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754章 总还是在天地之间

第754章 总还是在天地之间

可在让卫东说完之后。

市里面还是故意要点他来将军:“对其他同志也要表达下你的看法和态度嘛,大家都是从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座谈会,希望得到个看法和态度的。”

好吧,让卫东更不客气了:“本来没打算对这部分回应的,因为你们已经是改革的绊脚石,说难听点,已经成为改革的沉重包袱!”

座谈会现场立刻轰然了下。

好些穿着朴素的身影忍不住跳起来大骂。

让卫东又不说话,又静静的看着。

直到这部分人唾沫横飞的表达完,发现市里面都没吭声,之前那些提意见的担忧派也看着他们充满思索,悻悻住口后。

才重新开口:“急了,看见没,有人开始急了,我一直提倡不要动不动就上情绪,我哪里错了,大家有理有据的摆出来谈,现在国营国资的百货站、供销站都是标准的计划经济模式,你们在商品经济浪潮中,天然要慢几拍,这时候要做的是尽量想办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改革竞争,而不是想着扑灭改革的新局面,扪心自问,你们现在的态度到底是哪种?”

他这话才像是灭火器。

顿时把这部分的话语冲得一干二净。

没法接。

这时候谁跳出来叽喳,都会被自动对号入座。

终于有人尽量平稳的询问:“那让卫东同志你觉得百货站应该怎么改进呢?”

让卫东才逐条梳理:“私营民营的优势是老板做决定,市场反应快,一切都是为了能赚钱,国营单位要承担各种包袱,领导者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更多,甚至还有自己的小算盘,所以全面股份制,领导聘用制,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越早做出改变,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现在商品经济大潮刚刚开始,所有人都在学游泳,真被其他人游到前面,后面就只有被呛死的份儿,哪怕现在全力拖住我的腿有什么用,全国各地全都在跳下海。”

就很明显,市里面是拿让卫东来当教鞭。

全程旁观旁听,看让卫东由浅入深的把商品销售的市场化规律讲解清楚。

其实这会儿,让卫东自己都有种感觉。

仿佛三四十年后好像到处都在说经济形势下滑,生意不好做了,日子不好过了。

不就跟现在身处局中的普通人一样迷茫么。

都是处在了仿佛周期性的起伏中,一样有人能抓住机会冲上浪尖,更多人成为铺路石罢了。

所以他也不泄漏“天机”,只按照国企改制的建议拉出来,一条条的愿意听就听,不听拉倒。

等他说完,市里面才最后总结:“江州市百货站去年全年总销售额是1.54亿元,创下了新高,有些同志就志得意满的感到改革成功了,可刚才让卫东同志提到有句话,不是他做生意有多厉害,而是赶上了蓬勃发展的经济大潮,你们也仅仅是因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才获得了成绩,却掩盖了换汤不换药的实质,新天地商业中心这两天的销售总额是多少?”

让卫东不想说的。

可不得不承认:“数百家商贩个体户的经营销售额我们现在还没做统计,也不太可能拿到最详细的真实数据,但商超两天销售总额是五百七十万,囤积货品已经快见底儿了,正在从各处调集。”

市里面快速的在面前计算器上敲几下,展示给大家看:“百货站日均销售额是42万,这里是285万,大家掂量下,到底是谁改革成功,谁在拖后腿,抓紧时间吧,散会。”

这就是当年让卫东跟市里面谈的一个细节。

当时市里面刚搞了那个什么工业品贸易中心,也是列出洋洋洒洒的成绩全年多少亿。

看似很漂亮的数据。

让卫东拆成每天,上千家国营单位聚在那,每天一百多万的交易额真的好意思说。

这类数据就不能较真。

更怕货比货。

这些百货销售战线的单位彻底哑火。

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要向让卫东同志学习,向民营商业中心学习。

市里面依旧没跟让卫东单独谈什么,大家远远的点点头就各自忙碌了。

程朗都看出来:“专门请你来敲打他们的?”

让卫东点头:“这么大的国家,运行了几十年开始运转不动的一套模式,要改变很难的,不能伤筋动骨,那就要在每个局部敲敲打打,好在整条大船有人掌舵有人划桨,不是一盘散沙就好。”

程朗慢慢点头。

还是没耽误出发。

傍晚从市里面回去,深夜到江边厂区棚屋里放出游艇,五位道士加元缘子跟了一起。

让卫东本来不想带小道士的,自个儿在商业中心把摊子守好就够了。

程朗说都一起办了护照签证,他带回hk去见识提升下。

更主要是能跟着一起去看看大好河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