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 第203章 打入国际供应链

橙科提出的基于ck-pas 1.0的改版方案--ck-pas 1.0 d(duv),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保罗敦促交货时间,冯国富则自信地提到了正在建设的五联轴机床数控中心将提升橙科高端产能效率,保证按时交付。

最终,阿斯唛团队留下了价值1600万美刀的4套ck-pas 1.0 d子系统订单,心满意足地登上了离开的飞机。

与此同时,橙科技术总监周明哲的接待画风则截然不同。

相比之下,技术总监周明哲接待霓虹森晶机首席技术官田中建一团队的过程,则充满了硬核的技术味道,几乎没有“人情世故”,只是按部就班地执行重要客户接待流程,没有“活”。

会议室里,他给森晶机的考察团队先放了3分钟企业宣传片。

周明哲对霓虹人,由于一些历史性原因,交流全程英语,冷淡而专业。

参观路线自然是保密等级不高的量产产品区,至于高端区的产线,只让森晶机的团队远观,甚至不让通过观察窗查看。

倒是嘈杂的myt-2.0量产产线,周明哲还故意带着他们走了进去,还不发降噪耳机给他们。

参观myt-2.0产线时,田中建一敏锐地指出了他们使用的东之机床的高刚性主轴动态平衡调节器存在问题,并坦言。

“这项技术,是我2004年在森晶机主持研发的!”

他甚至亲手调试,瞬间将生产线三轴机床的效率提升了13%,不良率降低了18%。

这一手实实在在的技术实力,让周明哲收起了最初的冷淡和轻视,态度变得缓和了一些。

随后,田中建一注意到新厂房外的特殊地基材料,准确判断出橙科正在布置的数控加工中心的情况。

“这是你们种国内,京大研发、沈机代工的第三代数控桥式龙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吧!”

作为国际机床标准委员会iso/tc39的专家委员,田中建一审核过这份机床的一些基础资料。

“落后两代的五轴数控机床,我们霓虹基本都淘汰了!”

他言语中带着技术领先者的优越感,称森晶机已开发出第五代机床。

田中建一暗示,可以出口第四代产品给橙科,价格“仅需”4000万美刀,布置总成本约6000万美刀,远低于国内自研第三代的天价。

周明哲内心吃了一惊,要知道沈机代工的这个京大“数控桥式龙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是第三代五轴数控机床。

目前一共制造了三台,一台在研发者京大手里,一台特批在橙科手里,还有一台.额.反正是保密的单位。

反正京大自研的种第一台,第三代五轴数控机床,因为量产条件不成熟,所以基础成本售价都大约6亿元/台,总体布置成本大约8亿元。

要不是橙科给航天集团myt-3.0高精度陀螺仪的技术转移授权费有10亿,还有阿斯唛高端订单的支持,他们都没钱和动力布置这么一个大型数控加工中心!

现在的霓虹森晶机的第四代五轴数控机床的售价,居然只要6000万美刀就可以完全布置,约合4.2亿元,已经是很有优势了!

周明哲内心震惊于对方的报价优势,但技术自主的重要性他是知道的,尤其是核心加工数据绝不能外泄,他果断拒绝。

当参观深入到橙科的高端产品区时,形势逆转。

一行人离得观察窗老远,周明哲自豪地介绍起橙科的高端产品来。

myt-3.0陀螺仪:零偏0.00001°/h,集成蚂蚁群体校准算法。

“第四代我们正在研发多陀螺阵列仿蚁群协作,目标是无gps环境下厘米级定位!”

森晶机团队闻言,脸上露出了叹为观止的神情。

ck-pas 1.0对准系统:零位漂移率0.000018°/h。

“我们已是阿斯唛euv的对准子系统供应商,正在为其开发duv适配版ck-pas 1.0 d。”

“同时,我们也有针对数控机床的ck-pas 1.0 j方案正在开发,并获得了菊idme工业数控引擎的授权,正在开发自主工控软件!”

听到橙科有成熟的机床对准方案,田中建一立刻眼前一亮,这正是他此行的核心目的。

为森晶机与德玛机合作研发的六轴数控机床,寻找顶尖的对准子系统。

他立刻提出两种合作模式:技术入股或单纯供应商。

周明哲汇报后,得到陈默指示:只做供应商,不技术入股。

对于田中建一随后看中的、性能卓越的myw-3.0“高速”微电机(扭矩密度35mn·m/g,响应0.1ms,能效92%)。

周明哲同样表示:只提供成品电机,单价100万美刀/套,不参与森晶机提议主轴驱动子系统开发。

主要是目前橙科除了个微电机,没有主轴驱动子系统所需的其他技术,而且团队的研发任务已经很多了。

ck-pas 1.0 d,duv对准子系统。

ck-pas 1.0 j,机床对准子系统。

这个两个系统都需要尽快搞出来,不然延期交货的罚金都够橙科喝一壶的了!

这个ck-pas 1.0 j机床对准子系统其实是橙科为京大机床准备的,不过森晶机看上了,也算是歪打正着,多赚一笔钱了。

至于会不会削弱国内五轴数控机床的竞争力.

额.说实话,人家第五代五轴数控机床都用上iot联网协作了.

相当于我们还在半自动,还需要人工编程作图的时候,人家已经联网下载方案,直接全自动了。

要不是北美的《瓦那森协议》对国内高精机床进口管控,我们的国内的高精机床很难有市场竞争力。

国内的高精制造,虽然有一些领域填补了空白,但还落后一到两代,还需要努力啊!

最终,森晶机以400万美刀的价格预订了一套实验室初代的ck-pas 1.0 j样品,带着对橙科技术实力的新认识,和一丝未能深度合作的遗憾离开。

森晶机和德玛机很有变革意识,相信阿斯唛这种全球合作的发展模式,是科技技术瓶颈突破一种好方式。

毕竟玩全产业链的北美、霓虹的半导体巨头,都失败了!

反而是阿斯唛这种60%零件,来自于全球领先技术的专精厂商,反而能保持技术优势,被市场认可!

从后世森晶机和德玛机联合效果来看,他们也最先开发出了六轴数控机床。

随着到达科技的瓶颈,现代技术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全球的技术领域的整合方案。

所以森晶机和德玛机,知道了橙科在精密制造的技术实力之后,是很想拉上橙科一起搞六轴数控机床的。

毕竟橙科有高精度陀螺仪、有高扭矩的高速微电机,开发出对准系统和主轴驱动系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三波客户,“阿尔法科技”的杏儿坡经理林德名,其接待流程则非常简单,对方下单也干脆!

前台登记,普通市场主管接待,会议室标准ppt讲解,生产线外围远观。

没有高管作陪,没有宴会招待,甚至连工作餐都没安排。

然而,这位声称采购高精度陀螺仪用于“隧道监测”的林经理,却下单异常爽快。

对报价100万美刀的myt-3.0陀螺仪,他直接以50枚的大订单将单价压到80万美刀,总价4000万美刀,当场拍板付定金走流程。

顺利得让老江湖冯国富都觉得有些不真实,他立刻将疑虑汇报给大老板陈默。

很快,陈默的回电只有简短的指示:“按流程走,收定金,备货,付完尾款就交货!”

冯厂长放下电话,看着窗外,山城雾气缭绕,仿佛掩藏着无数未知的东西。

三波客户,三种不同的接待方式与结果,预示着“ck”及“c集团”正卷入更宏大复杂的全球格局。

而橙子的国际化市场供应链的征程,似乎才刚刚开始。

此刻,盐天港码头上正一片忙碌,2万组为特斯啦定制的蜂巢动力电池(未装 bms版本),经智橙统采标准公司渠道采购,正陆续装进集装箱,等待货轮运往北美。

以4组蜂巢动力电池,可以集成一个基础版的车载电池包推算.

这正是马士克为北美市场首批5000预订毛豆s的客户,专门为其新车采购的核心电池部件。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