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君臣相谈
偏殿内。
吕乐简坐在一旁,百思不得其解。
他最终按耐不住自己的好胜心,交了卷子后,顺便看了宋煊的策论。
然后吕乐简心中就没由来的,生出一股子挫败感!
在论政这方面,他自认为平日里有作为宰相的父亲耳提面命,他又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一直陪伴父亲,定是得到了许多言传身教。
以待将来秉承父志,能够再次当上大宋宰相。
再次跟随祖上的脚步,光耀门楣。
这一直都是吕乐简引以为傲的地方。
可是今日吕乐简一下子就被宋煊给打碎了他心中的美好滤镜。
甚至是一直引以为傲的地方。
想他宋十二一个平民出身,如何对论政这般熟练?
没道理的!
宋煊家里的出身,吕乐简是清楚的,而且他与家族联系较少,完全是自己在外闯荡生活。
完全没有家族的一丁点言传身教的意思。
今日这道题虽然难,可是在吕乐简看来,官家出的题,是非常有利于官宦子弟的。
哪一个当爹的没有在儿子面前,嘀咕过这类事?
特别是在家族子嗣即将踏入官场之前。
吕乐简是经历过的,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官场上的一些注意事项,全都是吕氏家族子弟自己趟过来总结出来的经验。
是其余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所以这次殿试当中,吕乐简信心十足。
但是这份信心,在不久前就消散了。
并且变得极为不自信。
就是当吕乐简看见宋煊的策论,他就觉得宋十二当真不是个正常人。
谁家好人能记住如此多的案例?
以前张方平总是吹嘘十二哥背下了大宋律法,连张推官以及晏知府都请他去帮忙审案子的事。
吕乐简只当是晏殊看好宋煊,给他扬名。
毕竟这种套路,他是非常清楚的。
可是现在此事想来竟然是真的,并不是在帮宋煊扬名。
而是宋煊他真会,且能根据大宋律法给出合理的建议。
吕乐简想不明白。
赵概也面色凝重的走进偏殿内,瞧着同样眼里都是不可置信的几个同窗。
他轻笑一声。
果然全都是这副见了鬼的表情。
服了!
不服不行。
原本赵概一直觉得大家之间的差距不大。
宋十二他诗赋写的好,可是策论就不一定强了。
再加上省试考的又是黄河的试题,大家在运河上的方式也可以挪用过来,排名咬的都挺紧的。
可是今日殿试的策论看完,原来他与宋煊之间的差距还蛮大的。
关键宋十二被下了迷药,故意针对。
可是他依旧用不足三刻就写完如此高质量的策论。
要知道自己可是写了近两个时辰,还不如人家写的好。
这件事放谁身上也得发懵。
幸亏这是考完试看的,要不然还得影响考前心态。
“不是。”
吕乐简忍不住开口道:
“他怎么就那么强啊?”
这话问的。
谁能回答?
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冲击状元的,结果就这么被宋煊一个人打的七零八落,人家守擂成功。
或者说人家让你想打擂台的人,连边都没有站上去。
宋十二一下子完成连中三元的科举成就。
本来中状元就够让人羡慕的了,结果他还连中三元。
要是这种事发生在前面或者后面都无所谓,偏偏是自己身边人做出来的。
那种感受,其实真的蛮复杂的!
往前数,那三个连中三元之人,都是靠着诗赋取胜的。
往后数,不知道多少年才会再次出现如此一个,令人望其项背的连中三元者?
“我确实不如宋十二。”
王尧臣面如土灰,最终长长的叹了口气:
“我写不出来他那种锦绣文章。”
本来天圣五年的状元郎该是被王尧臣纳入怀中,没有枉费他三年又三年的拼搏。
奈何出现了宋煊这么一个变数。
现在王尧臣这么一言语,周遭这些挑战者们,脸上的神色也是有些酸涩难掩。
大家都是各个州府的“天骄”,在科举一途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结果在殿试这最后一步,道心被宋煊一个人击的粉碎。
哪怕宋煊是在放榜日,大家知道他真的中状元的消息还稍微能过接受一二。
结果现场没考完,皇帝就直接宣布最大的悬念了。
完全被宋煊给立即摁死,破灭了中状元的希望。
他甚至连诸多学子晚上睡觉前偷偷畅想,带着笑意入睡的机会都不给一个!
在王尧臣说完后,吕乐简情不自禁的瞧着他,也追加了一句:
“直娘贼,他宋十二怎么就写的那么牛逼?”
“我肏!”
“怎么就不是我写的呢!”
没有人应和吕乐简。
毕竟这也忒粗鲁了些。
可是有些时候粗鲁的话,就越能表明自己的内心想法。
毕竟中解元、会元大家还能说你宋煊一句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结果看了宋煊的卷子,谁再说他是靠着运气好,那就是打自己的脸。
他那篇策论要是写的不好,那自己写的就是一堆史了。
韩琦坐在一旁,扬起嘴角偷笑。
因为他不仅看见了宋煊的策论,还瞧见了官家的朱批:
“可安天下!”
他倒是真的相信那个街边算卦之人,所说的有五个宰相在他面前走过。
十二哥那便是领头的那一位。
“不是,他真是文曲星下凡怎么的?”
韩琦看过去,不是应天府学子,不认识。
众人都没有搭茬,就在此时张方平哼着小曲走进偏殿。
瞧着这群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议论,十二哥的策论写的有多牛逼。
大感奇怪!
“考完试都提前交卷的,你们怎么一个个都哭丧着脸?”
张方平看着吕乐简笑道:
“你平常不是最能叭叭的吗?”
吕乐简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他是继王尧臣之后,第二个不服气去交卷子的。
结果一直到沉默到现在,也就方才就说了那几句话。
张方平却是不管他,笑呵呵的道:
“我看了十二哥写的策论,写的真牛逼啊!”
“难道你们都没看吗?”
“哈哈哈,要是没看早就开吹了。”
韩琦见都没有人应和,大笑出声:
“他们可都想着要当状元呢,所以看了十二哥的策论,不笑!”
“啊?”
张方平环顾偏殿内的一群人,也是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吕兄,别人也就罢了,你怎么也会产生这种想法,真以为十二哥是谁都有资格来碰一碰的吗?”
吕乐简被说的一下子就红温,但是又极为尴尬。
他当真不敢把自己的宰相父亲拿出来言语,否则会更加遭到嘲笑。
你爹那么厉害,天天对你耳提面命,结果你连个策论都写不好。
还想当状元?
真以为吕夷简在朝廷能一手遮天了?
张方平双手背后笑嘻嘻的道:
“十二哥早就说过,这世上只有两种人。”
王尧臣等人看向张方平,他与宋煊最为亲近。
众人也晓得宋煊是熬不住迷香的药效去睡觉了。
“哪两种人?”
“一种呢,便是终其一生也只能在门槛前徘徊,不得寸进。”
张方平伸手指了指后面:
“另外一种是把门槛踩碎,铺成登天的长阶。”
“你们自己想自己是哪一种人吧。”
能走到殿试的,而且有自信提前交卷,意图挑战宋煊获取状元的,都不是蠢笨之辈。
他们明白张方平话里的意思。
大家与宋煊根本就不是一个层级的对手。
“哎,张大郎,你这样说,会不会太伤他们了。”
韩琦连忙站起身来:
“毕竟十二哥他也不是一个张扬之人。”
张方平负手而立,提高声音:
“我只是想要告诉他们,不要自视甚高。”
“你们眼里的天才,不过是三岁诵孝经,七岁通左传,十二岁以春秋惊动州学之类的说辞罢了。”
“可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十二哥他五更起便临贴,你们尚在梦中呓语;”
“十二哥雪夜推演九章算数的时候,你们还围炉喝酒呢;”
“十二哥把大宋律法都翻烂,写秃了的狼毫笔都堆满了竹篓添柴用,你们连大宋律法有几条重罪都不清楚。”
“当你们还在从书本当中想着寻找先贤之法,如何治理运河,十二哥他早就跟着张推官一同去视察河道,绘画河图了。”
吕乐简直接站起身来。
他有些不可置信的盯着张方平。
因为宋煊他不住校,平日里在课堂学习,也是与大家一同玩玩乐乐的。
可是吕乐简没想到他宋十二,背地里竟然会如此刻苦!
“比你还天才的人,比你更加努力!”
此时殿外的寒风吹的张方平学子服猎猎作响,他倒是觉得心情舒畅极了,伸出手指着全场道:
“这天下所谓的天才,不过是见十二哥的门槛罢了。”
“你们能同十二哥一同考试,说明你们自身实力也不差,只不过与十二哥相比较,差的有些大罢了。”
此言一出,连王尧臣都惊诧的抬起来。
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因为他发现张方平说的不假,光是宋煊的字体,就极为优美,而且像是他自创。
再加上算数这方面,整个应天书院都没有比他还会算的。
偏殿内鸦雀无声,唯有狂风作为配乐。
虽然宋煊没有在这,可是一想到宋煊在殿试前被人给“使绊子”都能写出如此锦绣文章。
这群想要考状元的同年的心中,越发感到巨大的失败感。
这种事要是放在自己身上,都不一定能过坚持下来,更不用说三刻就写完了。
直到文彦博进了偏殿,这才关上殿内的大门,瞧着他们很是费解。
一个个都不嫌弃冷是怎么的?
在这大殿里就让冷风吹?
“我的天呐。”
文彦博脸上带着惊喜之色,忍不住分享:
“你们看了十二哥儿的策论吗?”
“写的可真好啊!”
“这状元非他莫属。”
“我是真的服气了。”
文彦博没打算考状元,只是因为提前交卷能够看宋煊的试卷,所以他提前交了。
他与韩琦是认识的,尤其是韩琦这个人不爱说话。
这就让文彦博很欣赏,尤其是在官场上,祸从口出是不得不防的。
更何况大家都是“卦中”之人。
“哈哈哈。”
张方平放声大笑,结果突然打了个冷颤,一股寒意上头,想上厕所。
方才装逼吹冷风没关门,有点装过头了。
“韩六郎,宫中厕所在哪里?”张方平连忙追问了一句。
“我带你去。”
韩琦站起身来,领着张方平出去。
他们二人同文彦博点头示意。
文彦博瞧着偏殿里默不作声的人,倒是也不再言语。
谁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事。
韩琦忍不住赞叹道:“我真没想到十二哥回家之后竟然如此拼搏。”
“我瞎说的。”张方平把手揣在袖子里:“你如何能信?”
“啊?”
韩琦脸上露出震惊之色。
毕竟张方平是长期住在宋煊家中的,他说的话,定然是真的。
难不成是假的?
“别这么惊讶。”
张方平步伐倒腾的很快:
“十二哥是何等天才之人,如何用下得这番苦功夫?”
“我方才不过是让他们更加容易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
“就好比自己再努努力,就能过超过第一名。”
“可实际上,你再怎么努力,卷子上的评定等级是固定的,可十二哥的实力是不固定的。”
“嘶。”
这下子韩琦当真是倒吸一口凉气了。
他方才也被张方平给晃点过去了。
“十二哥当真没有下过如此苦功夫?”
“他比我还爱赖床,如何能五更就起读书练字?”
张方平脸上带着笑意:
“这种事,你也就别往外说了,免得太伤他们了。”
张方平可没把实话说出来,十二哥他练武练射箭的时间都比他练字的时间长。
韩琦默然不语。
当真没想到自己也会被“伤”!
皇帝居住的宫殿内。
张茂则站立了好一会,见宋煊睡着了,他也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休息。
赵祯走路生风,回到自己的寝宫。
方才有不少想要挑战宋煊状元之位的学子,结果一个个全都败退下去。
单独拿出来,只觉得宋煊的策论写的好。
但是一棒子自认为写的不错的学子都把自己的策论交上来,放在一起看后,那真是云泥之别。
就算大儒刘筠等人也不得不承认,宋煊目前是断档领先这批人。
他的评级为上等,其余人只能评为中上。
怀着如此兴奋的心情,赵祯走到自己的门前,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让梁怀吉轻轻推开屋门。
张茂则多机敏的一个人,听到脚步声就直接站起身来,侍立在一旁。
赵祯走进门里,奔着床榻上望去,发现宋煊真的在睡觉。
他招呼张茂则过来:“十二哥一直都睡着?”
“回官家,十二哥进门之后便睡着了,兴许是那药效起来了。”
赵祯又想起今日让他丢了面子的事,随即点点头:
“让御厨房做些好吃的,一会等着十二哥醒了,我们俩一起吃个饭。”
“是。”
张茂则便听吩咐去找厨娘,也被称为尚食娘子。
因为宋代饮食文化极为繁盛,又都爱吃。
一般举办大型宴会必须要有专业的厨娘掌勺,甚至平日里富贵人家的聚会,也会邀请厨娘上门烹饪。
而以厨娘的专业程度而言,市场需求极大,缺口更大。
甚至在这个赛道上,是极为重女轻男的。
文天祥曾写《名姝吟》说:
“京人薄生男,生女即不贫。东家从王侯,西家事公卿。”
别看厨娘地位不高,但是凭借本事吃饭,在哪都能立足。
京城有一个叫宋五嫂的娘子,就会做一道菜“鱼羹”。
人们争相追捧,大抵与网红类似,结果实现了财富自由。
赵祯蹑手蹑脚的走到床边,站在那里仔细端详宋煊的容貌。
说实在的,他有些对不上了。
但是依稀从宋煊的眉眼里能看见他幼时的模样。
赵祯当真是想不到,大家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突然相聚。
十一年的时间一晃而过。
十二哥他当真考中了状元,还达成了连中三元的成就。
最重要的,是朕当殿钦点的大宋状元。
赵祯根本就没有给他母后机会,当场开口,免得这件事被她给抢走了。
宋煊又不是在家里睡觉,又是大白天的,故而睡的很轻。
他没有睁开眼睛,想要瞧瞧眼前这个年轻的皇帝想做什么?
结果他就站在那里不动。
宋煊装模作样的睁开眼睛,瞧着大宋皇帝赵祯,随即坐起来:
“官家,什么时辰了?”
“未时,该吃饭了。”
“果然,我肚子都有些饿了。”
宋煊下了床,站起身来,再次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