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北府江山 > 第234章 守

真正的鲜卑精锐,都放在后面舍不得用。

撞车和云车已经抵近坞堡,坞堡中仍没有动静,仿佛里面的守军已经死光了,燕军以为有机可乘,疯狂涌向城墙。

但就在这时,一声大吼:“荥阳毛嶷在此!”

“荥阳赵元在此,儿郎,杀胡!”

坞堡中的守军,明明早已疲惫不堪,一见到这些深眉高目的胡人,却一个个势如疯虎,战意冲天。

雉堞后面,刀矟齐出,血光一片,胡人们惨叫跌了下去。

十几个北府甲士一手提着火把,一手举着短斧、短戟,从城墙上一跃而出,跳到云车上一边砍杀,一边焚烧。

燕军拥挤成一团,自相践踏。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三辆云车由内而外升出熊熊烈焰,伴随着凄厉的惨叫,轰然倒下。

冲上来的其他燕军,再也不管身后的督战队,转身就走。

而就在这个时候,西北面马蹄声狂震,八百余骑宛如一柄长剑刺入燕军后翼,血光滔天而起。

左右两翼的燕军连忙回防,泗水南岸也杀出一军,大肆鼓噪,千弩齐发,紧随燕军之后,趁势掩杀。

坞堡中的守军一同杀出。

“杀光索虏!”

一支支火箭划过天空,落入燕军营垒之中。

战马惊慌奔逃,燕军阵脚大乱。

危急关头,一支两千人的鲜卑甲士力战在前,堪堪挡住了南面两支步军的进攻。

但这两支晋军并不死战,烧毁了投石车和云车、撞车后,退入坞堡中。

北面的骑兵也是如此,一击得手,掉头就走,绝不恋战。

慕容绍目眦欲裂,这些晋军远比翟魏、西燕精锐难对付,悍不畏死也就罢了,还奇谋百出。

凭借数千人马,一座坞堡,抵抗了他整整五天!

还折损了他八百鲜卑本部精锐,至于那些杂胡军和流民军,死伤不可胜数,不过这些人死再多也无所谓,慕容绍连统计都没兴趣。

东胡部将王晏上前道:“去年大雪,我军未动,如今敌军有了防备,北府军向来强悍,越发难以攻陷,不如按兵不动。”

段氏鲜卑豪帅段速骨道:“听说陛下去年卧床不起,太子殿下和赵王一意出兵攻打魏国,咱们手上的兵马,不能耗损在此处。”

慕舆腾也大为赞同,“拿下鲁郡又能如何?只会招惹北府军,他日刘牢之率军北上,还是守不住,再说陛下也没让我们南征,只让我们威慑晋人,在此地养军备战,顺便劫掠些粮食和人口。”

燕国兵马越来越多,河北这几年叛乱不断,刀兵四起,田地荒芜,无以养军,所以各部自行南下,“募集”粮食。

这是燕军的老传统,各部落逐水草而居,哪里有粮食,他们就去哪里。

而鲁城的顽强抵抗,却让他们望而却步。

几年前的淝水之战和谢玄北伐,让鲜卑人对北府军仍心有余悸。

燕国连续灭了翟魏和西燕后,野心大增,马不停蹄的准备攻打宿敌拓跋珪。

拓跋珪祖母是慕容氏,与慕容垂是舅孙关系,拓跋珪复国时,慕容垂还出兵协助其铲除独孤部和贺兰部,两边一直是盟友关系。

但西燕围攻时,拓跋珪背信弃义,援助慕容永,若不是西燕被快速灭亡,燕国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

如今两国肩并肩,脸贴着脸,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王晏道:“陛下身染重病,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太原王不可不防啊,赵王一直对你耿耿于怀。”

赵王慕容麟是慕容垂的亲生儿子,而慕容绍只是慕容垂的侄儿。

一旦慕容垂驾崩,慕容绍的形势就微妙起来,他手握重兵,凭其父慕容恪的名声在河北极有人望。

当初王晏手握十余万各部胡人,在馆陶结垒而守,慕容绍与其兄慕容楷顾身入营,劝说王晏归燕。

胡人听说是慕容恪之子前来,高呼:“故太原王之子乃我等之父也!”

十余万胡人直接归降燕国。

这种声望,燕国太子慕容宝、慕容麟拍马都赶不上。

这些年如果不是慕容垂顾念慕容恪的旧情,慕容绍这一支早就被人挤下去了。

燕国内斗丝毫不弱于江左,而北方诸国,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极其危险,动辄身死族灭。

北国以实力为尊,慕容绍手上部众伤亡太大,会影响以后的地位。

慕容绍一叹,“然则,道兴令我猛攻鲁城,令晋军疲于奔命。”

道兴是慕容隆的字,与慕容绍关系还算不错。

段速骨道:“高阳王要打是他的事,与我等何干?不如虚张声势,做做样子,咱们这次来,是吃肉的,不是来拼命的,既然拖住了鲁城,其他事情不用我们多虑。”

其他豪帅也纷纷劝谏,“我军本就不擅攻城,何必死战?”

慕容绍扫了一眼众人,心中的火气想发又发不出来。

闹到这种地步也不能完全怪他们,连续猛攻五日,竟然连一座坞堡都没有拿下来,也就不怪士气如此低迷,慕容绍也有些泄气……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