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现在改六爷,因为没有好发动机,不用大改,就在现有基础上改两个地方就行——雷达、导弹。”
“这个改动好像有点简单啊……”
高振东点点头:“简单最好,简单改动,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利用最小的代价获得足够的提升。轰炸机只是个发射平台,真正的战斗力,还得看它带的什么弹药。现在它有各种制导炸弹了,不过射程和准头上还是差点意思。”
同志们听着这话感觉不对劲:“高总工,制导炸弹的射程已经到60公里了,比导弹都远了。”
“对啊,这就是问题!”高振东一拍大腿笑道。
嗯?这是问题么?同志们在脑袋里想着。
然后发现,特么的,这真是个问题。
无动力的炸弹都能飞60公里还能基本打准,但是能打得更准的、带有动力的导弹反而只能打50来公里。
当然,这个射程有一半是当时的雷达的锅。
“所以,你就想通过改进导弹和雷达,来增加六爷的打击半径?”空军的同志大致听懂了高振东的意思。
“对!”高振东斩钉截铁的道:“雷达不用多的,就用现在最新脉冲pd雷达上去,以六爷的机头空间和供电能力,这个雷达绝对比以前的看得远,而且还能兼顾低空突防时的地形跟随,一举两得。连低空突防最重要的问题都解决了。”
低空突防最重要的就是地形自动跟随,要不然再牛逼的机组,长时间手操低空突防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人总是会累的。
难怪振东同志要改雷达,这倒是符合他一贯的手法,最小的代价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
“而且换雷达对于飞机来说非常简单,难度很小,甚至都不用重新试飞,能有效的利用现有六爷机队,尽快提升战斗力。”一切都要快。
“嗯,换!换!尽快换!”防工委领导和空军、海军的同志对视了一眼,这事儿靠谱。
“那弹这个问题怎么说?把争先-62k射程再加大一点?”这个应该不是很难,毕竟争先-62k除了射程不是太高之外,别的都挺好,而把它的射程加大并不难,有了好雷达,换成htpb推进剂,射程自然就上去了。
高振东摇了摇头:“不,争先-62k这种改进是技术到位之后的自然小改动,做肯定要做,但是不止是要改它。”
同志们听得一头雾水,啊?除了争先-62还能改什么?
“难道是要搞一个新的?”空军的同志问道。这就麻烦一些,主要是怕赶不上趟。
包括防工委领导在内的同志都很感兴趣的看着高振东。
高振东又摇摇头:“不,我们该争先一号!”
他这话一出口,直接就把同志们都干沉默了,开历史倒车么不是。
“不是,振东同志,争先一号还有改的必要?”那东西明显落后,用争先-62用得顺手的海空两军,看这家伙都有点不顺眼,正在通过外售等方式加速淘汰,要是高振东再不说,估计明年还是哪一年,都看不到这东西了。
高振东点头道:“有必要。只有不合适的装备,没有没用的装备。我建议改进争先一号,作为六爷对舰打击的主要武器。”
振东同志这么坚持?防工委领导知道,往往越是这种时候,越是容易出好货,这说明振东同志在这方面已经经过深思熟虑,必要性、可行性都已经非常肯定,甚至连技术和路线都给准备好了。
“你说说你的理由和改进方案。”
“首先一个原因,也是最大的原因,争先一号够大!他的500kg战斗部相比争先-62,不在一个级别上,要知道六爷在海上要打击的,不只是千多两千吨的驱逐舰护卫舰,还有更大的巡洋舰、战列舰、航母等大型和超大型舰种,争先-62那个战斗部,除非是运气特别好,否则面对这些舰种威力非常有限。”
身大力不亏,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嘶~~~~~~有点道理,威力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打小舰艇打习惯了,反倒是忘记还有这个重大威胁。”至于为什么成了重大威胁,这不是和我们重大目标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嘛。
要说同志们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在这之前,驱逐舰别看只有一两千吨,可是从来都被冠以“大舰”的称号的,到这里就被划拉到“小舰艇”里面去了。
“500kg战斗部的确在这种条件下更有优势。”都不用分析,算重量就行。
“振东同志,你继续说。”同志们的兴趣越来越浓。
高振东继续阐述他的理由:“而且争先一号的弹径更大,能装下更大的雷达,在制导性能和抗干扰性能上,在相同技术条件下都会比争先-62要更好。配合六爷的大雷达,在射程和性能上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大就是好,数值就是美,就好像猴哥的金箍棒功能看起来没多少,但最大好处就一个,重量在那儿摆着呢,挥舞如风的半挂卡车头,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争先一号还有个很明显的优势,那就是争先一号更大更重,升力翼面也大,射程更容易做大。”高振东很清楚,他上辈子看到的迎击-8k射程只有50公里的时候,大致同一时代的c-601空射反舰导弹射程已经到了120公里,而且动力极限射程还更高。
“……另外,争先一号我们有很好的基础,改进起来也不困难,技术难度低,而且便宜……”
大威力、高性能、长射程,低难度,低成本,听起来好像一切都挺好。
“还别说,高总工这个建议,真的把争先一号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这些优势还真是我们急需的。”
“嗯,相比争先-62k,争先一号用在六爷身上的确更合适,没有浪费六爷这个身板儿,要不然六爷挂几根小牙签也太憋屈了。”
争先-62k:你再说?以前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可是液体导弹使用不便啊,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高总工不是还没说到改进方案嘛,想来他是有方案的,不用担心,估计是用固体。”高总工在固体推进剂方面的能力,众所周知。
不过这一次同志们都猜错了。
“振东,说说你想怎么改?”防工委领导直接要方案,细节不用管,负责争先一号的同志们会落实。
高振东两手一摊:“换雷达、加长弹体并做适当的修形,把发动机改进为推力可调的,没了。”
嗯?这就没了?高总工不是最喜欢用固体推进剂的嘛,到这里反倒是压根不管。同志们本来想着高振东要大改特改,有不少新技术可以用上去,没想到他就改这么一点点就完事了。
“振东,这个不用固体燃料?这样的话,反应速度和勤务性能不太好啊。”
高振东摇摇头:“不用,这东西不需要反应速度啊……”
啊这……好像是这样,和防空导弹以及安防导弹、舰载导弹比起来,这东西都是计划性打击或者例行巡逻使用,还真就不太需要反应速度。
“……而且这个本来就是用的可储存的煤油-硝酸燃料,灌注一次能存几个月,打仗的时候这个时间绝对够了,不影响反应速度嘛。而且这东西也不需要太好的勤务性能啊,六爷驻扎的机场都是大型机场,附属设施多、勤务能力强,存储条件好,这东西勤务性能差点儿没事。又不是在海上风雨飘摇的,有好条件,就要利用起来嘛。”
一时之间同志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听起来真的好有道理诶。
“而且液体燃料便宜啊,固体推进剂好的可不便宜,而且液体燃料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其实这个好处他在说改进内容的时候已经提到了,只是没说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