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太平道在淮南
“太学生被抓了。”
“大汉最后的一片净土,就这样失去了。”
当春去秋来,皇帝元服成年,册立了皇后,广卖祖宗资產,广纳后宫美人,在事业与美色上取得双重成功时,熹平二年,正在淮南地区传道的太平道新进大贤良师,从来看望他的上帝何博口中,得到了洛阳的最新消息。
他因此发出感慨。
而他的两个弟弟也十分好奇,“太学生不是都被放生了吗?”
“怎么皇帝突然下令,抓捕那些傢伙?”
何博就说,“到底年轻气盛,看不惯社会黑暗嘛!”
前两年还有师长的庇护与约束,但自皇帝改元熹平以来,顺帝时代遗留下的老人,逐渐逝去。
何况研究火药本就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研磨硝石、木炭、硫磺这等火药组成成分时,一个不小心,就要摩擦生出火,隨即引起爆炸。
受限於火药的威力,不至於直接被炸死,可伤口诱发的后遗症,后面也免不了带走人的性命。
那些年长一些,稳重一些的师兄师姐,也慢慢毕业,离开太学,离开洛阳,去往其他地方,谋求未来发展。
反正对出身普通的学子来说,国都洛阳的日子过起来,实在是太艰难了。
费高昂暂且不提,隨著国势的衰败,权贵子弟的行事,也日益放纵。
洛阳街道上每天都有骑马乘车,故意衝撞行人,拿他们反应取乐的。
而对於这种行为,皇帝也很是生气,屡屡对著犯事者徵收高额的“罚金”。
然后——
收了钱,就不处罚了,下次要再接再厉哦!
而目睹了这一切,那些曾跟隨师长,固守著太学净土的年轻学子,怎么会平静接受呢?
他们总会忍不住,发出批判现实的声音的。
“年轻人总是这样。”
接过张角递过来的,用一些穀物冲泡成的“茶水”,何博轻轻的饮著。
“总是热血沸腾,总是热泪盈眶。”
所以,当有太学生无处倾诉內心的愤怒,跑到洛阳皇宫的朱雀闕上书写了“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奸逆,公卿皆尸禄,无忠言者”一串话后,便为自己,为沉寂已久的太学,带来了分外的火热。
两个被指名道姓的权宦跑到皇帝面前哭诉自己遭受的污衊,最后用感情和上供的財宝,说服了皇帝下令,搜捕肇事者。
但最初接收这项命令的官员,认为对方“所言不虚”,不愿意將之逮捕,还上奏请求天子亲贤臣远小人,不要再被宦官蛊惑。
於是他被免职下狱,由另一位愿意做这件事,愿意帮助权宦出气的官员接任。
就这样,太学中的老师学生,连带因“莫须有”被牵连进去的人,一共千人,尽数受捕入狱。
“当身边只有称讚声时,指出其错误的声音,便会变得刺耳。”
“可先贤也曾指出: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连指责都无法容忍,这个国家以后还能怎样呢?”
不像当今那些食汉室之禄,还要为汉室遮掩一二,只会指责奸臣宦官“蛊惑君心”的士人,太平道的道长们说话,向来是很直白的。
他们有些超出凡人的底气,有些不与俗世洪流混合的超然,更有些连结阴阳的视角,因此他们知道,宦官並非真正的祸害。
他们只是皇权的衍生,只是皇帝用来对付臣子的工具。
和帝曾与自己的皇后邓绥,在私底下讲过任用宦官的好处:
可以让深居大內的君王在世间多一些耳目,可以让远离百姓的皇帝对底层多一些了解,也可以用这般的权衡之术,来扼制愈发膨胀的世家。
但他也一再强调,这样的手段,只能是一时之术,不可以长久使用。
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是万民的表率,是需要时刻谨慎自持的。
他不能怠惰於政务,让身边的人攫取了权力;
他不能沉迷於权爭,將正大光明的朝堂,变得人心叵测,阴云密布。
因此,像桓帝那样,既捨不得做皇帝的权势,又不愿意承担起皇帝的责任,放任宦官与清流展开党爭的行为,是很让他的前辈们不耻的。
当宦官这皇家的奴僕,参与到朝堂之上,搅弄风云的时候,究其根源,难道不是皇帝有过失吗?
率兽食人,禽兽们的“头领”,又会是谁呢?
“我当初就看刘宏那小子不顺眼!”
“果然,他根子上就不是个好的!”
张梁在旁边发出愤愤的声音,还忍不住看了眼大哥。
张角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嘆息。
对比起两位性格更加激烈的兄弟,他这个大哥,要更加稳重,更加柔和。
只能说,理想是一个好东西。
它让人確立目標,坚定心志,也免不了柔软心肠。
因为理想是美好的,拥有理想的人便忍不住,希望世间的人与事,都变得美好起来。
当年的孙恩是这样,如今的张角也是这样。
只能说隔代传承的力量还是厉害。
“——你们的驻地修的怎么样?”
当一碗说不清是茶还是汤的玩意儿饮完,何博便询问起张角他们。
在立下“连九州之黎庶,撼一家之王廷”的志愿后,张角便一边传道,一边寻找適合未来起事、立足的地方。
他是想带著那些愿意追隨自己的人,走向一片桃源净土的。
而不是让他们像流寇蝗虫一样,找不到扎根的地方,只能四处游走,大闹一通,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什么也都失去了。
此前的陈胜吴广、赤眉绿林,都是张角要吸取的经验教训。
正巧,绿林军的创始人之一王凤,在晚年也加入了道门,完全能以师长的身份,来跟张角这位后辈,说一说那过去的故事。
他是亲眼见过农民起义军的忽然兴,也忽然亡的。
此外,死鬼王凤这些年,还偽装身份,在新夏隋国混跡过,並再度经歷了一番那里发生的,轰轰烈烈的反隋起义。
“本来隋廷的民心已经丧失,覆灭他的统治,並非难事。”
“可惜那些起义的人,迟迟无法填补自己的缺陷——”
人生在世,总会成长的。
除了极少数的,可以称之为“天降猛男”的存在,大多数人的差距,並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巨大。
之所以看上去举止谈吐、形容姿態不同,是因为在天赋之外,人与人之间,还存在著身份地位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