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北府江山 > 第274章 悔

这也是桓玄不敢直接动手的原因。

二十多年的赫赫战功,还是非常有震慑力的。

刘牢之提刀走出帐外,营垒之中,两万精锐早就烟消云散,只剩下五千余人,其中不少灰发的老弱。

秋风萧瑟,旌旗倒卷,一片破败之象。

树倒猢狲散,刘牢之被免去了北府都督,大势已去。

此情此景,让刘牢之也不由心中一阵寒凉,不过嘴上豪气未减,“有此五千人足矣!当年洛涧大破五万秦军,斩氐秦大将,也不过五千人,上船!”

刘牢之第一个登上战船。

从班渎到广陵并不算远,顺流而下,半日路程。

但跟着他上船的不到两千人,其他人都跪在岸边,哭嚎一片,“都督……”

这些士卒也有家眷,都在京口,实在不愿跟着刘牢之过江。

刘牢之临时起意,反复无常,前日站在朝廷一边,昨日又投降桓玄,今日又要起兵造反,让士卒们无所适从。

哭声凄惨,跟着秋风一同呜咽,刘牢之身体不由颤抖了几下,鬓间白发增多了几分,仿佛一瞬间变得苍老起来。

“你们……罢了,没有你们我也能成事!”刘牢之从未想过自己失势如此之快,连麾下的部曲都离他而去了。

“都督,该上路了。”几个艄公不知何时出现在刘牢之身后。

刘牢之闭上眼,挥了挥手,船帆拉起,战船在江涛中浮浮沉沉,一轮落日沉下江面,洒上了一层殷红……

姑孰。

桓玄登高望远,落日余晖洒满山川大江,无比壮阔。

拿下建康后,在卞范之和桓谦的辅佐下,罢黜司马元显启用的奸佞之徒,擢用俊贤之士,江左风气为之一肃,朝野上下对其满怀期待。

无论如何,桓玄主政,比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强上不少。

身边的桓伟道:“刘牢之什么东西,也敢与我桓家平起平坐?”

证议参军殷仲文道:“刘牢之自负才干,今遭贬谪,必不会坐以待毙,当起大军讨之,以免夜长梦多。”

此人是殷仲堪之弟,但也是桓玄的姐夫,还是会稽王司马道子的骠骑参军。

桓玄入建康,他便放下杀兄之仇,前来投奔,因容貌俊美而受到器重。

“对,刘牢之若去了会稽,暗中蛰伏,日后必然尾大不掉,此人翻来覆去,绝不肯屈居人下。”

“你们以为刘牢之还能活命么?他先背叛了士族高门,又背叛司马氏,还背叛的北府诸将,这样的人,活不长了,根本用不着我们出手!”

桓玄一挥衣袖,肥硕的身躯投下一道长长的影子。

桓伟和殷仲文互相看了一眼,“大都督所言甚是。”

“刘牢之不足为惧,我只关心另一人。”

殷仲文忙道:“何人能让大都督挂怀?”

“刘寄奴!”

“哼,不过是个丘八,一介寒门,又能如何?”只要是寒门,桓伟就看不上,全忘了他父亲桓温当年也不过一小士族而已。

摸爬滚打几十年,方才将桓氏拉入高门行列。

殷仲文道:“此人骁勇善战,有龙虎之姿,又是彭城刘氏出身,其弟刘道规数年间,横扫兖州,羽翼渐丰,刘牢之倒下,此二人势必水涨船高,依在下之见,不如一并除去。”

“杀之,除日后一患,不杀,留待日后重用,平定妖贼,北伐中原。是生是死,且看他如何抉择!”

人掌握权柄后,气质也会发生变化。

桓玄满脸威严,让桓伟和殷仲文不敢直视。

桓伟不解,“什么抉择?”

桓玄挪开目光,望着滚滚东下的长江,并不言语,他对刘裕早就起了爱才之心。

这等猛将,若能收入麾下,北伐就十拿九稳了。

北伐若能成功,桓玄的地位也将稳固,其父做不成的事,他都能做成。

这时东面烟尘滚滚,十几骑飞奔而来,“报大都督,刘牢之北上广陵依附高雅之,刘裕南下临海郡讨伐妖贼孙恩!”

“大善!”桓玄脸上肥肉挤起一起,大笑不已。

刘裕南下,没有追随刘牢之,说明他做出了选择。

桓玄初掌权柄,要做的事情很多,司马家留下的烂摊子还需要他来收拾,刘裕和刘道规自然要排在后面。

而刘裕愿意为他所用,北面的刘道规暂时也稳住了。

殷仲文道:“此人虽然可用,但不可大用,大都督当慎重。”

“眼下当务之急,乃是北府诸将!”桓玄眼中露出寒芒。

士族高门投他麾下,但那些北府老将,却是隐患。

很多人都被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拉拢,站在朝廷一面,天然就是西府的敌人,又占据京口和广陵,对建康威胁极大。

削弱北府之后,桓玄便无后顾之忧,才能更进一步。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