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30章 隋太子坚

“杞国夺去我朝祖宗之地后,我心中为此也觉得气恼愤怒,只是无能至此,不敢轻易动作。”

治国理政,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皇帝虽无德行,却有自知之明。

他清楚自己是个只精通修道打坐的外行,若强行插手,也不知会引发怎样的动乱。

故而在位数十年,他只做些自己会做、能做的杂事。

比如与度支的官员一同测算国家的收支,

比如通过官吏的经历进行提拔任免……

较之“皇帝”,

他更像一名木愣做事的官场打工人。

当然,

更多时候,

朝堂不会让这种杂事去烦恼皇帝。

这位圣人大多只会在年关将至的时节,穿上他的冕服,跟众部大臣相聚一堂,将以上的工作做好。

“可只做这么一点,也不足以匹配‘君王’本身的责任!”

“修道可以清谈不问俗世,皇帝也可以清谈不问俗世吗?”

年轻气盛的太子,并不认同自己父亲的态度和做法。

他为此说了些传到儒生们耳朵里,会让其指责“不孝”的话语。

好在皇帝没有生气。

因为他心里也是这样看待自己的。

甚至在见到继承人如此激烈的情态后,皇帝还有些高兴。

他对儿子说:

“我的作为,足以称得上‘尸位素餐’……想来正是因此,才让我子嗣艰难。”

修道清心的皇帝,膝下也是拥有过几名子嗣的。

在杞隋爆发战争之前,

他已经立下了太子,并挑选了朝野的名臣、学者,为之教导。

等到战后,

皇帝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便大方的放权给了十几岁的太子,希望可以帮助他尽快成长,接过国家的重担。

奈何天意摧折,

精心培养的太子很快便因病去世,之后几个年岁较大的皇子,也相继因为各种原因而逝去。

这让皇帝极为悲痛,群臣也不敢轻易议论新太子的事情,生怕刚刚选立,对方便跟自己的兄长们一样,转瞬即逝。

直到面前这位皇子成年,并展现出勃勃的生机,还有十足的精力,才让隋国拥有了新的储君。

“你既有振作的心意,那我也不能阻拦。”

皇帝这样说道,“国家早晚要传到你手里,你会成为一个比我更好的君主。”

“而在这一切实现之前,你去做些实事,做好执掌一个国家的准备吧。”

皇帝为儿子的雄心感到欢喜,却又像担心自己一样,担心年轻的儿子没有经验,变成胡乱指挥内行的外行。

所以,

他想让太子出守一方,用大量的事务,来证明子嗣的才智和能力。

至于朝堂上必然会生出的反对之声?

皇帝是个垂拱自闭的性子,并不会因为外面的声音大,而多有动作。

太子也没有想到,

自己明明是来劝说父亲抖擞精神,用人才革弊政的,结果却被交代了这样的任务。

但太子并没有拒绝。

比起原本的计划,这个任命更符合他的心意。

于是,

隋太子随坚,便打马上任,前往都城德宁附近的县中主持事务。

他询问跟随自己一同前来的老师,治理一县应该做些什么。

老师告诉他,“应该先了解地方的民情,然后再做出具体的应对。”

随坚便想要下令,让人为自己搜集信息。

但他老师又说,“这样不好。”

“这里是直隶之县,纵不如都城繁华富贵,却也有土豪横行。”

“大张旗鼓的去,只怕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随坚听了他的话语,随后安静下来,等到外面的风浪逐渐平息,对他的关注暂时缓和后,才换上便服,走小门而出,要去私访民事。

他对担忧的师长说,“我见史书所记的名臣到任,多有类似的行动。”

“而且一县之民何其之众,若不能亲耳听到他们的声音,我又怎么知晓他们对朝廷的期待,解决积累下的矛盾呢?”

“至于安危,我自幼习武强身,也不用再提!”

他带上几个壮士,牵了赶路的骏马,就这样去到城中郊外,观察起了当地的情况。

随坚没有因为年轻而张扬肆意,只默默记录自己见到、听到的事情,然后在休息时琢磨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

一直旁观着他的新夏大王八就对隋太祖说,“这小子有些像你。”

当年的随平,也喜欢暗中观察,然后琢磨事情。

只是相较于以平民之身开创基业的先祖,这位太子要更加大胆,言行显得有活力一些。

嗯,

就连容貌都比老祖宗俊美许多呢!

随平也很高兴,自己能出个如此后代。

先前皇帝诸子接连去世,他还以为隋国并不受到上帝的庇佑,国祚将成为三朝以来,最为短暂的。

原来此前种种,都是为了今日人物做准备啊!

他的冷猪肉,想来是不会断绝了。

只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随平又忍不住担心起这位子嗣日后的做派,是否会像自己建立的国家一样,逐渐懈怠起来。

“就眼下来说,能把躺平的家伙拉起来就好了。”

“你怎么还挑起来了?”

新夏的鬼神拍打了下这老鬼的肩膀,对他说,“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不然几十年后,新夏就要建立起一个名为‘杞’的朝代了。”

在迅猛的开疆拓土停下来后,

杞国的君臣,将精力转向了自身的制度。

他们希望凭借国家位置的优越,成为横贯神洲大陆东西两侧的丝路的重要中间商,为国家增添财富,传播声名。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建立一个健全且广泛的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随平先前便请求鬼神,让自己去往信度河边,旁听过杞国的朝会,回来后便常有沉默,心里认为杞国一旦进化完全,那停滞不前的隋国,也会注定迎来毁灭。

庆幸的是,

隋国那无能的皇帝,总算生出来了个有天赋的继承者,并选择了支持子嗣去实现梦想。

“……希望匈奴人可以再加把劲,拖住杞国,给这孩子生长起来的时间。”

看了眼眉目中透着英武之气的子孙,随平又将目光越过兴山,跨过杞国的范围,投向更北的地方。

在那里,

夺取了更多草场,并驱使大量塞种人为奴仆的匈奴,正迎接着自己西迁后最强盛的时代。

而当其强大之后,

先前从杞国方面受的气,也该报复回去了。

哼!

南边的有钱兄弟看到自己也跟着搬迁到附近,总觉得自己是来打秋风的。

还因为对方改头换面,给自己隔着数千年,找了个辉煌的祖宗,攀附上了地位更显赫的亲戚,将自己这个手足兄弟视为“国家污点”……

天可怜见,

当时的蒲奴单于受了多大的委屈!

如今埋头十余年,

正该与之抬头相见了!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