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大宋文豪 > 第192章 庙堂争斗,江湖余波【求月票!】

第192章 庙堂争斗,江湖余波【求月票!】

“原来是吕兄、王兄,幸会幸会。”

崔文璟显然没有陆北顾那般复杂的内心活动,他只是觉得这两位举子气质有些特别,一个眼神锐利,一个英武不凡。

但此刻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他语气里更多是同病相怜的无奈。

“不敢当,敢问兄台贵庚?”

几人互相报了年龄。

其中崔文璟年纪最大,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而王韶次之,今年二十六岁,吕惠卿更次之,今年二十四岁,陆北顾十七岁年纪最小。

“唉,这王知府行事果然不拘一格。”

吕惠卿冷笑一声:“何止不拘一格?简直是霸道!我等寒窗苦读,千里迢迢赴京赶考,是为了陪他宴饮的吗?”

吕惠卿当然不是什么善茬,他毫不掩饰对王逵的鄙夷。

陆北顾也注意到,吕惠卿的眼中跳动着一种不甘受制于人的愤懑之色。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似乎天生的不甘之心,才驱使他在未来的庙堂漩涡中不断奋力攀爬?

王韶则重重地吐出一口闷气,浓眉紧锁:“权柄在手,便可如此肆意妄为,真不知置士人尊严于何地。”

大宋士大夫,普遍还是讲体面的,像王逵这般行事粗暴的还真不多。

“二位兄台所言极是。”

陆北顾终于开口:“我等路过此地,只想寻个清净处安歇,明日启程,不想竟卷入此等是非。”

吕惠卿又接话,低声道:“分明是王逵此人,在士林中早已声名狼藉,本地稍有清誉的缙绅士子,皆耻于与他同席,故而才需我等这些无根无基、急于赶路的外乡举子来充数!他宴请小宋学士是假,借机向京中贵人示好才是真!”

吕惠卿虽然没有明说,但所谓“京中贵人”是谁,却也不难猜。

自然是“大小宋”中的宋庠。

天圣二年和天圣五年这两拨小圈子向来不对付,而在五年前的皇祐三年,宋庠第二次罢相,正是包拯的杰作这很难不令人怀疑,背后到底有没有文彦博、韩琦的影子。

所以,王逵和“大小宋”虽然素来没什么交集,但这次宋祁入川任成都知府,知道他喜欢宴饮,王逵就这么热情地高规格招待,肯定是觉得宋庠也跟天圣五年小圈子不对付,所以想通过宋祁结交宋庠,让宋庠保他。

而王逵之所以此前不向宋庠靠拢,这时候才急匆匆地行动,原因也简单的很。

——因为今年王逵在庙堂中的靠山,资历宰执陈执中,以岐国公、司徒的待遇光荣致仕了。

陈执中他爹是真宗朝宰执陈恕,陈恕能力极强,是经济方面公认的顶尖技术官僚,《宋史》赞其为“能吏之首”,在三司体系里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主管大宋财政十余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正因如此,在庆历新政失败之后,陈执中拜相,被仁宗委以重任,负责收拾局面,而为了缓解大宋因“三冗”和第一次宋夏战争以及连年天灾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财政困境,陈执中选择用王逵这个酷吏去江南、淮南捞钱。

王逵被包拯连续七次弹劾,背后其实是陈执中、贾昌朝在与文彦博、韩琦在交锋。

所以,王逵的调任,不过是庙堂争斗后的江湖余波罢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