:
“洛总,我方团队反覆核验过,我们负责的部分关键参数设定,与模擬要求完全一致!问题不应该出在我们这边。”
洛珞没有立刻回应他们。
他径直走到主控台前,目光锐利地扫过瀑布般流淌的实时数据流,手指无意识地轻敲著冰冷的控制台面板。
屏幕上,那代表雷射能量最终峰值的关键数据,就像一头被无形锁链困住的猛兽,一次次奋力衝击著那个被视为点火成功的橙红色閾值线,发出“警告,未达標”的刺目提示。
99.7%、99.8%—.每次就差那么0.1%、0.2%,功败垂成。
每一次衝击的失败,都伴隨著复杂数据流里瞬间爆发出来的、难以完全捕捉的高频能量失稳信號,如同玻璃杯碎裂前的微颤。
他脑海里迅速过滤著一切可能性:靶材料微米级的结构瑕疵?注入等离子体团的初始湍流扰动?还是·光路系统中极其微弱、常规检测难以捕捉的相位差?
“启动下一轮序列s-08。”
洛珞声音沉稳,打破了主控室焦灼的等待:
“魏副总,再次確认你们团队光斑整形模块的预设算法及其执行参数容差,精確到飞秒级別。”
“我需要所有可能的干扰源排查报告,从现在起,回溯过往三小时內每一个未达標的失败运行实例,按秒为单位,把能量失稳前兆的“信號指纹”给我提出来!”
他要看看,以当前进度,剩下的积分是否足够一举解决当前的问题。
如果能解决自然最好,要是不能的话,要么他们继续根据试验试著往前推进,直到积分需求量能控制在八百以內,要么·他就得再去拍两天戏了。
指令下达,整个大厅的气氛瞬间绷紧至极限。
大型电容组开始发出更深沉的蓄能鸣,指示灯光疯狂闪烁,代表著能量正再次向那台精密复杂的雷射“引擎”匯集。
倒计时重新跳动,红线上扬,
屏幕上,模擬的等离子体“火球”核心区域,代表能量密度的光谱正在急剧变亮、变深,向看理论中的“燃烧点”逼近。控制台上的温度、压力指示仪表指针,正剧烈而稳定地朝著预设的、前所未有的高点攀升。
“峰值功率达到99.9%!”
一位操作员紧盯著屏幕报告,声音带著一丝颤抖的期待。
洛珞的目光死死锁住核心能量曲线的末端,拳头下意识地紧。
就在那鲜红的曲线最后一次猛烈加速,即將触碰代表成功的橙红色閾值標记的那一个瞬间一屏幕上,那条原本应坚定突破的红线,突然发生了一次极其微妙、转瞬即逝,却又被精密传感器捕捉到的高频颤振!仿佛一把无形的挫刀,在最关键的那一丝能量进发前掠过!
紧接著,核心能量数据像是被无形的吸力猛扯了一把,在距离橙红色閾值仅差0.08%的地方,
那条承载了无数期望的红色曲线猛地一滯,接著如同泄气般缓缓、却又无可挽回地坠落下来!
轰-一阵远比之前低沉的轰鸣声在大厅內响起,代表著一次能量庞大的、但终究失败的雷射脉衝轰击在靶点上。
刺耳的警报声並未响起,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室息的沉默。
控制室顶部的红色状態灯闪烁了一下,又回归了令人沮丧的蓝色待机状態。
屏幕上,巨大的橙红色警告標誌再次弹出:
能量峰值:99.92%-低於点火值!”。
陈光华看著那0.08%的微小差距,眼中充满了不甘和疲惫:
“见鬼!就差这临门一脚!到底还差什么?!”
魏晓峰脸色也有些发白,数据不会撒谎,失败確实发生了,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著:
“正在提取失稳段核心波形数据—”
洛珞依旧站在原地,凝视著屏幕上那条宣告失败的蓝线缓缓平復,以及那固执停留在99.92%的数字。
失败是註脚,但每一次失败留下的数据,都是指向最终成功的路標。
那道无形的壁垒,正在这冰冷的失败数据中,开始显露出它真实的、可以被攻破的痕跡,
然而此刻,那最终点亮“小太阳”的曙光,依然被这微不足道、却异常顽固的“0.08%”挡在了门后。
临界点,近在尺,却文仿若天涯。
更让他有些挫败的是,他们的数据看似只差0.08%,微不足道,但—点火要求雷射能量在纳秒级脉宽內保持极高稳定性。
实际上,他们的雷射装置可能整体不达標,不是改进就可以的。
至少在【流形重构】上来看,需要的那三千多的积分—怎么都不像是个小问题的样子。
既然这样,还是老样子,先尝试著能不能靠他们自己向前推进,只要积分需求有缩减,应该就能说明他们的路线是正確的。
隨后的两个月里,洛珞亲自带著团队参与到了试验当中,把0.08%的差距,最终缩减到了0.03%,成果显著。
但也就到这儿了,整整两周,他们的数据没能再前进一步。
这让洛珞十分苦恼。
现在的问题在於,他感觉自己能做的一切都做了,试验装置在他看来也没什么问题,他实在不明白失败的原因到底在哪。
他不是那种迁腐的人,如果短期內不能凭他们自身团队实力去解决,他肯定是不会拖下去的,
寧可出去拍戏也不能继续拖著。
搞科研嘛,赚积分,不寒。
不过还没等他的决定下来,公司那边就传来了一个新的消息,是温嵐的电话,內容也只有一个“国內影院3d荧幕已经建造超过八百块,《流浪地球》可以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