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篮球场上的表演,是真的吸引人。
分成四节来打,坎普先带着黑白仔打精英联队,展现他超越所有人的强悍实力。
哪怕少了哈达威这个控卫,全老外的东升队还是能碾压本港联队。
第二节才是坎普加上精英联队模拟代表队怎么在亚锦赛上大杀四方。
这时张晋松、马建他们联合黑白仔,担任陪练角色,展示亚锦赛的夺冠过程。
光这两部分就已经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坎普带黑白仔打得固然飞禽走兽满天窜,但基本是天赋自由发挥,套路、组合都很少。
等到代表队模拟展示,已经明显是外籍教练带着一点点抠细节,打磨配合战术。
哪怕少了哈达威还是有很多精彩的组合套路,明显围绕坎普在场上要是被锁定之后各种高位、联防、外接、挡拆、穿插的战术。
能打下亚锦赛冠军,真的有点东西。
现场有粤语解说,就是上次发哥和粱嘉辉在粤州评球的口吻。
已经广播电视娱乐发达了二十年的hk,这会儿已经非常流行这种讲波佬的主持风格。
那叫一个热闹。
亚视更是抓住老板搞来的机会上位。
解说大喊“睇这个波”的时候,就把镜头顺着啦啦队玉臂林立的摇晃扫过去。
叫“叉烧”的时候更是来各种长腿特写,这其实是英文chance机会的音译,喊食叉烧就是有机会进球了。
至于骚来骚去是秀来秀去表演的意思。
结合粤语特有的那抑扬顿挫种音调特色,一时间居然硬生生把整个时段的收视率冲到无与伦比的高度。
天天追看各种tvb长剧,哪有这种天然带着hk立场的热血篮球吸引人。
坎仔暴扣的时候,还有镜头给到场边欢笑鼓掌的黝黑少女。
颇有真人秀的感觉。
让卫东也是在中场休息,才有机会跟挤过来的滑浪风帆总会干事交流:“要不这一届就把小娥送去打奥运……”
会长感觉整个喧哗的场地都充耳不闻了。
震惊反问:“今年hk有奥运资格?”
他当这个会长,只是为了把十七岁的明日之星塞进去正规训练,根本没多问。
偶尔陪坎普、黎月娥到训练中心都是满耳的粤语、英文,更不会打听了。
粱嘉辉帮忙翻译:“没错,这个84年刚列为奥运会项目的项目,现在基本是按照每个成员国都可以派人,但仅能每个项目派一人参赛的模式。”
让卫东记得这种个人比赛到后来,都是看世界排名,前面多少名才能入选么?
干事摇头比划:“海上项目有的是宽阔尺寸,哗啦啦的几百个人同时出发也没问题,而且现在整个亚洲对风帆运动都还不太熟悉,就像是刚起步的小孩子一样,本来技术差距就非常大,唯有我们恰恰领先于整个亚洲。”
原因也很简单,冲浪毕竟是个水上运动,有钱有闲狂热爱好者也很多的东瀛在高纬度,所以不可能一年四季365天都玩。
唯有热带地区才有天然优势,能积累较大的玩家基数。
可新马泰这些地方的爱好者根本没入门,反而是hk因着对英美的向往熟悉,尤其是有大量北美、夏威夷、澳洲的移民往来,引进技术就最完善。
因此亚洲这边压根没举办过什么高水平风帆比赛。
按照日常各种比赛积分的模式来决定奥运参赛资格就很不公平。
再说这项目本来就不是个能赚钱的,很多奥运选手都得自己做帆。
那就跟着奥运篮球代表队一起,把黎月娥送出去多参加北美、澳洲的比赛积累经验?
当然,这肯定要多些钱,之前赞助获得帆板总会会长的五百万港币估计都要砸进去。
让卫东现在很会拿捏了,故意沉吟下。
表示资本家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拿。
这总会干事连忙奉上前景规划:“hk蜿蜒绵长的海岸线和常年宜人的亚热带气候,为风帆滑板提供了优厚的环境,但上届才首次进入奥运会,也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延续,所以导致赞助投资比较冷门,总会可以批准经营水上中心的旅游机构,并且可以向康乐文化事务署申请特殊用地资质。”
然后翻开个袖珍地图册,展示沙田的如口袋般的海岸线,中大就在口袋底部岸边。
会长大人您随便选!
自己投资、自己批准的旅游机构,搞点民宿、酒店、房产在许可范围内都是没问题的!
让卫东连在内地都没想过把房地产做大做强,来hk也从没想过跟那些地产大亨争斗。
只是现在既然要把科研、电视、互联网的研发中心搁沙田这边,肯定要让这么多人在这边安家。
得照应所有科技、电视、体育团队的家庭生活,尤其是保证黎月娥的帆板训练水平。
那就在中大旁边吧。
让卫东真是随手点了点大概范围,这位干事就心领神会的了。
金牌风水师一看位置,主公,你这不想发大财都不行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