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驶入特区新建的黄口火车站。
映入眼帘的景象已与半年前离开时大不相同。
站台扩建了,出站道路宽阔平整,道旁新栽的行道树在寒风中挺立。
自从黄口站扩建好之后,他们特区也终于有了自己的火车站点。
不需要老是往徐州火车站跑了。
当苏文宸跟周强拎着行李从火车站走出来。
由于周强这个平时的司机跟着苏文宸一起去了京市。
所以苏文宸是通知了赵卫国来接的。
看到苏文宸一出来,对方立刻走上前,要接苏文宸的行李。
“主任,你可回来了。”
“你这不在特区这边,你不知道,我们干活都觉得没有主心骨。”
“这要是你不回来,我们都不知道后面该怎么接待。”
苏文宸直接挥了挥手。
“行了啊!”
“都在这里拍马屁了,先回去再说。”
说着苏文宸一马当先走出车站。
回去的途中,苏文宸看着车窗外,已经连起的厂房轮廓,林立的塔吊臂架。
显然都是准备新建的。
顿时好奇道。
“这是谁安排的?”
“准备建什么?”
赵卫国朝外面看了一眼,想了想道。
“好像是要建仓库说是,听说还是萧县跟咱们特区供销社那边准备联合筹建的。”
“主任,你是不知道,这临近过年,咱们的速生鸡有多抢手。”
“特别是现在冬天,我们这边宰杀好之后,直接分类装车发往各大城市。”
“那些大城市对于这种拆解分类好的鸡肉,接受度意外的高的。”
“这车箱一调度紧张,货物就挤压了,所以咱们供销社那边才找萧县准备在黄口这边建点仓库。”
苏文宸点点头。
现在一点点都在发展起来,苏文宸相信以后这边特区的产品会越来越多。
显然萧县的赵国华也看出来了。
已经开始调动他们县里的资源,在黄口附近修建仓库和厂房了。
这边靠近火车站,苏文宸觉得规划成工业区倒也不错,方便东西运送。
不过具体萧县那边怎么想的,他还得听听对方的汇报再决定。
吉普车一路开回特区。
虽然距离苏文宸才走了一个月左右。
但是热闹程度,却比苏文宸走之前要多了很多倍。
春节,在大部分人的心里,可比元旦要重要太多了。
得益于今年秋收增产和养殖业的初具规模,特区的年货比往年充足了许多。
供销社里人头攒动,凭票供应的副食品种类多了不少。
特别是“蓝水白羽速生鸡”现在也成为了紧俏年货,由于价格亲民,出肉率也高。
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家庭的必选的一道荤菜。
毕竟口感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其实是排在后面的。
吉普车稳稳停在特区管委会办公楼前。
寒风凛冽,却吹不散等候在此的干部们脸上的热切。
门口,特区管委会的干部,还有四县的主要负责人都带着核心班子成员迎了上来,眼中是期盼与压抑不住的激动。
苏文宸在出发前,其实也不确定这次去京市能带回几个项目。
毕竟是跟全国的重要部门抢,他自然是不敢打包票的。
不过成功了之后,还是有消息传回来。
这也是特区一众干部兴奋的原因,四个大型项目全部落地特区。
这想不发展起来都不行啊!
当然他们聚集在这边的最重要的目的,一个是迎接苏文宸,另一个也是想争取一下,这四个项目具体落地哪个县可不一定。
虽然对外他们特区是一个整体。
可是内里,那也是竞争关系啊!
所以能争取,他们自然是要争取的!
苏文宸拎着简单的行李刚下车。
“辛苦了,主任!”
“主任,路上可还顺利?”
一下子,众人纷纷围拢过来问候。
苏文宸笑着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
“托大家的福,这次一切顺利!”
“外面冷,都别在这儿杵着了,上楼,会议室说话。”
听到这话,众人立刻簇拥着苏文宸走上楼梯。
会议室里,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寒气,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一股焦灼。
众人迅速落座,不过视线还是全都牢牢钉在主位的苏文宸身上。
苏文宸将藤箱放在脚边,没有寒暄,开门见山。
他深知项目落地只是开始,如何高效,合理地分配,平衡好各县发展,才能带动整体特区腾飞。
“看来消息都传回来了。”
“这次在京市,经过多轮汇报,讨论,争取。”
“我们特区的四个项目——大型化肥生产线,大型饲料氨基酸生产线,种禽孵化环境控制系统,以及食用菌精密发酵和离心分离设备。”
“全部获得批准,正式列入七二方案采购目录!”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压抑不住的吸气声和轻微的议论声。
虽然早已听闻喜讯,但亲耳从苏文宸口中得到最权威的确认,那份震撼和喜悦依旧无比强烈。
每个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苏文宸继续声音沉稳的说道。
“这是国家对我们特区过去成绩的极大认可,也是对我们未来发展寄予的厚望!”
不过随后话锋一转,语气也陡然严肃起来。
“四个项目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环环相扣。”
“化肥是土地增产的根基,饲料是扩大肉禽养殖的关键,孵化系统是突破种禽繁殖瓶颈的利器,菌种设备则是食品深加工和未来生物经济的源头。”
“它们组合起来,就是要打造一条从‘地头’到‘餐桌’的高效产业链。”
“目标是让我们黄淮海特区的农牧产品,不但要供应本地,更要辐射周边,甚至最终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赚取宝贵的外汇!”
“当然现阶段谈深加工产品出口,还为时过早。”
“不过我希望,目标各位还是要有的!”
“这次上面也已经决定,后续对所有出口商品,我们每出口1美元商品,上面就补贴咱们1块钱。”
苏文宸顿了顿,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位县长。
“所以,项目的落户,绝不能只看一地一县的得失。”
“要考虑交通物流,要考虑产业配套,要考虑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更要考虑对整个特区,乃至未来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这四个项目建起来,不是终点,而是我们产业升级的起点。”
“这一点,大家务必牢记!”
苏文宸这番话,既是鼓舞,也是警醒。
刚才跃跃欲试,准备为本县争抢项目的氛围,被苏文宸强调的“整体利益”和“发展格局”一下子压了下去。
大家的神情都庄重起来,只能纷纷点头表示认同。