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反物质的发现,让我们想到能否造出一种能量武器,通过爆炸来瓦解恒星,”
“经过计算,瓦解恒星需要比恒星结合能更大的能量,大约为6乘10的41次方焦耳,”
“就算正反物质湮灭效应能达到百分之一百的质能转化率,也需要3乘10的24次方千克反物质,”
“整颗三体星的质量才7.899乘10的21次方千克,都不够正反物质湮灭效应当中的正物质质量,”
“更别提制造如此大质量的反物质,已经完全超出了三体文明的能力范围。”
“到最后我们悲观发现,没有飞出恒星系的文明,没有任何办法对恒星做出改变。”
“于是就歇了发展武器的心思,”
“直到发现蓝星文明才又制造了一些动能武器和能量武器,比如无缝材料撞击球,高强度聚合激光束,反物质炸弹等等。”
一群人听得津津有味,就差拿一把瓜子磕着,这类凡是涉及到天体的问题,那数字绝对小不了。
摧毁恒星可比摧毁行星难多了,行星的质量才多大?其重力结合能还没有恒星的万亿分之一!
一千克反物质就可以毁灭蓝星的表面环境,133万吨反物质就可以将蓝星炸成两半,但也远远达不到瓦解的程度,时间长了会自行愈合。
所以发展武器,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人类武器的主要用于灭绝生命,而在其他文明看来,武器可能是一种改变环境的手段,或者更深层次一点,是改变规则的手段!
如此一来,再以人类的目光去发展人类定义的武器,就显得非常白痴,一如原著当中的春节两千响,核弹和激光连水滴的皮都破不了,
而水滴对于三体文明而言,只是一种无缝材料球,顶多里面安装了加减速装置。
江帆听完后问了一句,
“你们都能制造智子,难道就没有想过发展维度武器吗?将升降维的手段从粒子扩展到宏观物质。”
这就是原著当中,能将三维世界压成一张纸的二向箔,三体人一定是知道这个技术的,从云天明给出的三则童话可以看出。
沉舟看了江帆两眼,回道,
“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光是操作一枚质子的维度就耗费了制造一艘战舰的能量,而三体星系的恒星活动又不支持我们持续利用恒星能,”
“所以,这个想法到目前为止也只存在于设想当中。”
江帆再度问道,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发展规则武器?”
沉舟蹙眉道,
“规则武器?您是指科幻小说中那种能改变物理规则的武器吗?”
江帆点了点头,
“嗯,对。”
沉舟想了想,说道,
“这种武器可能存在,但我们理解不了,因为我们的科学体系都建立在如今的物理规则之上,”
“这就好比身处于瓶子当中的生命,无论瓶子外界的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只是在瓶子当中,”
“更直白的说,包括我们的思维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架构在如今的物理规则之上,一旦改变某种规则,可能我们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理解不了。”
江帆眯着眼睛思考某些事情,他把规则武器想得太简单了。
这玩意儿大概率比维度武器更强大,毕竟维度武器还属于利用物理规则的范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