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军功之士,纵然英勇忠诚。”
“人往往质朴不文,学问浅薄。”“难以洞悉先贤典籍,不明律法精髓,恐有失妥当之举。”
“至于府衙吏员,虽非天生苛刻。”
“但在繁琐公务中磨砺,缺乏经典文化的滋养。”
“欲其待民宽和而不苛刻,谈何容易?”
“至于选士只重才华而忽视品德。”
“更助长欺诈权谋之风,无以激励向善之裨益。”
言至于此言,宋衷已然屈膝跪地,情感真挚道:
“老朽出身荆襄,幸得大王不弃,得以参与国事。”
“衷心期盼大魏千秋万代,故而斗胆进言!”
“夫行霸道者可得一时,行王道者则千秋无期啊!”
在座众人听完这才暗自松了口气。
宋衷之言既激昂又圆润。
既高歌大魏永固,又将忠心置于首位。
纵然有些不好听也是忠言逆耳,曹操不好加罪。
而曹操也是没有料到此番征询问计。
竟意外转向魏国是否应调整选官理念?
他称公列土不过短短数月间。
便有如此动摇吏治之声,这让曹操怎能不起疑心?
想到这里,他目光不由自主扫一旁的其他人。
只见张鲁端坐如常,镇定自若。
随后曹操又瞥向邴原等人,皆点头默认。
看来这群德高望重的大儒名士,并非不关心时局。
只是不满曹操之治国方略,故而退而求其次,以风雅自娱。
如今宋衷坦陈己见,他们自是乐于附和。
而钟繇亦低头不语,其出身名门,经学根基深厚。
心中所想或许与宋衷并无二致。
唯有程昱贾诩二人泰然自若。
一杯接一杯地品着酒,他们早有远离纷争之心。
置身事外,不愿搅入这趟浑水。
“宋夫子,请起……”
曹操终是不好怪罪宋衷,沉吟良久方道:
“人世英杰各怀异才,有纯良好义之辈,亦不乏逐利功名者。”
“既有品德高尚者,亦存在行事乖张之流。”
“孤因人而施位,有何不妥之处?”
宋衷闻言却是反驳道:
“善者而不能用,恶者不能去之。”
“纯良之士深受排挤,则心生怨怼。”
“酷吏弄臣得势,则越加乖张。”
“与善结怨,与恶成仇,魏国如何能得安宁?”
要说起辩论,曹操是十句难敌宋衷一句。
被如此劈头盖脸的一番驳斥。
就算曹操如今脾气再好,也不由得压不住怒火!
顾不得考虑宋衷的善意。
猛地摔杯掷盏,正欲斥责这个顽固不化的腐儒。
却忽然听见闻台阁外喧嚣四起!
“不好!有逆贼作乱!”
众人闻言纷纷一惊,当今起身倚栏眺望。
而铜雀台原本就高耸十丈,此时魏宫各处的情况尽收眼底。
只见西夹道中,十几名卫兵挥刀疾驰。
直扑西苑大门,竟是宫廷守卫起了异心!
西苑原为游乐之地本就守卫稀疏,唯独院门有侍卫驻守。
而这伙叛乱分子绝对是内贼。
宫中侍卫措手不及之下,瞬间就被砍倒数人。
一时间,宫门之外一片混乱。
眨眼间,这帮叛乱者已逼近铜雀台下。
众人见状面色皆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