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标签库
一个徽章,还自带了一个标签库。
更让唐森意外的是,这个标签库竟然有四类,多达75种标签。
这个数量,可能比徽章的数量都多几倍。
定点射手,底角专家,快攻发起者,掩护大师,好斗者,微波……
感觉几乎把场上球员的打法都涵盖了进来。
可以这么说,光用这枚徽章,就可以把球员所有的技术都练起来。
如此复杂,全面的一枚徽章,那只能说明它的珍贵和重要。
唐森具体查看它的生效方式。
其实也不复杂。
比如自己给比卢普斯贴一个底角专家的标签,那么只要在训练中,按照标签的要求,进行特定的训练,就能获得对应的加成。
比如底角专家,就需要在两侧底角,各自完成100记三分。
难度不高,训练量也一般。
其他的比如掩护高手,也是完成100的掩护训练。
而且它不光是有对应的训练加成,每一个标签还会增加百分之十的标签专项理解。
这个东西唐森觉得可能跟【脑子】这枚徽章的效果是一样的。
可以提高你对这种打法的理解。
就好比这底角专家,难道仅仅是蹲守底角,等待传球吗?
怎么投的准是一方面,而具体什么时候去蹲守才能获得机会,也是一种能力。
有了这百分之十的专项理解,可能就更容易理解这种标签所代表的打法。
标签是唐森自己给学员贴的。
一次只能贴一个,随时可以更换。
如今自己要训练布朗,麦迪,比卢普斯,尤因,格兰特,pj·布朗,米勒,德克勒克,加里蒂,萨瑟。
整整10名球员,魔术队的半壁江山。
唐森来到书房。
用手提电脑开了个文档,把75种标签所有的注释,所需的特定训练全部整理出来,再一项项研究。
它分了四大类。
终结,投篮,组织,防守。
唐森注意到,有一些标签的注释不那么清晰,可能作用上有重迭。
比如抢位大师和卡位大师,就标签的注释来说,唐森感觉是差不多的。
或许只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球员。
那么还需要考虑球员自身的技术特点和需求。
唐森起身给自己倒了杯咖啡,开始思考手下这帮学员的特点和场上定位。
后者唐森也经常跟里弗斯沟通,对于魔术的打法也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是比较清楚的。
就拿比卢普斯来说。
里弗斯对他的要求就是组织进攻,控制比赛节奏,偶尔利用自己的三分能力投一投。
他突破能力一般,有待开发,更不会指望着他挡拆后发起进攻。
那是麦迪的活儿。
而且唐森觉得,也要跟自己如今的训练方向贴合起来。
比如麦迪在练后仰跳投,从投篮类标签去筛选,像高难度投篮王,后仰大师这两个标签都可以。
而其他一些徽章,比如热区猎手,进入节奏,感觉对后仰跳投也有帮助。
毕竟后仰跳投说到底就是一种投篮方式。
那到这儿唐森就理解了,不能盯着一枚标签用,得多换标签,整体的去提升。
不过就眼下来说,唐森还是先给麦迪贴上了后仰大师的标签。
至于布朗。
唐森仔细的考虑之后,给贴上了对抗终结者的标签。
他在篮下进攻,无论是现在练兔子蹦,还是天勾,都少不了身体对抗。
相比于好像更合适的勾手大师,唐森更愿意去强化他的对抗下终结能力。
这枚标签,需要布朗在篮筐附近,在有防守人干扰对抗的情况下,不限方式的完成100次出手终结。
完成的难度并不高。
所以唐森感觉这枚徽章更像是一种福利,加快球员技术上的理解和提升。
比卢普斯,唐森略一沉吟,选择了组织核心。
他的训练要求是在训练中完成100次有效传球。
很基础,比卢普斯依旧会带着小学生打球,争取早日实现赢下比赛的目标,100次有效传球估计也就是几场比赛的事儿。
pj·布朗,则需要强化他的协防,找了一番,唐森初步选了移动堡垒这个徽章。
其他的禁区防守大师,好像也有用。
不过这个无所谓,反正要经常换标签。
米勒的话,他现在的定位就是一个接球投的外线射手,那最合适的标签显然是接球投大师。
五个首发贴完了标签,剩下的就随意多了。
像尤因,替补抢抢分,那就跟布朗一样,贴个对抗终结者标签。
主要是萨瑟。
他的定位可是科比杀手。
所以防守这一块儿的标签,唐森准备在接下来这几个月的时间,争取给他贴满。
针对他现在练对位跟防的情况,就先贴个迅捷反应的标签。
可以更快的响应对手动作,哪怕对手挡拆发起,也能快速跟上。
训练要求是在一对一的防守训练中,完成100次有效跟随。
也不是很难。
了一点儿时间,给10人贴好标签。
就是加成有点儿少,只有百分之十。
这个没办法,只能回头继续抽,看看能不能抽出高级的徽章。
假如是黄金级,百分之30的加成,还有30的专项理解,那效果应该就强了。
单独练的话,等于挂了两个【脑子】的效果,技术提升应该会很快。
唐森愈发觉得,【脑子】这枚徽章很重要。
像现在自己带着麦迪练技术,他理解的很快,唐森觉得固然有球商高,天赋好的原因,【脑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3月6号,魔术以101比94,战胜凯尔特人之后,结束了自己艰难的七连客之旅。
4胜3负,还算可以。
接下来到4月17,魔术还剩下21场比赛,总共只有7个客场。
而且除掉打两场篮网,剩下的对手没有一支在东西部前四的。
等于说,魔术已经进入了最轻松的赛程。
那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正好拿来为季后赛做准备。
7号这天,球员返回奥兰多。
唐森询问了郭永林桩功的进展。
“别提了。”郭永林一脸郁闷,道:“我以前觉得你天赋已经够差的了,没想到这帮老外更差,就是找不到那种感觉,别说学会了,连入门都难。”
十来天的时间,郭永林感觉自己已经下了苦功夫,毫无保留的传授。
结果呢,愣是学不会。
不是动作学不会,往那儿一站,谁都会。
是找不到那种感觉。
对于老郭这种拉踩的态度,唐森很不满意。
什么叫我天赋已经够差的了。
“老郭,我还是觉得你不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