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35章 九江

第235章 九江

九江城头的清军炮手一哄而散,傅弘昌虽然生气,但也没有临阵杀人。

他的军队全是新兵,临阵杀逃兵可能不会鼓舞士气,反而还会让军心士气崩的更快。

既然炮手跑了,没有大炮,那就干脆不再管汉军水师渡江。

傅弘昌招来传令兵,说道:“传本府军令,让士卒们立刻准备守城物资,烧煮火油、金汁,不用再管汉贼的船了,全部集合去迎恩门和文明门,准备守城!”

“是。”

传令兵马上下去传令。

得益于之前傅弘昌舍得钱,不仅把府库钱粮拿出来,甚至还自掏腰包额外犒赏三军。所以这些城头的青壮衙役,全都愿意听从这位知府的军令。

而且,汉军还没攻城,只有炮手们被打跑,剩下的青壮衙役,都对汉军战力知道不清楚,没有第一时间选择逃跑。

两千余人的青壮,又有衙役负责指挥,他们搬运滚石、火油和粪桶,各自分了八百人去驻守南岸的迎恩门和文明门。

傅弘昌作为九江知府,亲领400人充当生力军。一旦汉军同时攻打两处城门,他这400人的生力军可以随时调度支援。

不多时,第一艘汉军战船在九江府城南岸停靠登陆。

“嘟嘟嘟嘟哒哒哒哒~~~~”

“快快快,下船了,上岸!”

军官小跑着下令,士卒们纷纷有序下船上岸,身边还跟了随行的文教官。

相比于大汉学府教育改革的缓慢,汉军的军队系统里增设文教官的改革进度,反而推进的很快。

聂宇这汉王甚至经常亲自带上相关书籍,去讲武堂给那些文教官预备役们上课。

杨芳这次跨省出兵,军队里带的这些文教官,就有不少都是汉王的门生。

文教官制度最终会不会腐化不好说,但这些文教官他们肯定不会腐化。

却说汉军在九江府城南岸登陆,动作既快又谨慎。

虽然那两个投降的伪清巡检官,已经给他们泄露了九江空虚的重要情报,但带兵打仗谨慎一下总没有坏处。

他们毕竟是攻城一方,还是作为大汉冲出湖广,杀向江南的第战。不仅不能失败,还要赢得漂亮。

汉军前锋登陆部队,迅速抢占了沿岸滩涂,接着在此掩护后续友军登陆。

九江城头。

幕僚看着汉军战船在南岸登陆,连忙说道:“府台大人,汉贼果然在南岸登陆了。当趁贼立足不稳,出城突袭,将贼寇赶下长江去!”

傅弘昌摇头说道:“不可,我军都是新兵,战力不精,守城已是勉强,最忌出城与贼寇浪战。眼下应当趁着贼寇登陆,来不及攻城,尽力筹措准备守城物资,还有文奉你立刻以本府的名义,去找城中大户们借粮出人。现在九江府生死危亡,本府希望他们都能为国尽力,莫要让本府难做!”

最后一句话,特地加了重音,作为傅弘昌的幕僚师爷,跟了自己的幕主几年,深知幕主是什么脾性。

这是已经豁出去了,真要是有大户畏畏缩缩、首鼠两端的话,那这位知府也不介意来个杀人立威。

反正九江守不住,他也是死路一条,只要守住了,那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

活着办法总比困难多,活人总比死人有用。

九江城内,傅弘昌不打算去管汉军在南岸登陆,抓紧时间准备守城物资,就连煮金汁的锅子都已经架好起火。又让幕僚师爷去挨家挨户威逼大户豪族们出钱出人,协助官府守城。

城外,汉军同样有序不紊的来到南岸登陆,长江江面上的炮火已经基本停止。因为汉军炮手发现压根很难打的准,而且清军也不开炮了,那就不要浪费炮弹。

前后登陆就用了半天,安营扎寨又用了半天。

渡江第一天,汉军没有发动攻城,而是在城外修筑营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