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 第213章 全套光学玻璃產业链

以后橙家的平衡车,在国內就叫『橙家』,在鸥美就打著『sagwey』的经典牌子卖,价格打个骨折,从两万美刀打到两千美刀,先占市场再说!”

“明白了,陈总,高端品牌形象+亲民价格,是个好策略!”林峻峰表示赞同。

亲民额.

反正与原本2万美刀的平衡车相比,2000美刀对於北美的消费者来说,的確是够亲民了!

如果2000美刀没市场,还可以200美刀都有得赚!

前世的平衡车,在江浙老板的国產供应链发力下,直接能把成本打到600元/辆。

当然了,现在赛格微的平衡车专利属於自己,陈默可不会放任他们这么干!

虽然现在橙子法务部的律师才三十多个,但靠著硬钢鱼动,折腾方船子,还是打出瀧华必胜客的旗號!

“最后是两宗比较重要的资產收购!”林峻峰神色更加认真起来:“关於光学玻璃业务和微型冷却系统业务的。”

“首先是光学玻璃。

今年整个玻璃行业產能过剩,进入寒冬,很多上市公司都在剥离非核心、甚至亏损的业务来回血收缩。

这给了我们很好的收购机会!”

林峻峰调出几张ppt。

“目前有三家,给出了比较明確的方案:

凤凰玻璃:主业其实是房地產。

愿意出售其光学玻璃生產线(含3条镀膜线)、25人研发团队、以及一个包含12项光学镀膜专利的池子。

报价1.2亿,条件是我们需承接他们现有到年底的约800万客户订单,並提供6个月过渡期技术支持。”

富耀玻璃:知名汽车玻璃厂商,今年亏损。

愿意剥离其光学玻璃事业部(含2条精密压铸產线)、一个40人的技术团队(其中包括5名高薪聘请的霓虹专家),以及他们的部分特种玻璃配方库。

报价9800万,但不包含现有客户资源(需另签保密协议),並要求我们三年內不得进入汽车光学领域。”

旗玻集团:大型玻璃集团,主业是浮法玻璃。

愿意出售其整个光学玻璃业务资產包(含4条熔炼生產线)、50人团队,甚至包括一个省级光学材料实验室的使用权。

报价2.3亿,包含了相关补贴资质的转移,但要求我们保留使用他们的原品牌三年。”

陈默听著这些报价,微微咂舌。

他虽然对光学玻璃行业不算特別了解,但也没想到起步投入就这么大。

“这价格听起来都不便宜啊!”

林峻峰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道:“陈总,您可能不太了解光学玻璃行业的行情!”

“实际上,这三家的报价,相比他们这些资產的实际价值和之前的投入,都已经是打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折扣的『跳楼价』了!”

他进一步解释:“比如凤凰那12项镀膜专利,去年刚帮菊解决了手机镜头眩光问题,单独估值就值8000万。

富耀那个霓虹专家团队,去年给索霓做af镜片涂层技术服务,市价一年就要300万,现在相当於白送。

旗玻那个省级实验室,每年能拿到500万政府补贴,他们连这个资质都愿意转移

这確实是行业寒冬下的抄底机会!”

陈默一边听,一边仔细看著资料,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林主管,我看这三家的產线.好像都不全啊?没有一家能覆盖从熔炼、压铸到镀膜的全流程?”

林峻峰嘆了口气,解释道:“陈总,您说到点子上了!”

“因为技术门槛和高风险,国內几乎没有公司会投入巨资,去建立全套的光学玻璃產线。

大家通常只专精其中一环。

而且,即便是国际巨头如得国消特、北美糠寧、霓虹旭消子(acg),也不是所有环节都自己完全掌控,很多也是通过合作或外包完成。”

很多人搞不清楚,得国蔡斯和消特的关係。

简单点来说,消特是给蔡斯提供光学玻璃(粗坯原料),蔡斯自己负责精密加工(铣磨、消磨、拋光、镀膜)与系统集成!

国內类似的加工组合也有,北方波璃+舜羽光学,樺星玻璃+樺润光电。

现在林峻峰的意思很明显了,橙科要做光学玻璃业务,可以成为消特+蔡斯合体版本,把原料製造粗坯、精密加工製成光学元件、光学原件集成光学系统,全部自己做!

陈默顿时陷入了沉思,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很清晰了。

要么只买一部分,和別人一样当个“环节玩家”,要么就趁此机会,把国內这三家的互补资產和业务线都买下来,拼凑出国內,甚至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全產业链光学玻璃製造能力。

这风险,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次性投入巨大,三家全吃下要接近4.5亿,而且现在是行业寒冬,这意味著要逆周期扩张,背负沉重的资產和人员负担。

而且做得还是高端玻璃领域,一出新手村,就要直接和国际巨头竞爭了!

但不得不说,机会也同样是巨大的,陈默想到一个路子.

要知道晶东方2011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2550万片,显示器面板为1576万片,笔记本电脑面板为1410万片。

以上晶东方所有的屏幕的光学玻璃基板,都来自北美糠寧、得国消特和霓虹旭消子。

三家每年至少要从晶东方赚走15亿美刀,而且隨著全球屏幕市场的回暖,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加。

要是橙科能做出性能不差消特,成本还低的光学玻璃,把晶东方的订单抢过来,甚至可以去问问三晶要光学玻璃基板不要

毕竟三晶自己不造光学玻璃基板,照样用的是北美糠寧,得国消特的產品。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三晶不用霓虹旭消子的產品。

一旦成功拿下全球两大屏幕製造巨头的玻璃基板订单,橙科將拥有极强的成本控制和技术协同优势,有望从全球光学玻璃製造巨头手中,抢下大部分的光学玻璃市场份额。

不用怀疑,只要国產技术突破,国外不动用行政干预,搭配国內全產业链成本的优势,国內厂商的成本基本通杀任何產业!

有了一定可行性的成功预案,陈默也坚定了信心。

实在不行,陈默再厚著脸皮去求求上头唄!

一回生二回熟,会哭的孩子有吃!

晶东方给约1/3的订单,橙科光学就能活下来了。

而且错过这个行业低谷期,未来再想整合,代价可能是现在的数倍,甚至还会遭遇行业集体的阻挠。

思考良久,陈默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机会难得!让橙科想办法贷款,把这三家的光学玻璃业务,能买的都买下来!”

他看著林峻峰惊讶的表情,继续道:“我们要试一试!

看看拥有了国內唯一全套光学玻璃產业链的橙科,能不能靠著自研、成本和快速响应优势,从消特、糠寧、旭消子他们嘴里抢下一块肥肉!

就算最后证明这条路太难,我们失败了,大不了转型成为他们的代工厂,亏也亏不到哪里去!

但万一成功了,意义重大,我们直接抢过了一条小项的全球製造產业来!”

这话既是对林峻峰说,也是在为自己鼓劲。

隨著黑科技手机研发系统,不断的给出陈默完全陌生的领域技术,他必须不断向前布局,免得到时候光有技术,却没有生產能力就搞笑了!

林峻峰被陈默的魄力所感染,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陈总!我会立刻组织团队,分別与这三家进行深入谈判,爭取最优价格和条款!”

“最后是这个!”林峻峰语气轻鬆了一些:“微型冷却系统业务收购案!”

“hyc手机您知道吧?

他们在国內日渐颓势,为了回血,准备把旗下子公司微盛电子涉及散热技术的业务和团队,整体打包出售。

报价很乾脆,800万元!”

陈默对这个价格很满意:“嗯,这个不错,hyc的散热技术还是有点名气的,拿下它,对橙科研发手机微冷却系统,有相当大的帮助!”

匯报完毕,林峻峰合上了笔记本。

陈默亲自给他续上茶,讚赏道:“林主管,你和商务组的同事们都辛苦了,做得非常出色,思路清晰,方案扎实,后续我会告诉宫姐,给你们商务组团队发一笔特別奖金!”

林峻峰脸上露出笑容,端起茶杯。

“那我就先代商务组的小伙子们,谢谢陈总了!”

而后,陈默送走了林峻峰,然后默默想著橙科现在集齐了微电机、陀螺仪、光学玻璃、微冷却系统,明显是往高端精密製造领域不断前进了!

他是真期待看到橙科,发展到极限以后,成为全球精密製造巨头的样子啊!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