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改变时代的方式空间理论
阿狗是越来越没用了。
每天就往场边一站,给大家灌一些味道极差的鸡汤,剩下的时间只干两件事——
“迈扣!”
这是需要整顿球队纪律的时候。
“sr!”
这是需要复盘战术的时候。
阿狗掌握了摇人大法。
阿狗沉浸其中。
阿狗冲上去接受采访。
不止一家媒体吐槽他:“柯林斯主教练难道只是一个战术板管理员吗?为什么每次一暂停他就立即把战术板交给sr?”
这是01-02赛季nba职业赛场上的一幕奇景。
随着奇才队的直播场次越来越多,所有人都发现,方星河不但是奇才队的场上战术核心,还是场下的战术定制者。
每每打到关键时刻,战术板必然在方星河手中,其余队员围着他听从安排,阿狗杵在外圈默默点头。
他点头的姿势特别沉稳,特别帅。
双手抱胸,手指经常摩挲着下巴,眼神沉稳坚毅,似乎没有任何事能够打倒他。
“柯林斯今年的年薪是多少?妈的,这钱我也能赚!”
解说嘉宾的羡慕嫉妒恨透体而出。
而随着奇才越打越好,其余球队的主教练也渐渐坐不住了。
“胡闹!这是对主教练职责的亵渎!”
柯林斯笑嘻嘻摊手:“我的执教风格就是知人善用,我有sr,为什么不用?”
“球霸!一个职业球员应该做好他自己的事!”
柯林斯笑嘻嘻耸肩:“你懂不懂什么叫做天选控卫啊?调整战术就是他的职责!”
“放屁!球员只是球员,否则还要主教练干什么?”
柯林斯笑嘻嘻的恍然大悟:“噢!原来你们的控卫不会制定战术啊?怪不得……啧啧。”
“*** you!道格,*** you!”
柯林斯气坏了不止一个人,当然,最气的永远都是禅师。
每一场奇才队赢球之后的采访,他都能想办法开到禅师,并且将对方的临机变阵水平贬斥得不如方星河一根毛。
方星河“天选控卫”的名头越来越响,他的魔球打法也渐渐成为业界焦点,被视为“对nba的革新和推动”。
老尼尔森和胡比是方星河最坚定的鼓吹者。
“再没有比这更美妙的打法了!”
“效率的极致!”
“sr带来了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未来!”
因为方星河魔球打法而诞生的节目层出不穷,哪怕只是一场普通的直播,解说席上也必然发生争吵。
很快,这种对立激化到波及全联盟,并且形成持续且居高不下的热度。
原因很简单——太有观赏性了。
效率只是专业人士在意的问题,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打法好不好看,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方星河的华丽打法,让每一场全美直播都有大量收视人群,讨论他就能够获得巨大热度,于是媒体自然热衷于此。
经过大量的专业分析,方星河的全套打法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
他就三板斧。
第一招,持球三分。
方星河的三分技术带有强烈的后世风格,在当下看来,不止是不够合理的问题,而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大浪逼。
只要防守球员跟得不够紧,浪方就有可能以任何一种前置技巧完成三分投篮。
坠步干拔、突破假动作衔接后撤步、两次以内运球的急停三分、拖曳步、横移小跳步……
在他以前,从未有人开发出如此丰富的三分手段。
而得益于满协调和高弹速,他的二段式三分投篮飘逸得像是天外飞仙,一剑东来,好看得要命。
所以尽管他的进球不算多,却有好多专家和球迷认为,他三分能力完全超越了雷吉米勒和雷阿伦。
其实从90年代中期开始直到2005年前,联盟的防守强度对三分射手极其不友好。
但是……
“sr的三分球不受防守影响,这是最可怕之处,也是联盟突破型后卫未来的发展方向。”
hc规则确实对接球投篮的三分射手不够友好——跑位时必然被隐蔽拖拽和撞击,接球瞬间腰上多出一只手,纠缠中极易受到肘击……
汉密尔顿最近几场比赛神一场鬼一场,根源就在于针对性对抗。
你能跑,那我就拽着你不让跑。
你投篮准,那我就时时刻刻施加身体对抗,破坏你的投篮手感。
只要奇才队去打客场比赛,对方基本都这么防守汉密尔顿,反正裁判哨子松,哐哐哐撞上两节,到第三节开始,小汉的投篮稳定性必然下滑。
这还只是中投,如果是三分射手,受到的影响更大。
所以,在当今年代,接球三分影响不了比赛大局,尤其是在季后赛里。
但是,这和咱方哥有什么关系?
在他持球进攻的时候,没有防守球员敢于主动找对抗。
贴得太紧,一个半转身就抹过去了。
这便是他的第二招:华丽突破。
方星河的常规突破脚步只有极少数球员能跟上,而一旦他祭出幻影突袭,谁上来谁废。
同理,他也防不住艾弗森的突破,防守球员就是如此被动。
区别是,艾弗森突破外线之后,面对的是内线一群肌肉棒子。
而方星河一旦突破,内线往往只有两个中锋。
他力主交易罗宾逊的含金量,随着奇才队的每一场胜利而飙升,甚至有媒体戏言:“今年的最佳经理也应该给到sr!”
罗宾逊每天都加练两侧45度角的三分,如今,这两个点的命中率已经来到了38.5%,乐得这货天天rap。
只要比赛当天,罗宾逊的三分手感不算太烂,那么妥了,对方中锋只能缩在禁区里看着方哥瑟瑟发抖。
现今联盟里,牛哔的护框型中锋不在少数,可他们面对方星河,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高弹速加上满级柔韧,这种变态程度,没有亲自感受过的人永远理解不了。
别的突破型球星都是双开门身材,你方哥是双折迭身材。
高弹速+低体重+强滞空=中锋必须提前起跳或者高举双手完全不起跳。
而不管你跳不跳,只要应对策略固定下来,接下来就是方哥的拧麻时间。
当一个攻筐球员可以在半空中向任何一个方向倾斜45度,并且随时扭转上半身,并且最终稳稳落地,那就别想着能够防住他了。
祈祷吧,祈祷他的上篮手感不够好,这一球扔不进。
所以,面对方星河的上篮,唯一可行的主动策略就是及时给对抗。
唯一可行的被动策略,就是高举双手提前卡位。
邓肯就是这么干的。
效果不赖,把方星河的上篮命中率限制到了60%,并且没有赔上太多犯规。
那场比赛罗宾逊的手感好似摸了屎,三分球9中2,后来被尴尬放空。
于是马刺成功逼出了方星河的第三板斧。
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