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81章 宋国的传承

“回去之后,我会安排他们就藩。”

“至於他们去往的封地,到底是哪里……就由你来指定!”

赵裕此前,

仿效今汉的做法,对成年的儿子们都进行了挽留,让亲人能够相聚在安都城中,围绕在长辈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所以宋国的皇子们虽有王號与封地,却还只浮於表面,未曾真正落实。

结果这样有著美好期待的做法,却引发了近乎养蛊的不良反应。

他又抚摸起儿子的肩膀,带著老者的迟暮感慨道:

“我听说今汉明帝与他的几个兄弟,感情十分亲近,互相之间也甚为扶持,便想要你们也做到这样。”

赵裕很喜欢拿宋国,去与汉朝的各方面比较,以验证天命的归属。

但如今看来,

他在做父亲和训导子嗣这件事上,是差了汉光武帝一些的。

赵承业跟著低下头,有些惭愧的说道:

“我的才能,只怕比不上汉明帝。”

“妄自菲薄干什么!”

赵裕哈哈笑了起来,“你只要拿出监国时的姿態,再比他活得久一些,就很好了!”

今汉皇帝的寿命,在赵裕看来,可是个绝对的、会伤及根本的大问题。

小皇帝连连上位,会使得某些事情,陷入循环之中。

而国家的力量,人心的力量,

往往会伴隨著內部的拉扯停滯,而不断削弱。

幸好,

他跟太平道的高德道长们处得不错。

在用隋太祖的手法,调解了国家与教派间的关係后,

赵裕便从各地,乃至於新夏,邀请一些善於养生的道长过来,教导子孙蓄养精神的办法,以防止宋室,也出现汉室那样“后继乏力”的问题。

可惜,

今汉却没办法做到这一点。

在辽东的燕国倒下后,汉室虽逐渐取消了当年对太平道的各种限制,可警惕並没有消失。

最起码,

汉家天子们请名医过来为自己调理身体时,是不敢请道士的。

……

“罗马国的使者过来了?”

回到安都城,

赵裕还没有从巡视疆土的劳累中恢復,便收到了这样的消息。

他因此意识到:

“怕是那位奥古斯都坐稳了位置,不然他哪里敢派使者,大摇大摆的来我这里?”

两个国家相邻,

赵裕还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从罗马手中收復玉壁城,

对於对方国中的动静,自然时常关注。

当年罗马復刻嬴秦经典“四代乱政”时,

赵裕曾试图趁虚而入,夺取现在的康斯坦丁堡,秦国的西京,罗马的东京。

奈何老秦人在搞大工程这件事上,向来是认真严肃的,从来没有地域歧视。

川蜀那梳理了岷江数百年,成就了天府之国的都江堰是这样,

中原北疆那防御了草原引弓之民数百年,维护了多地平安的长城是这样,

跑到西边復立宗庙,修建出来的,象徵著西秦荣光的玉壁城,也是这样。

后者的坚固硬挺,

让赵裕派去的宋军碰了一次又一次,皆无功而返,品尝到了当年罗马人覬覦玉壁,却总是碰壁失败的痛苦——

嗯,

从这点上看,

罗马不愧是“大秦”,

宋国也当真是西秦的继业者。

总而言之,

当那位身世尷尬,智力不详的秦罗后裔,登上君位后,赵裕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並推测出了对方的处境。

他为此还做好了送走第五任罗马皇帝的准备。

结果却总是出人意料。

“想来是个难对付的傢伙。”

能够派出国使,呈递国书。

这起码证明,罗马国中的各方势力,达成了大体一致。

不然的话,

大家沉迷內斗,哪里有空以国家的名义,安排使者来和邻居联络友好?

而考虑到罗马向来的刁民风气,还有狂野的禁卫军们,

赵裕不由得对太子说道,“希望他能走在你前面吧!”

一个能够调和罗马诸多派系,还能稳坐君位,不被已经习惯自我选择领导的禁卫军掀下来的君主,

对宋国来说並不是什么好东西。

早点死了最好!

他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白的鬍鬚,感慨的说:

“我怕是熬不过的。”

赵承业没有说客套话,只是点了点头,带著些许沉重应下了父亲的话语。

国中的生机刚刚恢復,

外面的敌人便跟著兴起,

问题永远一件接著一件。

好在宋国初建,那荡平乱世的锐气还没有散去。

赵承业並不会因为自己是个“守成之君”,而对外敌生出胆怯逃避的情绪。

於是,

父子两打起精神,接见了罗马的使者。

旁边围观的死鬼抱著手对屋大维哼哼唧唧:

“这下还跟我太祖约架吗?”

西秦先帝眾多,

除了嬴辟疆几个不太著家之外,总有留守西海,窝在家里守坟的。

別说,

世道混乱的时候,

除了秦恭帝这个不肖子孙打起了靠祖坟赚钱的主意,

还有好些军阀,意图通过开发西秦诸帝坟头,来补充后勤的。

要没有死鬼看著,

想来个个都逃不过摸金校尉的光顾。

刚刚从东方返回,还没来得及回到罗马,了解近况的屋大维只保持沉默。

他先前为了防止那“疯傻”的混血,让罗马的国势进一步恶化,从而影响到自己死后的安寧,直接拒绝了这几年一切来自罗马的消息。

只停留在东方的中原鬼国,逃避极有可能发生的王朝覆灭惨剧。

谁想生前死后,难得的软弱避事一回,却收穫了这样大的惊喜。

听罗马使者的转述,

那混血不仅整合了国中的势力,还將手伸向了北秦,夺取了后者邻近罗马的几个郡县。

嘖,

看来以前都是装疯卖傻的。

不过,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屋大维对那留守西海的秦国君主说道:

“约定如何,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我需要回到罗马,知晓这些年它的变化后,再回覆你的问题。”

那混血若当真能中兴罗马,自然是很好的。

但如果他心里怀念著诸夏,利用地位和权势,让诸夏人占据罗马,取代了母狼后代对地中海的统治,变成真正的“大秦”,

那屋大维可不会认同!

再者说,

对方继位时便已年近五十,现在变得更加苍老,还有多少精力去治理国家呢?

难道罗马也要跟汉朝一样,走上那奇妙的循环之路吗?

“这都是你的错!”

回归罗马的路上,

屋大维又对甘英发出呵斥。

受到罗马太祖翘首以待,並在死后,又被之一路拖来罗马的甘英也不满的抱著自己强调:

“我说了多少遍!”

“我不会咒术,不懂讖纬,更没有掌握什么神秘的东方力量!”

罗马跟秦人做了几百年邻居,最后好的坏的都学了过去,

凭什么怪罪到他身上!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