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50章 永元

第550章 永元

刘肇的夺权进行的很顺利。

因为竇氏的跋扈,

因为竇氏的高高在上,

也因为王莽的“遗泽”,

內宫外朝的人,都自发的向著逐渐长大,显露出才能的皇帝身边靠拢。

当竇宪等各路掌握权力的外戚陆续回到洛阳后,

皇帝便派出宦官,出入宫廷,联络外朝可以依靠信任的臣子,传达了拨乱反正的指示——

竇太后高傲,並不把身边服侍自己的人放在眼中。

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走狗一样呼来喝去,没有丝毫的亲切。

是以,她虽限制著刘肇与外朝的往来,就连他那两个日益长大的兄长,都被隔绝了入宫陪伴皇帝的次数,却从不禁止皇帝与宦官宫女玩耍。

这给了刘肇拉拢帮手,安插耳目的机会。

他读史书时,曾经读到过“羊斟惭羹”的故事,心中因此闪过一丝明悟。

羊斟,

是春秋时宋国大夫华元的车夫。

当郑国攻打宋国时,华元被任命为主帅进行抵御,於是他在战前宰杀羔羊,煮成羊汤,以激励军士。

结果大部分都分到了,却是忘记了给自己的车夫盛一碗。

羊斟因此怀恨在心,认为这是华元看不起自己的表现。

於是战斗之时,他无视华元的命令,架著战车直直的冲向郑军那边,为对方送去了一份大礼包。

刘肇对此评价说:

“身边服侍的人,即便地位轻微,也不可以侮辱。”

对方日常接触著贵人,对其衣食住行的习惯了如指掌,若想做点什么,实在是过於轻鬆。

刘肇可还听说,

新夏前朝之时,还有个被厨子捅死的权贵呢!

相对应的,

这些在宫中大量存在,却不曾被目光长远到,只知道欣赏诗和远方的贵人投以目光的奴僕,可以为架空的小皇帝,提供绝对的助力。

因此,

刘肇常以亲切的形象对待身边的宦官和宫女。

后者受宠若惊,隨后匍匐在地,愿为天子驱使效命。

就这样,

深宫外朝被时常外出採买物资的宦官们连通起来。

自詡大权在握,无一可逃的竇太后,对此则是一无所知。

“走!”

“到白虎观听讲经文去!”

动手的那天,

刘肇穿上了华美的袍服,戴上垂珠的冠冕,神色从容的前往先帝当年讲经论文,从而將“释经权”从世家手上收归中枢的地方。

很快,

他也要在那里,收回自己的权力。

竇氏子们没有警惕。

他们比起前汉的元城王氏,还要腐朽无能。

即便身负战功的竇宪,也没有王凤那样的艰险狡诈。

他跑马圈地都是直接抢公主家庄园的,

远征漠北数次,

漠北的杂胡的確少了,

可鲜卑、乌桓的力量却得到壮大。

一些四散逃亡的蛮夷,也让原本平静的大汉边境,变得嘈杂混乱起来。

所以刘肇对一些大臣提出的,“今汉之竇氏,前汉之王氏”的说法,並不认同。

王氏可以凭藉狡诈的首领,延续几十年数代人的富贵。

至於竇氏?

无非是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罢了!

车轮滚滚,

朝臣们响应著皇帝的詔令,聚集到了白虎观。

竇宪只將先前听说的消息当了真,以为皇帝在此兴聚臣民,是为了表彰自己的功绩。

於是他扶著腰带,挺著明明经歷了漠北风霜,却日益圆润的肚子,高兴的来到了白虎观,等待享受小皇帝的討好和畏惧。

结果,

他便没有结果了。

竇氏的当权之人被一网打尽,

而深处皇宫的竇太后,还在宫人的遮掩下,对白虎观的血色毫不知情。

……

“所以说,开会一定要穿甲冑!”

“类似的事例,我已经在《世说新语》里写过好几次了,怎么还有人不知道这个真理?”

《世说新语》,

是阴间那堆积成好几座山的史册的副產品。

惫懒的上帝不爱洞察世间所有的人和事,却喜欢翻阅死鬼史官们从各地搬运回来的人事风物之志。

常跟上帝一块摸鱼玩耍的刘贺对此很是不解。

他询问何博道:

“你都懒得运用权能,俯瞰人间,以为全知了,怎么就喜欢看这些东西呢?”

本质上,这不还是在了解各地的民情风俗吗?

明明能直接看到听到,却要通过他人笔墨,简直是脱裤子放屁!

“你不懂!”

上帝当时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有些乐子,就得通过他人的记述才能一品滋味!”

若身在局中,

可就不能品尝到了!

但刘贺还是不明白话中的道理。

何博於是便將史册中那些有意思的人与事摘抄出来,编了《世说新语》这本书。

然后刘贺就明白了看书的快乐。

別说,

有些乐子,编是真的难编,只有现实中才会出现那毫无逻辑、不讲道理的情况。

“可能是竇宪不爱读书吧!”

刘贺一手拿著最近出版的《世说新语》,一手摸著瓜子,边嗑边说。

竇宪这位权势滔天的外戚,

和当年的王凤、王莽,拥有著全然不同的风格。

后者以文才为装饰,博取名望。

前者却是以军功为武器,夺取权柄。

加上开国至今,

也才过去三代君主,武力的重要性仍旧存在,

这使得竇宪对一些笔墨文章,完全看不上眼。

更何况《世说新语》也不是胡编乱编的,而是摘取了实际的一些人事,

若心胸狭隘,或者正经歷类似的事情,

便不免產生“有的人看乐子,有的人照镜子”的效果。

所以这本书修出来以后,流行的速度並不快,还多有学究批判其“文质粗鲁,丝毫不讲《春秋》之义。”

因此竇宪至今,还没能翻阅过《世说新语》,更没有从其中的前辈身上,明了“开会注意事项”的重要性。

这下好了,

以后就不用开会了。

看著竇宪失魂落魄的登上车架,被皇帝遣送回封国,许多人心里知道,他的死期不远。

竇太后到底是皇帝名义上的母亲,

此后归还权柄,还能在宫中享有优渥的待遇。

然而竇氏的党羽,却是一定要被剪除的。

皇帝不能给这些人留下反扑的机会。

但他不会在洛阳,当著竇太后的面处置。

他还是懂孝义的。

“斩草要除根。”

“这是当年大將军劝说太后下旨出兵漠北时,自己说过的话!”

当被送回封地的竇宪,看著面前的毒酒,听著天使的话语,心里滋味实在莫名。

他端著杯子,几次想要硬气的一饮而尽,结果却总是半途而废。

“我先前让僕人燉煮了熊掌,能不能先吃了再喝酒呢?”

天使拒绝了他的请求。

“熊掌难熬,陛下还在等我的好消息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