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趁着天地间的暖阳还没有散去,
从中原到泰西的人都追逐着丝绸的单薄和清凉,
高原应该也会在岁月的流逝下,迎来自己的热闹时代。
已经通过分身的努力,成功拿下澜沧江,使得自己完全掌控三江的何博,
也终于可以无视高原那雄浑如大地覆身的阻碍,在这片夹杂于天地之间的土地上,自由行走。
然后,
躺平许久,只等着手下牛马们努力工作的上帝,便将自己放生到澜沧江的白鹭召回到了身边,并宣称要赋予他一个新的,更加重要的任务!
“你就是想要把拿下澜沧江的功劳据为己有!让我继续流汗流泪!”
白鹭挥动着翅膀,拍打着上帝的脑袋,“难怪珠江的虫学家成天想着推翻你的暴政,殷洲的喜鹊隔着大洋,都要给你送会炸开的漂流瓶回来!”
珠江的安南大都督,由于过分宠爱当地特产,从而在亲友之间获得了如此雅称。
当然,
他对此毫无反感,还嚷嚷着自己精研岭南之地虫蛇百年之久的事,意图通过珠江,跨过西边的横断群山,将自己那蜚蠊一般的触角,伸到中南那边去。
“反正水热差不多,我不嫌弃劳累,不介意一起管的!”
事务多倚仗赵佗这头老牛拉磨的南国鬼神,多次对着本体信誓旦旦的说道。
奈何上帝早已识破他的不规之心。
为严防“下克上”之事,将征讨中南,驾驭澜沧大江的重任,交给了性情较为平和的白鹭。
只是,
再怎么平和的性子,
在好不容易完成任务后,却被领导通知要换个地方重新再来时,都无法保持微笑。
对此,
何博还在嘴硬,“怎么可以叫摘桃子呢?”
“虽然你在此之前,拿下了澜沧江的分支和两岸山岭,可最后抚平这条狂暴大江的,还是靠我出的手嘛!”
澜沧江在长度之上,虽略逊于黄河,可不论水量还是流域面积,都能傲然于后者面前——
就连那狂暴的脾气,都能同黄河一较高低。
毕竟,
澜沧江是一条向南流动的大河,
在那水热充足的中南之地,它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在水量上出现剧烈的波动。
就像中南那个被移居过去的汉人取名为“金边”的湖泊一样。
每到雨水充沛的夏季,
其面积和深度,都会较之其他季节,要猛涨、暴涨、劲涨,将一些初到附近定居,对金边湖不甚了解的人好不容易开垦的农田,直接淹没。
这样的特性,
使得何博南下巡察牛马工作时,白鹭总是会呈现出一副跟上次不一样的体态。
总的来说,
就是作为澜沧水伯的白鹭,会跟着江水,变得忽高忽低、又胖又瘦。
白鹭因此跟何博抱怨了很多次:
“胖的都快成夜鹭了!”
“我可不想当鸟类伪装大师!”
同时,
这也让白鹭在硬啃澜沧江这方面,增添了不少压力。
好在,
何博时不时就会爬上高原,在三江的源头,随机选择一条好看的给自己泡脚。
而不是像西秦的玄鸟、新夏的王八那样,因为距离遥远,只能让他们自己努力。
注意到白鹭的辛苦后,
何博便毫不犹豫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将抗拒、愤怒的澜沧江,抚摸成了温顺润滑的模样。
嗯,
虽然是在最后关头才出的手,
可本体的一小步,对分身来说,本就是一大步嘛!
他都不让白鹭感谢自己呢!
而在拿下澜沧江以后,
何博畅快的在这条大江中润了几个回合,然后便一拍脑袋,想起一件事——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
他既已有黄河长江澜沧这三条大河在怀抱,那再伸长一点手臂,张开一点胸怀,将相距不远的怒江一块拿下,也是没问题的。
左右隔的不远,
想要管理的话,也方便很多。
正好,
凭借澜沧大江和横断群山的阻隔,还能让岭南大都督放弃“开疆拓土”,“大搞小团体”的念想!
可这样一来,
在中南辛苦多年的白鹭,就需要转移到新的山川之中,为上帝贡献他的光和热。
何博思来想去,
在高原上晒了几天太阳,吹了几场狂野的风,
随后便决定将白鹭投放到从高原的雪山流出,弯曲转折后,经南昆仑大山的山谷,流向新夏东部,同恒河共享一个入海口的雅江中。
“那个山谷的风景可好了!”
“你去了绝对不会无聊!”
何博安抚着不满的白鹭,并对他这样说道。
“你要是无聊了,顺着河水南下,跟恒河里的王八玩也方便嘛!”
白鹭还是生气,不断用翅膀拍打着何博无耻的面孔。
何博被他打的“啊呀呀”的叫唤,却也没有生气。
等到行走到高原的边缘,将白鹭放生到雅江之中后,
何博又沿着黄河,去看了下仍旧不抛弃不放弃,希望劝说王景投身于为国家服务大业的王延世。
“怎么活得跟旅行青蛙一个样儿了?”
当看到这老鬼的时候,
何博朝他打了声招呼。
这两年王景又出门游历了一番。
他的祖母虽然从不催促他做什么光宗耀祖的大事业,却也不希望孙儿因为她这个年迈之人,拘束于一方之地。
所以她对王景说:
“‘父母在不远游’的话,你不要去管它。”
“多多去外面看看,增长自己的见识,这才是年轻人该做的事。”
“我的身体还很好,还没到约束你手脚,让你只能待在家里的地步。”
王景听从了祖母的建议,便出了洛阳,向东方展开了自己的游历。
王延世跟在他身边,也没有干巴巴的只知道劝说,时常跟王景介绍关东的风貌,希望用这点点滴滴,来激发王景“为生民立命”之心。
结果这个目的还没达到,
王景就对他说:
“你可以在黄河之中肆意游走,可以帮我送信回洛阳,向祖母问安吗?”
王延世有些伤心,自己在王景心里最大的用处竟然是这个,却也没有拒绝他的情求——
生前在外奔波治水,
王延世偶尔也会想起自己的家人。
只是在家国之间,他选择了后者,自然没办法再为前者多做停留。
于是,
王景在关东增长见识,
王延世就通过河水润来润去,将王景每隔一段时间写下、画下的景物,交给留守家中,期待孙儿归来的老人。
嗯,
所以具体一点来说,
王景才是那只背着行囊,到处走走看看的旅行青蛙,
王延世应该算作收发信件的邮箱来着!
好在,
王延世并不在乎。
“继续磨吧!”
“反正天子还在收权,巩固自己的地位。”
“修河治水这样的大事,还没到提上日程的时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