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大家都有过渡住宿的地方。
你先帮我,等我住进新房再帮你,这样的安排也不会引起部份人的牴触。
虽然这个工程的建设周期拉长了,但切实解决了大家在过渡阶段的住宿问题,也不会影响大家上班下班。
社员们议论纷纷,方唯特意多等了一会,然后开始针对几个议题投票。
房屋重建计划得到了通过,拆迁安置办法得到了通过,每个社员都显得很兴奋。大家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为的不就是过上好生活吗?
其中住房对大家来说是重中之重,能解决这个问题谁不开心?
“好!重建工程等到开春之后就动工,大家先好好过个年。散会!”
社员大会结束之后,方唯把那个理事喊到一旁批评了几句。
好在那个理事也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一个劲的检討,方唯才放过了对方。
翌日。
方唯来到了田炳义合作社,找到了二姐夫。
“姐夫,你们社里是怎么决定的?”
“大部分社员不肯推倒重建,但还有一些人的住房条件很差,他们倒是愿意。结果这些日子双方吵得不可开交,要不是我及时制止,打起来都有可能。”
田炳义也在为这事儿发愁,瑶岭合作社那边倒是很齐心,马上就通过了决议。
可自己这边人心不齐,各有各的想法,真的很难办。
“那就这样,你回头统计一下,愿意重建房屋的签字画押,回头帮他们新建房屋。不愿意重新建房的也不勉强,到时候给他们方法建房补贴。”
方唯觉得一直这么吵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不如区別对待,但最终体现在钱数上面会保持一致。
在农村搞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公平,否则的话后患无穷。
田炳义一拍大腿,觉得这个主意好,回头就这么办。
“老三,你別走,在屋里头吃过晌午再回去。”
二姐从外面提著一大堆菜走了进来,非要让三弟吃了午饭再走。
方唯笑著点点头,自己和二姐、二姐夫平时见面不多,既然来了肯定要在家里吃顿饭的。
吃过饭,他又去了瑶寨。
他来到位於瑶寨的家里,提前烧了一壶茶,然后让人把王三七和王松林叫过来。
王松林吃了第二个疗程的药,身体差不多已经恢復过来,平时干点活动一动都没有问题。
“松林,三七,大家对於寨里截留建房资金没意见吧?”
三个合作社,其实只有瑶寨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主义。像田炳义合作社那样的爭吵,在寨里绝对不会出现的。
“没意见,大家都没意见。”
王三七现在主管寨里的大部分事务,听到方唯的问话,他赶紧回答道。
王松林也点了点头,之前他们两人已经走访了整个寨子,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
现在的屋子都是寨里建设的,想当初建设的时候就特意多建了一些房屋,直到现在还有空余。
寨里的阿哥阿姐们通过旅游业赚到了不少钱,对方唯和王松林、王三七等人十分感激,不会有人在这种事情上面唱反调。
“那行,你们回头召集大家开个会,最后一定要形成决议,我就不参加了。”
方唯没有多呆,傍晚前就回到了家里。
盘莲对於拆迁也很头疼,她可不想在过渡阶段到別人家里去借宿。
“三哥,要不咱们先住在厂里的宿舍吧,一室一厅也够咱俩住的。”
竹器厂也有宿舍,像盘莲就分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宿舍,她中午不回来就在那边休息。
“我倒是不介意住宿舍,关键是咱们家里那么多的东西放哪儿?你那个小宿舍可放不下。”
方唯无奈的摇了摇头,一时也想不到啥好办法。
“社里以前的旧仓库不是还在吗?实在不行就放那边,把东西堆在一起用篷布盖好,也就几个月的功夫就能搬进新家。”
盘莲倒是想起了一个地方,社里的旧仓库面积很大,就是整个村里人把东西放那边都没事。
而且仓库里有通风乾燥系统,东西放在那边一两年都不会发霉。
“你看我,咋把旧仓库给忘了呢?那行,家里的东西就放在那里。原本我还在想,实在不行就去南麓园买一套房,省得麻烦。”
方唯不缺钱,南麓园一套房才几万块,买一套也不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